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旧桥加固加宽的方法和设计施工特点,以现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加固加宽为例,介绍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桥梁的施工工艺,并重点论述桥梁加宽所涉及的新旧盖梁连接、新旧空心板连接、新旧桥面铺装连接以及加宽部分预压等工作内容的设计要点和施工工艺,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印象中,桥梁,似乎永远是架设而成的。而京九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却是用钢筋混凝土从墩身顶部直接悬空灌注而成的。施工过程中,墩身顶部的梁端所构成的“T”字形分段均衡地向两端延伸,象巨人伸出的巨臂一样,最后在空中“拉手”合拢成一个连续整体梁。这种桥梁的专业术语叫“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悬臂箱型梁”,简称“悬灌梁”或“悬浇梁”。 在京九铁路线上,由于泰和赣江特大桥所采用的这种施工方法是目前桥梁施工的新型技术,是我国  相似文献   

3.
现场调研及试验研究表明,朔黄铁路西留肖中桥梁体存在大量裂缝,梁跨中竖向挠度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挠跨比通常值,梁体竖向刚度不足,难以满足大轴重重载运输要求。对比分析了换梁与改建方案,推荐采用顶进框构桥的方案对该桥进行改建。论述了桥梁改建的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控制措施,改建后的桥梁满足大轴重重载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1996,(3):45-46
做好桥梁检验 保证运输安全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桥梁与基础检验站我站在“八五”期间完成部质检中心下达的检验任务和社会委托的检验任务共计150余项。“八五”期间,我站在部科技司和部质检中心的领导下分别对京九、南昆、金温、横南、漳泉线上的部分现场制梁...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近桥梁局部位置的加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针尖”放大效应,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不会产生这种加速度放大效应;比较而言,“开关型”半主动控制算法比“连续型”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严重;半主动控制算法引起的桥梁加速度放大效应与阻尼器类型、阻尼器位置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的位移和弯矩不会产生剧烈放大的“针尖”现象;阻尼器设置在墩梁刚性连接部位时不会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西铁局桥检队2004年6月与汉中工务段共同选择阳安线K59 2607—31.7m沮水河桥和K80 9651—16 4—23.8m堰河桥作为图号为“丰70—1、70—2、70—3”发生圬工梁碱一集料反应病害的65座桥梁的代表进行了检定试验和评估。根据“病害造成了梁体横向刚度严重不足”的检测结论,郑州桥隧大修段二队8月10日-10月15日针对性地采用“横向并置梁加固”方案对两桥梁体进行了加固。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下穿京九铁路框架桥工程,桥梁主体为(12m+12m+7m)3孔分体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采用不中断行车顶进法施工。桥址处京九线线间距小,行车密度大,按照铁道部有关要求,顶进施工期间行车速度不低于45km/h。本桥施工线路架固时,调整了D24型便梁正常拼装情况下钢枕上下方牛腿布置,超低位架设便梁,防止便梁纵梁侵入铁路限界,解决了4.0m线间距不能架设24型便梁的难题,满足了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梁式支架现浇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蒲坝安宁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以“八七”型军用梁作为支架进行混凝土浇筑,取得了成功,创下目前四川省乃至全国采用梁式支架浇筑跨河桥梁中跨度最大的记录。该技术成果将混凝土现浇梁式支架跨度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跨为630 m,梁端设置的钢轨伸缩调节器伸缩量达到±600 mm。桥梁梁缝的变化量直接影响到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服役状态,为了监测桥梁梁缝值的变化情况,采用振弦式监测系统,实现对桥梁梁缝值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桥梁梁缝值在调节器允许伸缩范围内,桥梁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是均匀伸缩的;桥梁梁缝值的变化与桥梁的温度跨度和大气温度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类似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设置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为养护维修部门对调节器的服役状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周兴宇 《铁道建筑》1997,(10):25-27
在既有线桥梁上,发生在并置的两片梁之间的横隔板的断裂是屡见不鲜的病害。文章总结实践经验,介绍“拉杆加固”和“夹板加固”两种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