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填路堤沉降的优化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填路堤沉降规律的分析,采用组合预测方法进行沉降预测,以便综合利用不同预测模型所提供的信息并提高预测精度。普遍组合预测模型多为以组合预测的误差平方和或离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为精度指标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不一定能如实反映预测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基于预测有效度为精度指标的多目标组合预测模型,求解优化预测值,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说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就高速公路高填路堤产生的沉降,裂隙等病害,提出了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处治的技术方案,并列举部分工程实例,推荐了注浆技术处治高填路堤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高填路堤沉降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文涛  程芬 《路基工程》2009,(5):105-106
通过用有限单元法对一高填路堤典型断面的计算,并将所得沉降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用D—P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地基沉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填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浙江景文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的高填方路段,分别采用常规水准尺和基于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检测设备,监测了试验路段不同高程位置处的路基沉降情况,并绘制了监测期内路堤的沉降量曲线图.结果表明:路基整体沉降量与监测点高程有关;相较于常规监测手段,采用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观测的稳定性更好,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唐文国 《路基工程》2022,(5):127-132
有砟轨道高速铁路车站岔区由于车轨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复杂,线路几何形位变化较快,且维修难度大。为提高线路稳定性,可将车站岔区有砟轨道更换为无砟轨道。依托中兰客专北滩车站岔区铺设无砟轨道的工程,分别对路基补强方案和路基沉降预测开展研究。为满足岔区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提出路基冲击碾压、堆载预压及路基面封闭隔水的补强方案。基于灰色Verhulst、双曲线和邓英尔预测模型的共性和个性,对三者进行最优化组合。以组合模型的最小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加权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对比发现,三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优于任一单一模型和两模型组合模型,且适应性更强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试验段进行沉降观测,并计算出相应的地基压缩模量,指出高应力水平下与低应力水平下路堤地基压缩模量的差别,建议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应力水平考虑地基压缩模量,以期符合高填路堤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高填路堤沉降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填路堤的特点及其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利用沉降观测值确定计算参数,并最终得出高填路堤沉降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广西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山区高填软基路堤预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通过西南山区某公路高填路堤和软基路段工后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反分析,首次提出了改进的S曲线指数法分析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填路堤一般会面临路堤边坡失稳概率增加、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过大等工程风险。文中运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建立高填路堤的平面应变数值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填高、不同路堤模量情况下高填路堤的稳定与沉降等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土体非线性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软土地基上填筑高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预测路堤的沉降,从而使路堤填筑方案得到优化,路堤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化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其沉降变化的发展规律,建立了泊松曲线和龚帕斯曲线组合而成的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运用该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实体工程的沉降变化,证实了该方法比单一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更佳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李修忠  芮勇勤  卢成明 《公路》2005,(11):94-98
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比奥(Biot)固结方程计算路基沉降量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来求取相应的弹性参数则耗时耗资。根据路基土的密度、速度与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之间的关系,将速度和密度引入到有限元劲度矩阵方程来求解比奥固结方程,讨论了综合地震勘探在沉降检测与预测中的应用。理论模拟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将地震技术用于地基沉降量计算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现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西斌 《公路》2011,(5):16-20
沉降预测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概述了现有的各种传统和新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分析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影响各预测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交通荷载及超载、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机理,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典型性与采集时间序列长度.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有限元方法在沉降计算时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用有限元方法来预测软土...  相似文献   

14.
高铁路基沉降组合预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理论和流程仍不清晰,在梳理常用单项预测法适用性的同时,对高铁路基沉降评估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定性和定量分析了组合预测模型筛选策略;围绕并联式组合预测权重和最终沉降量的确定展开评述;应用工程实例展现了整套流程.以期为预测评估工作提供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道路施工工期短、降雨多以及质量要求高的矛盾,结合长沙智能驾驶测试区公路,重点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快速施工的改良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不同配比的水泥和生石灰对高含水率路基回填土进行处置,并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处置后的改良土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土体中加入水泥和石灰进行处理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增大63.8 kPa以上,最高可达201.3 kPa,且改良土的强度特征与固化剂的配比存在一定关系;生石灰和水泥配比分别为7%和0%,5%和2%,3%和4%的条件下均可使土样达到改良标准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单变量或等步长灰色预测模型,未考虑监测点间的系统关联性和实际沉降观测周期,往往具有非等间距的特点,不足以反映路基沉降变形的实际规律。在综合考虑实际工况中断面沉降点间相关性及不等时距观测的基础上,建立路基沉降预测的优化NMGM(1,n)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优化的模型与建模工况相适应,具有良好的拟合及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潘攀  林彤  殷勇  易威  杨鹏 《路基工程》2014,(1):80-83
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简单曲线拟合法、系统分析和控制理论法等。但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预测,会造成预测误差偏大。提出了一种优选组合方法,通过对若干种单一方法进行权重化处理,给予每种单一方法相应权重,得出新的沉降预测曲线进行沉降分析,并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说明该方法在实际预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填石路堤地基沉降受施工情况影响,填筑阶段和非填筑阶段地基沉降规律明显不同,因而不能采用统一的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来描述地基各阶段沉降规律。填筑阶段,提出了能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压缩变形的修正的邓肯张模型来计算路基沉降;对非填筑阶段早期的地基沉降,采用与时间和固结压力有关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进行计算。通过对填筑阶段和工后早期的沉降计算,其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蔡磊  王鹏 《路基工程》2017,(6):113-117
运用PLAXIS对一实例工程设计进行了高水位路基沉降分析,并对路基坡脚点位移、超静水压、施工安全系数等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沉降引起的有效应力变化,做了更新网格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具有高水位的软土层上修筑路基将导致孔隙水压增加,最大静水压位于路基中心之下;②各施工阶段皆处于安全状态;③使用更新网格和更新水压可以真实地分析土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