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介绍了舰船生命力的组成要素;针对舰船维修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舰船维修态势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分析了维修态势评估指标的一般构建过程,并根据上述原则和过程建立了舰船生命力维修态势综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装备维修质量的评估主要局限于修后质量的评价的现状,研究了舰船装备维修过程的质量评估,建立了维修过程质量指标体系和维修过程质量评价模型,对舰船装备维修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海军舰船装备的虚拟维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海军舰船装备维修手段--虚拟维修.首先分析指出了舰船装备生命周期的数字模型为虚拟维修提供了可能和基础.重点论述了舰船装备虚拟维修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如何建立虚拟维修环境、虚拟维修性评估模型和如何开展维修性可视化分析.阐述了虚拟维修在舰船装备维修设计、维修训练、维修评估、辅助维修、维修指导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智能体的舰船维修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金超  齐欢  王平  张勇明 《船海工程》2007,36(1):125-129
基于舰船维修计划任务分配优化和维修系统能力评估需求,根据舰船维修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构建基于多Agent的维修体系结构和部分Agent的特征模型,对维修系统任务分配的规则及Agent演化的自适应算法进行研究,对系统Agent之间通信的机制进行探讨,对通信原语和内容协定的扩展进行讨论,为舰船维修系统建模与战时能力评估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舰队的维修和保养是长期困扰海军的问题。近年来,减少舰队资源消耗和资产,使舰船维修和保养成为更具困扰性的难题。针对这些压力,海军正在寻找新的方法,以降低整个维修成本。一种方法是在舰船运行时,给舰船装置电阻丝式应变计,为评估船体结构安全提供数据。至今,有限的几艘舰船已运用这种方法,修正用于预测舰船在预期的使用期取内累积损伤的计算模型。目前,美国海军基于光导纤维技术研制了新的舰船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这一新的舰船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美国海军舰船上,可通过预测舰船所需的维修时间表来改进的维修方案,从而消除高成本的周期性的舰船维修时间表。利用新系统提供的舰船结构现状的实时数据,也可提高舰船使用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叙述了这一新系统的操纵性能和应用于大型海军结构物上的最新试验结果,包括美国海军两栖登陆舰LPD17的螺旋桨。  相似文献   

6.
张珂  狄鹏  刘刚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10-112
详细分析了影响舰船维修效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费效分析的一般步骤。在此基础上,从舰船效能角度,即舰船能力指数、在航率和系统任务能力恢复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舰船维修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研究,从而得出提高舰船维修效益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对于提高舰船维修效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舰船维修方案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然而这些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给舰船维修科学决策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以多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为分析对象,应用一种多属性群决策中专家权重动态赋权法对各种评估结果进行组合,提出了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的舰船维修方案组合评估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包含的信息量全面,综合了多种评估结果的特点,评估结果更具可信性.该方法简便实用,为舰船维修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该方法对于排序性评估也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舰船装备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分解结构和舰船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的ADC模型为基础,对舰船装备维修费用与系统效能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以舰船装备总体系统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维修费用优化模型。通过舰船反舰作战能力属性的维修费用与系统效能间的函数关系的确立及维修费用优化模型的计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保障资源预测一直是舰船综合保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舰船维修船坞需求,提出一种支持船坞数量需求评估的模型和方法。[方法]基于马尔科夫过程,通过分析舰船船坞使用系统的特征,建立舰船维修船坞数量需求的马尔科夫数学模型和评价指标,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算例分析表明,评估模型较好反映了舰船维修需求和船坞数量对系统状态的影响,评价指标反映的最优船坞数量与工程实际吻合性好。[结论]研究表明,提出的维修船坞数量需求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物理过程和工程实际特点,可为决策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舰船综合状态评估及维护维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维护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舰船综合状态评估及维护维修的技术现状;参照O SA/CBM标准研究了综合状态评估及维护维修系统的体系结构,并采用该标准实现了该系统模块之间的通信。上述研究为舰船综合状态评估及维护维修技术数字化、集成化的实现与应用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薛坚 《船舶》2007,(2):50-52
对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概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电磁兼容的三个因素,并对舰艇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思路,解决舰艇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好办法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采取确当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连坡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60-162,166
介绍了电磁兼容性定义,分析了电磁干扰的分类及传播方式,重点讨论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即PCB设计、屏蔽、滤波、接地及布局等。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出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预评估及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电磁兼容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以某一产品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隐形电磁兼容问题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设备的电磁兼容诊断并进行处理,说明产品设计中从电磁兼容角度要考虑的问题,完善设备设计质量,使其具有在不同情况下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潜艇舱内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问题严重影响其生命力和战斗力。从影响电磁兼容性问题的三要素出发,建立了设备抗干扰效能和系统电磁兼容性模型,综合分析了潜艇舱内电磁干扰特性,给出了几类典型电磁干扰问题的机理分析与处置方法,最后针对潜艇舱内总体电磁兼容性控制问题提出了"隔离屏蔽、优化布置、提高设备抗干扰指标"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方面,介绍了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分别描述了热设计技术与电磁兼容技术。以热设计技术与电磁兼容技术之间的协同设计为例,介绍了协同设计的内容,给出了热对流、热传导与电磁兼容协同设计的设计准则。简单介绍了结构设计中的其他协同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6.
船用质谱仪作为舰艇舱室气体测量的主要设备,其电磁兼容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舰艇舱室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对艇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舰艇的作战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依据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从屏蔽和线缆敷设2个方面对船用质谱仪进行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使仪器满足GJB151B《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相关规定,从而保证仪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测量的准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舰船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舰船是最复杂、电磁环境最恶劣的武器装备,需要建立全面、系统、合理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要求。在美军标MIL-STD-464A《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的基础上,对适应于舰船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要求的试验评估方案进行了初浅的探讨,借此以推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评价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何强 《船海工程》2011,40(5):101-105
针对船舶建造现场及船用产品型式试验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装甲车辆计算机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的介绍某型装甲车辆的供用电系统的组成,在对其瞬变状态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电磁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电源滤波、接地技术、屏蔽技术、隔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装甲车辆用计算机的电磁兼容设计,将问题的解决提到了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为装甲车辆用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应用于不同用途的电波暗室之间存在诸多共性,这就使得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或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一种电波暗室兼顾多种功能,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文章从分析现有仿真暗室特点和电磁兼容测试需求出发,探索利用现有仿真暗室开展电磁兼容试验的可行性,给出了评定现有仿真暗室作为电磁兼容测试场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