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迎接今年的"物流大作战",绝大部分物流公司不仅提前招兵买马,而且配备了大量快递"黑科技",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打包机、外骨骼机器人,IoT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运筹系统等大量使用,极大提升了行业的抗压能力,助力快递物流从容应对订单海量增长,压缩投送时限。今年的双11,全国多地消费者刚刚下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和融合,是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新生代制造方式,是工业制造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文中在对比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快速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铁路基础设施和车辆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智能制造涉及的前沿技术和方法,阐述了合理利用工业4.0的内涵要素进行中国下一代智能铁路数字化建设、改造与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工业4.0的基本概念、技术内涵、系统模型和技术框架的影响效果,对比分析了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列车、智能运维及相关技术的实施过程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智慧列车为核心的智能铁路数字化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概括了铁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技术要求,整理了利用工业4.0六维模型解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与铁路传统制造业的融合问题,包括数据传输与共享、信息通信与安全技术的潜力挖掘、智能管理、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状态智能感知等各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数字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传统制造过程存在融合不足的问题;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状态智能感知、数据在线分析、工业控制系统等软硬件技术自主性不强;铁路系统大数据建设的数据传输和标准体系也不够完善;未来智能铁路应该加强工业4.0下铁路传统制造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与数据信息安全系统的数字化设计、升级与改造;需要深刻思考和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等前沿技术与铁路的融合与实施,通过工业4.0涵盖的各项关键技术的实施和准确评估真正有效推动中国智能铁路先进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1 年12 月6 日~8 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16 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1)暨2021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长沙召开.本次活动以"ITS 开创可持续交通新格局"为主题,聚焦"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发展问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发表致辞.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黄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上海交通大学李颉等就城市交通数字化、智能交通创新、新一代航运系统、人工智能等做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20,(1):35-38
中车浦镇公司对智能制造极为重视,比如其旗下的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采用的智能制造技术或产品有精益物流、精益制造、智能质量解决方案、智能运营解决方案、外部供应链解决方案、智能工厂运营驾驶舱等;在2018世界智能大会上集中展示了精益制造MES.智能检验、智能物流平台等智能解决方案和应用成……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2日,2017中国未来新能源与智能公交论坛暨新能源与智能驾驶工作委员会大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国内外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界近300位嘉宾齐聚深圳,共同探讨中国新能源与智能公交发展大计。北京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理事长王春杰和深圳巴士集团董事长余钢在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12,(22):106-106
中兴智能交通高清智能球机违法抓拍系统(产品型号:ZIGQ-FX-ZP)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区域多规则动态检测跟踪技术与3D目标定位技术,突破业界技术难题,对机动性、多发性违法行为实行无人值守的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次论坛针对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探讨了智能交通物联网和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问题,认为智能交通物联网就是将技术实用、理念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融合各种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智能交通领域,以达到人、车、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高效、准时、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运输系统.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强调服务内容的深刻性和个性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人性化、智能化.强调使综合交通物联网信息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各类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进而催生新的应用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地论述了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产生、内涵、体系结构及其应具备的特点。提出了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的运输量也日益增长,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随着公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人、车、路等交通情况得以大幅度改善。针对公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智能最优化系统(IOS)是一个结合最优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主、完美地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的软件系统。本文详细分析了IOS的功能,指出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出了IOS的体系结构,从而建立了IOS的基本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依托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发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建立交通土木检测行业首个智慧试验室,实现混凝土试件的自动出入库、智能养护、智能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及实时上传、废料自动收集等功能,减少人为误差,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化,提升深中通道项目检测工作的数...  相似文献   

13.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与智能软件相融合,迸发出了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运营等新兴业务,不仅能够帮助制造型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也赋予企业重新对价值定位思考。然而,目前一些新设企业对该类项目的核算及管理尚未建立完整的系统体系,鉴于成本核算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智能制造项目的立项,核算,评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立体车库的框架结构、控制系统、管理软件这3个方面介绍,设计并开发出一套适用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的原型。实现了停取车过程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苏宁无人店—苏宁体育Biu开业,采用人脸识别、射频识别(RFID)、大数据技术,购物者将商品装入购物袋,以正常步行的速度通过付款通道,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15秒。京东无人机在西安、宿迁等地开通数十条航线,配送机器人在北京、浙江等多地园区运营,无人货车在测试中。京东发展人工智能,除了能够降低行业运营成本、提升行业效率、增强客户体验,也希望人工智能能够让每个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方便园区清洁人员的清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某智能清扫车的远程驾驶系统架构,并对车端云控控制器环境感知、远程通信及控车系统进行了设计。车端云控控制器基于恩智浦的i.MX8 QM开发,采用四路鱼眼摄像头对车辆周围进行环境感知,实现了摄像头视频采集、硬编码与RTP实时推流;远程通信基于HTTPS协议实现数据交互的加密解密;车端控车系统接收驾驶舱远程控车指令,通过CAN总线实现车辆控制。实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清扫车远程驾驶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Agent的多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智能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布式人工智能Multi-Agent理论和方法,探讨多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运行的模式,以及航班、管制员与机场等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模式。设计了多Agent的仿真系统模型,给出了航班Agent、管制员Agent和机场管制区Agent等关键智能Agent的具体设计模型,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多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智能仿真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运行体系。为复现多机场终端区实际运行状况,实现多机场终端区空中交通智能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产业创新和以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能源创新,汽车产业正迎来第四次重大变革的时代——智能汽车时代。一、智能汽车面临的问题1.汽车安全问题智能汽车在实现无人驾驶的过程中,甚至是实现无人驾驶之后,一旦出现行车安全或者信息安全问题,将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对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影响还未可知。由于车联网技术涵盖汽车、信息技术、交通、通讯等多个行业,如何对人、车、路的信息进行高效收集、分析、利用将成为重中之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还离不开人的操控,只能按预定程序行驶,在雾雪天气还会受到干扰,并且在加速、减速及转向时衔接还不太好。全工况的无人驾驶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最终的实用性测试和验证还需要很长时间。此外,无人驾驶智能汽车还面临法律和道德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任何安全都  相似文献   

19.
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石河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工程已接近尾声,从8月20日开始,1路、9路、10路三条公交线路的67辆公交车作为首批试点车辆和线路投入试运行。 该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使石河子城市公共交通调度中心清楚地了解每辆公交车的位置,当前后车辆距离太近时,系统会指令后面的车放慢速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CA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智能CAD只能采用改良的设计系统,通过对工程设计系统的剖析,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智能CAD的结构模型,并对其中的主要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列举了这种智能CAD结构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