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就如何应用TRIBON设计系统,扩大舾装托盘范围,逐步完善外舾装托盘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一、概况中华造船厂铜工内场管子制造以往管理比较混乱。当时,管件制造以单根管子弯制,一批管子弯好后堆成一堆,再进行划线、校管、电焊、批毛刺、泵水、理管等各道工序施工。在整个管子制造过程中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管件经常缺少,而且大多数是在现场安装时才发现,这时重新领料、弯制,既浪费材料  相似文献   

5.
马天白 《船舶工程》1991,(2):29-33,37
造船舾装托盘管理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本文从造船舾装托盘管理的由来,托盘管理基本概念,托盘对象品和非托盘对象品,区域分割,托盘管理表,舾装编码、集配中心,扩大预舾装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沪东船厂实施托盘管理的概况作了介绍,这对船厂改进舾装管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组技术在管子加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祖岐 《造船技术》1989,(8):29-31,F003
在管子加工中,应用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去寻找管子群的构体、材料和工艺的共同点,可用以加强管子加工的系统管理.文章认为按管子安装区域、管子属性、施工阶段、材料规格、加工流程和表面处理等情况分类归组是适宜的,而成组编码是应用成组技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何锦钊 《广船科技》2000,(1):29-30,34
本文介绍了船舶管子加工的流程和功能,并指出目前流水线至少在6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曾一心  赵乘风 《造船技术》1992,(12):7-14,22
本文对广州造船厂开展造船托盘管理近7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揭示了托盘管理与生产设计的关系,并阐明了“托盘管理”的确切概念,指出了实施托盘管理必须更新的几个观念,介绍了广州造船厂实行托盘管理的几点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船舶舾装的发展过程和现代舾装技术的发展趋向,重点介绍了区域托盘管理的产生、概念、作业小单位和工作流程。并以广州造船厂为例,具体介绍了推行托盘管理的一些做法,以及以区域托盘管理为核心进行造船体系全面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承文  罗洪路 《中国造船》2005,46(1):106-110
本文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并用供应链理念对托盘管理进行诠释,进而分析了托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耦合关系,最后将供应链理念引入托盘管理,这将对我国造船理念和模式的更新给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造船模式主要是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其显著特点是生产管理均以托盘管理为核心进行展开.本文重点阐述了管材管附件的集配送管理流程及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通过建立管理模型,使计划、托盘与实物有机统一,实现其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首次提出使用电子全站仪对船舶管子样杆进行测量,获得管形的工艺方法,开发了船舶管子样杆光测计算系统软件,根据电子全站仪测量的数据,使用该软件进行计算,即可求得该样杆的管形数据,为管子加工提供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为实现管子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设计一种高效的管子智能生产线数字化管理系统。涉及企业ERP系统、船舶中日程计划排程系统、供应链系统、车间MES系统、高级排程APS系统、设备监控SCADA系统、立体库管理WMS系统、车间拉料LES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配合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生产线布置,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成为管子智能化生产的最佳示范车间,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舾装设计中应用DDE方式提取Tribon托盘数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DE(动态数据交换)是Windows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功能,利用该功能,用户可以直接提取Tribon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各类托盘信息提取。介绍了使用VBA编程连接Excel工作表进行舾装托盘参数提取的办法,从而实现Tribon与Win—dows的动态数据交换.增强Tribon对于生产数据的挖掘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造船业是把人力、能源、物资和信息转换为船舶产品的工业系统。其转换的方法就是技术,转换的活动被称为工程,转换的实现依靠管理。技术、工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造船业。工程和管理行为都依赖于技术,因此造船业发展的根本是船舶制造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
斯·德·依帕托夫等在苏刊《造船》1984年第7期中撰文评述,生产自动化能显著地提高劳功生产率、缩短产品的建造周期、减少生产人员和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采用电子计算机和数控设备来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必要性已很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