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锚索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岩土加固工程的各个领域,锚索的长度及灌浆饱满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其评价锚固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声频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主要的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手段.结合汕昆高速公路贵州境内板坝至江底段边坡锚固工程质量检测试验,阐述应力波在锚索锚固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为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边坡锚索锚固质量检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岩土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强  刘强 《公路》2011,(12):43-45
岩土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着重从其作用机理、预应力锚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岩土锚固技术在公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土锚固技术的历史发展,从锚杆荷载传递机理和岩土锚固作用机理论述了岩土锚固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从标准化建设、设计、锚材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论述了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现状;从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指出了目前岩土锚固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型锚杆及岩土锚固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边坡、基坑、矿井、隧洞、坝体等工程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常见的新型锚杆以及岩土锚固新技术,如单孔复合锚固技术、锚杆杆体材料新技术、软土锚固新技术等,这对岩土锚固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 ,阐述在公路建设中对岩土工程预应力锚固系统的质量检测、监控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具体的测试检验数据为岩土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路边坡锚固失效模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固失效是岩土工程界广为关注的问题.归纳了公路路堑边坡锚固失效的模式,并对影响其失效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开圣 《公路》2011,(2):36-41
对预应力锚索应力分布状态的监测一直是岩土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难题之一,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预应力锚固体系的应力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简要介绍了灯草塘隧道出口段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监测工程情况.通过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该边坡的锚索应力情况,为评价坡体的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伟 《公路》2021,(3):119-123
预应力锚固系统主要有钢绞线和粗钢筋两种体系,目前国内通常采用有黏结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这种体系施工工程量小、安全性高,还有极高的投入产出比,但存在检测维修困难、无法更换等缺点.以棋盘洲长江大桥北锚碇锚固系统采用的可更换式无黏结预应力锚固系统为研究背景,该体系很好地克服了当前锚固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缺点.锚固系统施工主要包...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岩土锚固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伴随着锚固材料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应力锚索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福州段高边坡加固中所采用的预应力锚索技术.  相似文献   

10.
加强锚杆(索)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可靠性检测是岩土支护结构时效性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等方法,将单锚失效模式归纳为粘结失效、筋材断裂失效、预应力松弛失效和锚具失效,并提出了岩土锚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各指标参数的特点,在动力学理论和结构探伤理论基础上,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和优化算法等数学手段,建立了锚杆(索)质量检测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并研究了不同损伤锚杆在声波和应力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确定了单锚安全等级划分方法及其对应的失效阈值。最后,通过确定单锚的锚固力取值,重新计算正常工况下的锚固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并将其与容许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对运营期内的锚固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对锚失效后不稳定的边坡提出了原锚补强和增设新锚等处治方法。锚固安全评价与处治技术具有在线、动态、实时的特点,可弥补传统的锚杆(索)拉拔试验的不足,对提高锚杆(索)加固技术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锚碇前、后锚面尺寸(宽×高)分别取13 m×13 m、18 m×19 m,顶部为圆弧形,锚塞体最终长度为58 m,前、后锚室长度分别为35 m、3.8 m。依据规范计算得到隧道式锚碇锚塞体抗拔安全系数为4.3,通过岩土专项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围岩稳定安全系数约为6.0,分别满足规范不应小于2.0和4.0的要求。施工时,采用围岩损伤控制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开挖技术,以减少隧洞围岩损伤,锚塞体采用强格栅钢架防护形式,以加强锚塞体和围岩整体受力。  相似文献   

12.
孙杰  孙文  徐静 《公路》2020,(3):101-105
锚具作为缆索体系桥梁中的关键传力构件,其产品质量是整个桥梁运行安全性的保证。由于锚具的制造工艺,超声检测是锚具内部缺陷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相控阵方法由于声束偏转、动态聚焦、程序控制等优点,比超声检测具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及缺陷检出率。将超声相控阵方法应用于锚具无损检测中,优化探头楔块与锚具的接触形式,采用圆弧形接触面来改善耦合效果。通过对比试块的检测增益值分析探头楔块优化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探头楔块曲率与对比试块曲率相同时,缺陷大小、缺陷深度对超声相控阵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锚固技术是各类岩土工程、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铁路边坡加固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加固措施。锚固体系的力学机理、锚固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锚固体系与边坡稳定性的长期性能演化等方面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工程界与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按研究手段不同,从力学机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现场试验与监测研究、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限平衡法验算锚固边坡的安全系数,考虑了锚杆锚固角、锚杆长度、锚固位置、锚杆布设形式这些影响因素,利用GEO-SLOPE商业软件计算了边坡的安全系数,并得到了一些规律:①锚固边坡存在最优锚固角,不同长度锚杆的最优锚固角一致,大致在20°左右;②锚杆在坡面的位置对边坡安全系数也有很大影响,随着锚杆由坡顶向下移动过程中,安全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坡面中下部时的安全系数最大;③从锚杆的布设形式可以看出,中下部锚杆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吴尚谦 《路基工程》2019,(1):207-213
以云南某学校滑坡抗滑桩变形为例,分析了强风化基岩斜坡区滑坡抗滑桩锚固段岩土条件,通过计算桩侧岩体反力及横向容许承载力,发现横向容许承载力远小于荷载值。综合分析得出,抗滑桩变形过大的主要原因是锚固段嵌入深度不够,使滑面之下一定深度内岩土体横向承载力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6.
南宁环城高速公路K18路堑滑坡形成机制与综合处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是南宁盆地高等级公路建设和营运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运用工程勘察与数值计算等手段研究了南宁环城高速公路K18路堑滑坡的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和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边坡属不良地质结构的顺层折线中型滑坡,主要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入渗和路基开挖;在饱和状态下,稳定性系数平均为0.88,属于不稳定边坡,危及公路的安全。针对滑坡特点和工程环境条件,研究应用以锚拉桩 预应力锚索轻型支挡结构为主,辅以排水、绿化的综合原位处治工程措施。实践证明,该处治对策具有安全可靠、保护环境、节约投资和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治理费用比传统单一技术措施节约30%,对南宁盆地类似滑坡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的3种结构形式,对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相关法规进行了介绍,并对后排安全带固定点的强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某车型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失效原因,对其后地板安全带固定点结构和焊点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模具冲压和车身焊接中均未出现问题,满足了静拉试验相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锚碇结构是保证悬索桥结构整体安全的关键所在,锚碇防水是保证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万州长江二桥主桥锚碇采用复合式锚碇结构,该桥锚碇洞室的大部分及锚塞体均位于三峡枢纽正常蓄水位以下,锚碇洞口距水边距离有限,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防水处理难度很大,因而采取了综合防水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大跨径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在保证结构整体安全上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主要对我国目前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不同体系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体系的耐久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体系的采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可以通过越来越丰富的手段获取岩土体宏观或细观的数字图像,使得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得以借助迅猛发展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向着自动、快速、高精、动态的方向发展。总结归纳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岩土体力学性质分析、岩土室内试验测量、现场勘察及地质信息分析等几个典型的岩土工程测试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