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墨左线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对工程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立强 《铁道勘察》2005,31(3):49-51
受地形条件等因素控制,墨左铁路无法绕避煤矿采空区。在分析煤矿采掘资料及初测成果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勘察工作,用物探高密度地震成果对采空区边界进行详细划分,用钻探验证物探成果,用钻孔直接揭露采空空洞,判断其空间赋存状态及塌陷现状。最后,评价了采空区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柯 《铁道建筑技术》2015,(1):57-58,63
分析了铁路基建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运用ISO9001族标准中过程控制和事后评价方法,对工程勘察设计产品关键实现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对工程勘察设计产品的最终成果评价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3.
田光盛 《铁道勘察》2013,(4):33-35,47
通过对沪宁城际铁路宁镇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回顾,简要介绍了本段工程地质勘察特点、勘察方法和勘察成果,详细列举了综合勘察、专题研究在沪宁城际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拉日铁路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色麦至仁布段,近垂直地通过那曲—羊八井—尼木水热活动带。地热对于铁路工程,特别是对隧道工程有很大影响。结合拉日铁路地热勘察工作实际,对地热勘察技术进行总结和研究。在铁路工程地热勘察中,应首先针对地热发育特点制定详细的勘察大纲;其次在勘察过程中针对热储的特征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勘探方法主要以钻探和物探为主,同时开展地温测试、水质分析、岩矿分析、地温温标计算等方面的研究,确定地热特征参数;最后进行地温分级,制定施工预案。另外在施工阶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指导隧道施工;开展地热科研,以完善地热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7年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年会,于2007年8月26日至28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办,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中铁物探公司承办.铁道、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地质、煤田、航空、科研、院校和仪器厂家等10多个行业的75位工程物探和工程检测界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中青年精英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铁路工程地质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中的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铁路行业工程地质勘察特点,介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的总体思路、程序主体架构及主要功能,说明该系统实现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集成化的途径和方法,展望系统的发展前景。通过具体实例,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方式,经过具体实践,表明该系统功能强大、集成化程度高,适合于铁路行业工程地质勘察。  相似文献   

7.
韩兴广 《铁道勘察》2011,37(2):69-71
结合济南地区铁路工程岩溶勘察成果,通过与施工过程中揭露情况的对比,简要介绍了本区岩溶发育的一般规律,对济南地区的铁路工程勘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某铁路客运专线DK227+395~DK227+495段邻近小煤窑采空区,为了准确查明采空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小煤窑的采空范围、埋深和边界,分析采空区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克服小煤窑既有资料缺乏、隐伏问题较多等困难,采用资料搜集、地面调查走访、综合物探、钻探验证及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方法,确定了采空范围、塌陷破坏影响边界及安全边界,并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小煤窑采空区走访调查工作是综合勘察手段的基础;(2)采用两种及以上物探方法可以提高物探成果精度及准确度,减少钻探工作量;(3)该小煤窑采空区目前稳定性较差,可采用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巨型深层岩质滑坡具有成因复杂、规模大、勘察与处治难度大的特点,受地形地质条件和物探方法适用性的限制,单一物探方法往往不能完全有效揭示滑坡的范围、滑面的空间形态。本文以下个寮巨型深层凝灰岩滑坡勘察为例,从地质条件、勘探目的、探查方法等因素出发,研究适用于巨型复杂岩质滑坡综合物探的勘探模式。研究结论:(1)复杂深层岩质滑坡采用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综合物探先行”勘察程序是十分有益的,物探测线应沿主轴和垂直坡向呈网布设;(2)高频大地电磁法、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结合钻孔电视综合物探勘探模式具有多物性、多尺度探测优势,可有效探测滑坡空间分布形态、周界和滑带特征;(3)物探解译成果较为可靠地反映了滑面(带)的空间展布形态和规律,可作为指导钻探布置和滑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4)本研究结论可为巨型深层滑坡勘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依托东北地区某铁路工程,运用钻探、物探、航遥解译等综合勘察手段对沿线的小煤窑采空区开展研究工作,基本查明采空区的规模及影响范围,为工程方案选择、工程设置等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易鑫  白雪飞 《铁道勘察》2011,37(2):75-78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长大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尤为关键,也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将多种地质勘察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勘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综合勘察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判释、工程地质调绘、综合物探,以及深、浅孔钻探等.结合工程实例,对综合勘察方法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各种勘察方法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个公路项目绿化设计的实践经验,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对铁路的绿化设计成果的表达进行了研讨,提出了铁路工程绿化设计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与文件编制格式。  相似文献   

13.
