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焊工尿锰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焊工人尿锰变化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电焊工和非电焊工(不接触锰的人群)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尿锰测定,并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1.1.1 电焊工组(A组)为三家工厂(汽车修配厂、机修厂和造船厂)的电焊工,共498人,其中男383人,女115人。平均年龄37.6岁(21~59岁)。平均工龄16.6a(2~43a)。 1.1.2 对照组(B组)为不接触锰的某卫校健康职  相似文献   

2.
焊工尘肺在铁路部门屡有发现,为鉴定劳动能力必须作肺功能测定,而电焊作业工人其肺的通气功能预测回归方程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某厂130例男性焊工进行了肺通气功能及始角测定,用逐步回归计算出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预测回归方程,以供同仁在实际中应用。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接触电焊作业并经拍片证实无尘肺健康焊工130名。另选择不接触尘、毒的健康工人42名作对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与电焊工人肺癌有关的几个因素,如电焊烟尘中铁氧化物,六价铬和镍,焊接作业时石棉制品的接触和超低频电场的辐射,吸烟等。介绍了电焊工人肺癌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今后研究电焊工人肺癌时要考虑多种混杂因素,注重有价值的剂量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及病因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地了解电焊烟尘对上呼吸道粘膜的职业性影响,对 218 名电焊工及 306 名对照工人鼻粘膜、咽粘膜、喉粘膜进行专科检查,结果显示 电焊工的上呼吸道粘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临床改变,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1)。提示做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上呼吸道,其粘膜的生理功能在长期电焊烟尘的刺激下受到了损害,导致电焊工上呼吸道一系列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74~1981年间对我局和云南省电力厅所属各厂段的电焊作业工人1218名进行了体检和胸部X线照片,并做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其中男性706人,女性512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17岁。通过普查发现Ⅰ期电焊工尘肺5例,疑似电焊工尘肺36例,现报告如下,并就X线表现及其诊断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从一九三六年Doig和Mclauhlin(1)发表了电焊工肺部X线所见以来,有关电焊工尘肺已有许多报导。电焊工尘肺的病因是由氧化铁粉尘为主而引起的,这一点国内外学者无异议,但争论的焦点是氧化铁粉尘对人体有害还是无害,多数学者认为电焊工尘肺是良性的。一九六五年佐野辰雄(2)报导了两例电焊工尘肺的剖检和两例病灶切除病例的病理检查,证实了肺内粉尘主要为氧化铁,四例都检出了少量锰尘,但未发现矽尘,在后期可以引起肺泡壁和间质纤维化,可以形成胶元结节,据此作者认为电焊工尘肺不是良性的。解放后,国内对电焊工尘肺的报导不多,沈阳市卫生防疫站(3)报导了对某油  相似文献   

7.
我们调查了哈尔滨车辆工厂122名在职电焊工,男性71人,女性51人,年龄20~60岁(平均41),工龄5~30年(平均18)。焊接常用的焊条型号为结422、结502、结504,作业时间平均为5h/d,焊条消耗量平均为800~900kg/d,作业方式为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室内生产,现场空气中的锰烟尘浓度测定平均为3.43mg/m~3。电焊工自觉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电焊工人在发生锰中毒之前是否已存在脑血管供血情况的改变,我们研究了手把电焊工人的脑血流图变化。方法应用丹麦OTE—biomidecr描记,采用仰臥位检查额乳导联。查前嘱受试者洗头。电极和皮肤间涂以导电膏,电极选用2×4厘米长方形银质电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熟悉与掌握国家新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GB-5906-86下称新标准),我们把按1963年原尘肺x线诊断标准(下称旧标准)诊断的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O~+)用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与原诊断对照分析。材料来源于我厂1975~85年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黑龙江省职业病诊  相似文献   

