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彩色沥青和彩色沥青混合料色彩的耐久性分析出发,提出了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综合评价指标PCD,据此构建了"1+2+5"三层评价指标体系,为各分项指标划分了权重,给出了综合评价指标和分项指标的试验检测方法、计算方法和控制标准,为彩色沥青路面色彩耐久性的优劣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施工温度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模拟施工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室内分析了不同压实温度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尽管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以胶粘剂为结合料的大空隙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用冷拌混合料,并对其进行了配合比设计,通过路用性能试验以评价其作为排水路面坑槽修补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依据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结果,以连通空隙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了冷拌混合料的最佳矿粉用量。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冷拌混合料满足水稳定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排水性路面渗水要求,可用作排水性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4.
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不仅可以作为预防性养护措施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桥面铺装等养护维修工程来恢复路面使用性能,也可以作为表面磨耗层应用于新建路面来提高路表抗滑及排水性能。由于较小的摊铺厚度,超薄磨耗层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经等效年度费用法分析,认为超薄磨耗层具有较好的费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双层排水路面结构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单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在降噪、抗滑、排水、抗冻及耐久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文中通过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在遂资眉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双层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并就工程施工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路面在雨天的表现,使其达到排水路面的技术要求,对混合料的原材料进行了性能研究,选择合适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了矿料的级配范围与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并通过验证渗水系数等指标对混合料的排水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排水沥青混合料达到了排水路面的性能要求。彩色排水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及丰富的色彩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州中山大道公交专用道BRT的彩色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提出掺加绿色陶瓷粒的方法增强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色彩耐久性,并通过试验确定绿色陶瓷粒的掺量为30%,并对明色沥青的性状和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渗透性树脂材料在排水沥青路面应用的可行性,以新建排水沥青路面的表面强化渗透性树脂材料为基础,通过肯塔堡飞散、车辙板渗水、湿轮磨耗等一系列试验预估和评价其对新建排水沥青路面的表面强化效果;并进行实体工程应用,论证本试验材料的实用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有限地抑制路面早期飞散病害的发生,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沥青处治排水基层的发展现状分析,得出沥青稳定排水基层是合理实用的减轻路面水损害的方法,并通过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沥青稳定排水基层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合理选择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噪声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结合河北省低噪声沥青路面试验路段的修建,介绍低噪声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材料组成设计研究。通过刚建成和使用一年以后的试验检测,对比了6种不同的减噪路面结构的减噪效果(其中有超薄沥青混凝土、开级配磨耗层、双层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等结构),分析对路面噪声影响的主要因素,认为混合料的粒径大小、孔隙率大小是影响路面噪声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提出适合我国的低噪声沥青路面型式是细粒式、多碎石、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沥青老化对路面结构的影响,通过短期RTFOT试验,对使用年限、路面深度及空隙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在使用初期的老化最为严重,随后老化速率逐渐降低;路面深度增加时,沥青老化程度降低,面层底部沥青的软化点有所增加;空隙率增加时,沥青老化程度逐渐增加;上面层模量增加时,路面表层的开裂概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筛分试验及抽提试验的基础上,试验得出适合路面磨耗层规范级配的RAP(沥青混凝土路面回收旧料)混合料.研制出可以激活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冷再生剂),以活化RAP中的老化沥青,恢复其基本性能及在混合料中的胶结作用.通过试验研究,探究得出掺加添加剂并浸润及养生后磨耗层冷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密度、稳定度都能够很好地达到路面磨耗层的使用要求.在试验检验的基础上得出,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到3 643.31次/mm,试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95.73%,冻融劈裂强度比是81.6%,弯拉应变为3 061.43με,表明磨耗层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该研究技术可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各结构层次(包括上面层)中.  相似文献   

13.
为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平整度及离析控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较普通沥青路面优势进行介绍,然后基于某城市排水性沥青道路建设工程进行实践应用,在室内对工程原材料性能进行试验检测,并详细解析排水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最后进行试验路段建设,检测其平整度与渗水性能以评价路面质量,结果表明:严格按规范挑选原材料并控制施工过程能有效保障路面质量,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建设水平提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沥青是路面工程中常用的筑路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高速公路和城镇道路中。在路面服役过程中,沥青材料会出现硬化变脆等老化现象,显著影响了路面的运营品质及服役寿命。为了进一步促进道路沥青老化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以宏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探测和数值模拟技术等老化评价方法为脉络,比较了各类评价方法的所属尺度和应用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沥青热氧老化室内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沥青的长期服役耐久性,而紫外老化的室内研究方法更加亟需标准化和规范化;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的差异在于化学键断裂机制不同,热氧老化主要是由于高温热分解导致化学键断裂,而紫外老化的引发是由于分子内所含的基团吸收了具有能量的紫外线,导致化学键发生断裂;宏观性能测试是构建沥青老化与性能衰退联系的直接研究途径,2类老化类型的宏观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不能完成等同和替换;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微观探测技术能够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沥青的老化过程和改性剂的老化响应;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细观力学模型既能继承利用微观研究的精确结论,又可与宏观力学试验建立关联性,对沥青的老化过程进行数值表征,其研究结果能够为其微观演化规律和宏观性能特性提供参考;在实际沥青路面使用中,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是并行存在的,基于室外沥青路面老化监测的多因素复合老化应是沥青室内老化模拟研究的重点;融合多层次老化评价指标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多尺度沥青老化动态仿真模拟是沥青材料与数值模拟交叉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路工程材料回收及其再生使用的生态观念,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应用于高孔隙率的排水路面设计中,可同时解决回收料弃置及因应多雨环境的抗水损害问题,实为一不错选择。然而,沥青老化后浸水易产生剥落与集料分离的现象,因此沥青混凝土抗剥落特性往往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使用20%RAP配制排水级配沥青混凝土,进一步尝试将石灰添加于再生排水级配沥青混凝土中,探讨其添加量及其拌入方式对混合料抗水损害(剥落)的耐久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钢桥面人行道彩色超薄面层的性能,通过试验分析彩色超薄面层的耐久性、抗滑能力、抗磨耗能力。结果表明,酸碱性环境下彩色超薄面层的粘结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能符合正常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酸碱侵蚀能力;通过手工铺沙法和摆式仪试验证明其抗滑性能优越;TMS磨耗试验说明超薄彩色面层抗磨耗能力优于水泥胶砂和沥青混凝土超薄磨耗层。  相似文献   

17.
唐健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79-182,192
该文阐述了,针对道路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路面路用性能的要求,对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所进行的研究。采用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13.2mm的试样,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降噪、抗滑及排水性能分别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远远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接着,重点分析了空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道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兼顾路面耐久性能的要求,综合探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魏如喜 《国外公路》2000,20(5):36-39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修筑的沥青路面--排水性路面,具有迅速排除路表面雨水、降低行车噪音、表面粗糙、抗车辙能力强等特点。文中阐述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现状,并介绍日本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排水性混合料空隙率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性能是此种结构最重要的性能,本文建立了排水性路面排水表层的渗流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排水性路面排水面层的排水机理及排水性能的评价指标,给出了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自行开发的试验仪器,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竖向和横向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计算公式;设计试验方法,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路面两端断面的边界条件,找出了断面上的潜水层厚度与路面坡度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在重庆渝合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对老化沥青的还原再生能力,通过渝合路试验路段实体工程的施工,比较施工前后的路面性能。试验表明:在老化的沥青中加入一定的沥青路面养护剂后,有效地提高了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及延度指标,降低了老化沥青的软化点;当养护剂渗透深度达到6 mm左右,其对原路面的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抗滑摆值有所改善,降低了路面的渗水系数,同时改善了路面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