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正为何将新年开局的第一站设在宁夏?一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二是产业发展借势造势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的"东转西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月6日,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宁夏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支持,银川市金凤区政府和宁夏艾力特车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中国?宁夏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促进会"(下简称"促进会")在宁夏银川举行。行业主管部门、各地协会和相关机构代表,宁夏当地政府及企业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共襄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宁夏、在西部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行车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积极、主动适应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赢得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出口量"自行车王国"的绝对地位。这是我们自行车行业业界的骄傲,但是,还应该看到产业能否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在,并且应该努力探讨出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锂电自行车产量稳步增长,产品不断创新,市场逐年扩大,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的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加速发展,将成为未来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的核心要素。2014年4月13日,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主办、上海协升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三星SDI特别赞助的2014中国国际锂电自行车产业峰会(下简称为锂电峰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展馆M42会议室举行。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基本聚集华东、华南和华北,这跟地理特征有显著的关系,而内陆地区由于受到交通和经济繁荣程度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几年前电动自行车产业几乎为零。通过了解,我发现尽管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稀少,但当地老百姓对电动自行车这个绿色交通工具还是能够接受的,为了实现创业梦,我毅然决定,在宁夏开辟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创建了艾力特公司。向西开辟新路线成就一个"艾力特"宁夏艾力特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特车业)成立于2009年10月,是银川市金凤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也是宁夏第一家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企业。公司发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2012年,我们自行车行业出现了可喜的变化:高档自行车和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得到明显的增长。这是中国自行车协会(以下简称中自协)在2012年初提出"四个强化"和"四个持续"的行动目标,并得到认真贯彻的结果。特别是"强化文化驱动,提升产业文化品位",对产业结构转型和产品创新升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自从2010年开始,中自协配合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中国自行午协会2011年的主要工作.关于电动自行车方面的工作主要做好:一是强化给力,加快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修订;二是强化创新,推动锂电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三是持续做好电动自行车下乡服务.提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自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已满一年。一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积极应对新国标和CCC认证两大新政,努力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较为平稳地实现了新老标准的过渡。一年来行业工作回顾2019年是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元年,行业和中国自行车协会(下简称为中自协)  相似文献   

8.
龚孝燕 《电动自行车》2011,(1):10-13,36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天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天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围绕高端产品开发,推动零部件配套链的更新和创新;以点带面,突出新材料的研发推广与应用;坚持"轻、精、巧、高"的产品创新路线,把研发轻便型电动自行车和推广锂电电动车作为创新方向.号召天...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在上半年的市场调研中,环顾整个产业,多数整车企业正在顽强拼博,零件企业正在艰难自救,而电动自行车企业的未来因新国标的迟迟未出而充满着不确定性。"市场低迷"、"日子难过"乃成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的关键词。事非经过不知难。今年上半年产业增长速度下滑明显,结构调整进程迟缓。面对自行车市场低迷的局面,谁有企业的战略谋划力,谁有市场的精准调控力,谁就能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中冷静判断,定向施策。郑宝堂总经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行车》2012,(9):6-9
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六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有了新突破。我们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处理长期悬而未决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问题,2011年11月底成立了中国自行车协会(下简称"中自协")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工作协调小组,分工落实有关事宜。同年12月成立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地方协会和骨干企业组成的国标修订工作专家组和起草组。经  相似文献   

11.
海外新品     
正Klever 2014电动自行车新品不同寻常的设计,新的销售通道全新的款式名为Klever的这家生产厂商(当今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摩托车及轻型-交通车辆专家Kymco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在欧洲菲特烈港举办的国际性自行车展会上,凭借"S25"这款电动自行车新品荣获一项负有盛名的"红点设计奖"。为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该生产厂商不失时机地向市场推出专为"2014年自行车市场"而开发的一种型号为"Klever S45"的高速电动自行车的"变种",以及两种式样全新的电动自行车新款,即"Klever B25"和"Klever B45"。  相似文献   

12.
正7月9日,中国自行车协会(以下简称"中自协")在江苏无锡召开了推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工作发展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了主产区行业组织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代表,大家交流了目前行业职业技能教育现状和问题,研讨了"十四五"期间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培训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会议由中自协综合业务部主任吴宗江主持。  相似文献   

13.
<正>据美国《纽约时报》1月31日报道,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同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也在印度、美国及欧洲等地取得出色的销售业绩,其生产模式为许多西方生产商所学习。中国正在打造一个全球范围的电动自行车新行业,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经专家评委评选打分,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简称:"中国展")组委会主办的"CHINA CYCLE 2015创新产品评选活动"初评结果已于2015年3月19日出炉,入围产品共计50件。本届创新产品评选活动自2014年11月20日起开始报名,向参加"2015中国展"的参展商征集近年来创新产品。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161件参评产品,其中自行车整车37件,电动自行车整车8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零部件73件,户外用品(骑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12月,全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 904万辆,同比下降0.05%。2014年12月,完成产量274万辆,同比下降1.85%。统计数据表明,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终结了之前的超常规发展时期,行业发展逐步放缓。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崩盘",而恰恰是行业发展回归常态、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未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企业的发展难度将会增大,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正要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的锂电自行车,就需要电动自行车与锂电池高度匹配,在技术和生产上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锂电自行车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整体推动锂电自行车产业良性发展。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2013年电动自行车销量更是达到历史高峰3 505万辆。2014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销量同比已略有下降。电动自行车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行业已进入拐点,增速放缓甚至阶段性出现  相似文献   

17.
<正>正值第32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车交易会盛大开幕之际,大家共聚一堂,共同关注、探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如何纵深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向各位汇报我们电动自行车行业目前面临的境况与未来发展趋势。一、2013-2014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出现新情况、新格局,整个行业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新形势下的电动自行车究竟如何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步,我国电动自行车通过多年的扩张性发展,目前已经转入稳定发展期,靠扩大产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电动自行车行业今后发展的动力。新标准难出台,锡山区这么大规模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如何继续发展?锡山区政府出台的"三年发展实施意见"已经提出了一些措施。我还想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9.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如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用工荒、汇率战、通货膨胀、价格战等等.为此,电动自行车企业应该在产业创新、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含量等方面下大功夫,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行车协会王凤和理事长近日出席了天津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主办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预警工作会议,并在会上发表演讲。理事长的讲话一方面介绍了电动自行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鼓励企业把握时机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现象,深入剖析了行业目前潜在的问题和危机, 呼吁企业要更加科学理智地做好长期发展规划。以下是理事长的讲话摘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