10.
电焊工尘肺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电焊烟尘所引起的职业病,患者肺部除有氧化铁、氧化锰及其它微量金属成分沉积外,尚有不同程度纤维化改变, 因而可引起电焊工人呼吸系统的功能及肺部X线改变,本文主要对东北寒冷地区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发病条件、临床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1.
电焊工慢性锰中毒的发病率,各家已有不少报导,从结果来看,存在不少冒诊现象,为了搞清电焊工慢性锰中毒的发病情况,使我们的防治工作有的放矢。为了探索几种实验室指标在电焊工体检时的使用价值及在诊断中应注意的事项。将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工作,加以整理并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材料及方法选择两个机车工厂共484名电焊工,做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期检查及随访观察。体检包括详细的职业史及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其中重点进行了神经系统、眼科、耳鼻喉科的详细检验;实验室除了血常规外,重点进行了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蛋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铁道部工业总公司12个工厂(简称12个工厂)1977~1986年死亡的84例男性电焊工进行了死因的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电焊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占首位;电焊工组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SPMR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电焊工组与对照组肝癌的SPMR有显著的差异(P<0.05);电焊工组与对照组肺癌的SPMR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铁道部工业总公司所属12个工厂具有代表性的以电焊为主的组装车间的1685名电焊工进行了电焊工尘肺患痛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电焊工尘肺的患病率为7.24%;其中东北地区电焊工尘肺的患病率为11.93%,北京及其以南地区电焊工尘肺的患痛率为2.41%。  相似文献   

14.
焊接是连接金属最常用的方法,是工业生产部门(如:机器制造,建筑安装,造船工业,运输工业,石油化工等),广泛采用的重要工艺过程,在多数国家里约有0.5—2%的劳动力从事焊接作业。早在30~40年代就已经有电焊工铁尘肺的报道,近二十年来,对长期接触低浓度焊接粉尘和气体可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方法也广泛应用在职业卫生危害的评价,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电焊粉尘及其呼吸系统危害的部分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焊接工艺在铁路系统的机车、车辆制造和桥梁、线路、机械维修工艺中应用日广,尤以手把电焊的应用更为普遍。随着焊接工艺的不断发展,防护措施落后于工艺改革,致使我局电焊工锰中毒相继发生。为此我站劳动卫生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图们、通化、梅河口医院、防疾站和吉林中心医院的支持和配合下,对全局312名从事手把电焊工人进行一次健康情况及作业条件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一例已被职业史,胸片和病理学证实有电焊工尘肺的58岁电焊工尸体上取得的肺组织,经过组织学制备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标本制备,然后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检查。肺组织是用10%缓冲的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腊包埋切片和染色,弹性硬蛋白用苏木紫和伊红,范吉逊氏染色,组织学制备是用普鲁士兰铁染色。SEM标本制备是从包埋块上切取两片5微米厚度的石腊切片,分别裱在显微镜载物玻璃片上和2毫米厚的碳质圆片上,用液体二氧化碳置于临界点脱腊并干燥,把裱片粘到铝柱上,用脱水碳包裹,然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所带来的职业性危害也相应增加;如电光性眼炎、氟化物及氮氧化物所引起的呼吸道损害、锰中毒以及长期及入电焊尘所引起的尘肺等。现将我科对我局管内电焊工人检查发现的20名电焊工尘肺综合报导如下。一、劳动卫生的一般情况: 焊接工艺在我局的铁路生产中应用范围主要是机车、车辆、机械及其配件的维修。目前使用的焊接种类主要是手把电焊、近年来有些单位对固定补接的焊件逐步采用了埋弧自动焊;按其作业环境条件可分为露天、室内及容器内作业三种,其中室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发锰含量在电焊工体检中的价值,我们对54名电焊工和113名不从事锰作业的正常人,不论男女均收集长短参杂的混合发5克,采用甲醛肟法测定其发锰含量。结果:54名电焊工发锰几何均值为:2.59微克/克。11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几何均值为:1.13微克/克。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113名正常人的发锰值正常范围为:6.15~2.1微克/克。54  相似文献   

19.
电焊工锰中毒5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自1978年以来15年间对645例电焊工健康监护及动态观察中历年诊断的电焊工锰中毒病例,其中轻度52例,重度4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工龄18.6年。同时还分析了1978-1988年11年间电焊作业空气中MnO2的监测资料,浓度介于0.13-14.11mg/m■^3之间,几何均值为1.975mg/m■^3。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计委(73)劳字477号《关于加强防止矽尘和有毒物质危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贯彻落实毛主席“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我们在工厂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全厂电焊工作业的普查工作。我厂电焊工作业主要集中在焊接、底架、三七等十三个车间,电焊作业工人共有377人。由于焊接的物件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和焊条成分的复杂,在焊接燃烧时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物质。产生的粉尘有锰尘、铁尘和少量矽尘,产生的有害气体有氧化锰、氟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这些对电焊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为了解对电焊工人的危害程度,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我们初步对工厂电焊作业的生产环境、设备情况和防尘防毒措施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