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广州市目前交通现状近十年来,广州市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道路交通建设,但仍然不能实现交通设施供应能力与交通需求的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已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期内车辆行驶速度缓慢、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发展需要,造成经济上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广州城市目前以及未来都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水平将达到100万辆;外围交通不断增长,2010年进出市区的机动车交通比1998年增长1.58倍,其中进出市中心区范围的外围车辆将达21万辆/12小时,比1998年增长1.16倍;交通需求仍然有增无减,2010年市区全日个人出行需求1 207万人次,中心区个人出行量达724万人次,占整个市区的60%;小汽车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其在交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客车增长显著,2010年将达50万辆;中心区内交通产生、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是城市道路的主要使用者,也是道路交通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的规划与建设应尽可能地满足机动车的出行需求。目前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路建设与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进行机动车出行调查,从中把握机动车出行特性,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机动车出行对城市道路的影响,并给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解决市民公交出行的一项实事,2018年重庆持续推进公交优先道建设。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于近日发布消息称,重庆目前共建成公交优先道14条,累计里程105.4公里。据悉,重庆主城区公交车保有量占机动车保有量0.6%,承担着约45%的机动车分担率和日均500万人次市民出行的任务。建设公交优先道,在早晚高峰保障公交优先通行,成为解决市民交通出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模的差异,使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差异。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出行方式构成3个方面入手,将中小城市出行特征与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中小城市不同时期的出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小城市出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发现私人机动化出行增长过速等隐患;继而以优化出行结构为目的,从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布局、改善慢行服务、优化公交系统、有序引导个体机动车交通等4个方面提出交通改善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1北京市应对城市交通挑战的手段之一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其中私人小轿车80万辆以上.1986年至2000年14年间,居民出行总量增长了69%,周转量增长了2.1倍,机动车出行总量增长了13.6倍,机动化出行方式比例从37%猛增到61%,在机动化出行方式中,小轿车所占比例从13.5%上升到37.8%.与此同时,公交地铁方式份额却由过去的75.6%下降到43.1%.私人交通在出行方式构成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高,使得道路交通负荷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6.
日前通过的《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将大力推进北京公交城市建设,到2015年,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都将形成完善的网络,日均客运量达到2500万人次以上,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5%。以推进公交城市建设为最重要内容的行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500万,道路总里程1.9万余公里,截至2006年7月底,机动车总量275万辆、驾驶员保有量408万人。对于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交通指路标志作为千万交通参与者的“出行指南”,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引导人们顺利出行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使道路语言更加清晰准确,使数以万计的指路标志形成更为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系统,几年来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致力于指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为公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和高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交通出行调查中,机动车整体出行需求获取困难等问题,为了有效掌握城市道路的机动车交通出行情况,利用卡口监控数据建立了一套交通出行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评价机动车出行量、出行频率、出行时空分布等,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根据指标体系所计算的结果与人工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城市交通出行宏观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各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开始着手建立交、修地铁等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但是项目施工会对交通运行和居民出行,包括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大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开始着手建立交、修地铁等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但是项目施工会对交通运行和居民出行,包括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小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乐陵城区为例分析小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及交通拥堵的原因,指出道路结构不完善是小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管理滞后是产生拥堵的首要因素。基于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交通管理等的结合是解决小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利用宏观交通仿真软件Transtar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保障与规范慢行出行、合理开发与共享停车资源、交通组织优化、设置机动车单向路段与禁行路段等措施,有利于缓解小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2.
�ҹ���С���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量猛增,交通设施供给发展相对滞后,加上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并存的混合交通状态使得交通问题在中小城市日益严重,中小城市在资金、基础设施、交通管理、交通参与者出行特征等方面与大城市有极大的区别。针对我国中小城市交通特征和道路交通问题的特殊性,从道路基础设施、交通管理、交通参与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此给出解决我国中小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俊 《交通与运输》2013,29(5):32-32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的快捷、舒适和安全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机动化趋势不可遏止,至2020年上海机动车总量将达500万辆。在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亦加快了城市骨干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中心城的城市快速路"二环十射"主骨架和以"三纵三横"为标志的主干路系统。但交通设施容量的增加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量的需求,中心城交通拥堵问题越发凸显。这就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性。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下  相似文献   

14.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基于江苏新沂市2006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从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及出行时间分布等方面对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意愿、路网状况、未来的环境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自行车交通以及控制摩托车发展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几点对策,可为中小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改善与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玉萍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4):120-120,122
我国机动车总量的70%以上集中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和地区收入差异大。我国现在公路和城市道路总里程为149.3万公里,其中城市道路为29.3万公里,约占20%。但却容纳了50%以上的机动车和更高比例的机动车交通量。城市交通系统支撑着占全国70%以上的经济运行、社会、文化和行政活动,城市交通系统已成为对国民经济有全局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多和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恶化.不断恶化的交通出行环境和现公交运营模式,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高效性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谋求新的公交运营模式和创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定制公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组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北京奥运会筹备和运行期间交通规划和组织经验,可以为其他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借鉴。从奥运交通需求特征出发,探讨奥运交通需求与背景交通需求的兼容性和差异性。重点阐述奥运交通规划体系的构成,分析目标层、总体规划层、具体专项规划层、奥运专项规划层4个规划层级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指出奥运交通规划体系集成的必要性。以奥运会开幕式观众散场为例,介绍了疏散组织方案和道路管控措施,10万人疏散仅用时75min。总结了奥运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及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方案实施后,削减机动车流量20%,城市日常出行量仅减少10%,对城市日常出行影响较小。最后,介绍了奥运交通风险评估对规划的修正和补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纯依靠提高交通供给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剧增的问题,梳理并评析国内外各大城市的交通需求管理实践经验。首先,将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分为控制出行需求和引导出行方式两大方面。然后,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相配合,以及交通影响分析的角度对控制出行需求进行分析。最后,从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调整出行时空分布三方面指出引导出行需求的具体方法,包括从限购和限用小汽车的角度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策略;从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线网优化、公交专用车道建设等方面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策略;从实行错时上下班、征收拥堵费等角度调整出行时空分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出行前交通诱导决策系统的设计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公交出行策略和个体机动车出行策略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公交和个体机动车等效出行时间的静态博弈模型,模型与出行者的出发时刻和优化出行路径的路段集相关.采用枚举的方式,将出发时刻离散为间隔1 min来对出行前不同出行方式决策博弈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提出的出行前交通诱导决策博弈模型可实现对出行者进行出发时刻、出行方式、出行路径的诱导.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2010,(1):96-96
2009年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741亿元,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38.9%,比2008年增加2.1%。2010年,北京市计划投资800亿元推进“公交城市”建设,使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