激发极化法是一种传统的物探方法,多用于矿产资源勘探。采用高密度激电法工作模式的单极-偶极装置和偶极-偶极装置进行滑坡、断层及采空区巷道的勘察,取得良好效果,电阻率和极化率参数均能较好反应滑坡界面和断层位置,在高人文噪声区的采空区勘察中,虽然极化率参数受到严重干扰,但由于本方法具有发射功率大的特点,电阻率参数依然能够较好反应采空区位置及分布。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成果参数多、勘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用于铁路不良地质物探勘察,相较于其他传统工程物探方法在解决中浅层地质问题时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李峰 《铁道建筑技术》2008,(Z1):562-56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为期三天的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年会今天即将圆满结束,我受铁路工程物探与工程检测科技信息网的委托,来简要做会议总结.有幸参加本次会议,我本人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感到本次年会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严栋 《铁道工程学报》2014,(4):11-14,56
研究目的:采空区已经成为影响铁路方案的重要不良地质因素,因其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对铁路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当铁路穿越采空区时,通过采用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运用铁路保护煤柱方法,评价其对铁路的影响,为铁路安全边界范围确定及采空区加固处理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满足铁路工程的沉降控制要求。研究结论:(1)铁路采空区勘察在充分利用煤矿采掘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物探及钻探的方法进行详细勘测,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综合确定采空区的边界范围;(2)根据勘察揭露煤层埋藏深度,利用空间几何关系,得到煤层的产状;(3)通过综合勘察成果,采用铁路保护煤柱的设计方法评价铁路的稳定性及其安全边界范围,对采空区安全边界范围内采用注浆加固处理,能够满足铁路沉降控制要求;(4)本文可以为类似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成恩 《铁道勘察》2011,37(5):86-90
总结了日照地区花岗岩风化带的基本特征及目前国内花岗岩风化带划分的基本方法,结合本地区花岗岩的特点及某铁路工程勘察经验,通过分析对比大量钻孔岩芯的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物探等指标与岩石的野外特征之间的关系,对钻孔岩芯风化程度进行了重新判别和确认,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划分标准,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铁路设计存在不同专业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完全、设计意图表达和理解不明确、设计成果不能有效地服务于铁路工程建造、运营、维护等问题,提出BIM技术应用到铁路设计及地质勘察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BIM技术具多维化、协同性、模拟性等特点,并贯穿设计、施工、运维整个铁路生命周期,其应用能有效地实现勘察成果的数字化、可视化,使铁路设计中各专业能基于BIM模型进行协同设计,多阶段无缝衔接,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变更成本。初步提出将BIM技术应用到铁路地质勘察设计中的2种途径:一是将现有二维成果资料三维化;二是直接模型化勘察基础数据。为BIM技术在铁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部分特殊岩土、不良地质及特殊地层特点,提出铁路工程地质与钻探工作的结合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其中包括铁路工程勘察领域。分析GIS技术在铁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现状,阐述铁路工程勘察GIS系统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路网配套建设中,线路经过地段往往难以绕避一些时间久远、分布无规律且地面痕迹不明显的小煤窑等古老采空区。此类采空区对铁路建筑物的危害极大,如何准确地查明其空间位置、塌落、回填和充水情况、残留的有害气体成分和分布情况等,一直是困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赣龙复线铁路小密隧道出口段为工程实例,采用综合勘察技术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为采空区加固处理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论:(1)采用地质调绘、综合物探、结合必要的地质钻探、综合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等综合勘察技术可准确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2)小密隧道施工已近四年,经施工验证,采空区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当吻合;(3)提出了铁路工程采空区综合勘察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4)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