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填路堤沉降的优化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填路堤沉降规律的分析,采用组合预测方法进行沉降预测,以便综合利用不同预测模型所提供的信息并提高预测精度。普遍组合预测模型多为以组合预测的误差平方和或离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精度指标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不一定能如实反映预测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基于预测有效度为精度指标的多目标组合预测模型,求解优化预测值,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高民欢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1998,(3):14-16
该文就高速公路高填路堤产生的沉降,裂隙等病害,提出了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处治的技术方案,并列举部分工程实例,推荐了注浆技术处治高填路堤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高填路堤沉降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用有限单元法对一高填路堤典型断面的计算,并将所得沉降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用D—P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地基沉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填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浙江景文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的高填方路段,分别采用常规水准尺和基于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检测设备,监测了试验路段不同高程位置处的路基沉降情况,并绘制了监测期内路堤的沉降量曲线图.结果表明:路基整体沉降量与监测点高程有关;相较于常规监测手段,采用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观测的稳定性更好,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有砟轨道高速铁路车站岔区由于车轨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复杂,线路几何形位变化较快,且维修难度大。为提高线路稳定性,可将车站岔区有砟轨道更换为无砟轨道。依托中兰客专北滩车站岔区铺设无砟轨道的工程,分别对路基补强方案和路基沉降预测开展研究。为满足岔区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提出路基冲击碾压、堆载预压及路基面封闭隔水的补强方案。基于灰色Verhulst、双曲线和邓英尔预测模型的共性和个性,对三者进行最优化组合。以组合模型的最小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加权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对比发现,三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优于任一单一模型和两模型组合模型,且适应性更强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试验段进行沉降观测,并计算出相应的地基压缩模量,指出高应力水平下与低应力水平下路堤地基压缩模量的差别,建议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应力水平考虑地基压缩模量,以期符合高填路堤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目前山区高填软基路堤预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通过西南山区某公路高填路堤和软基路段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反分析,首次提出了改进的S曲线指数法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在考虑土体非线性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软土地基上填筑高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预测路堤的沉降,从而使路堤填筑方案得到优化,路堤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12.
1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现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降预测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概述了现有的各种传统和新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分析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影响各预测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交通荷载及超载、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机理,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典型性与采集时间序列长度.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有限元方法在沉降计算时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用有限元方法来预测软土... 相似文献
14.
15.
为解决城市道路施工工期短、降雨多以及质量要求高的矛盾,结合长沙智能驾驶测试区公路,重点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快速施工的改良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不同配比的水泥和生石灰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进行处置,并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处置后的改良土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土体中加入水泥和石灰进行处理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增大63.8 kPa以上,最高可达201.3 kPa,且改良土的强度特征与固化剂的配比存在一定关系;生石灰和水泥配比分别为7%和0%,5%和2%,3%和4%的条件下均可使土样达到改良标准强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