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客运专线沉降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研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分析评估的技术要求,开发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沉降观测数据管理、沉降分析预测、区段沉降评估、数据报表自动生成和全线监控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分级权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易于扩展。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对于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评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
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提出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观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无砟轨道沉降变形观测的参建各方的职责、沉降变形观测的内容和范围、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等方面,系统论述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组织、范围及方法、常用断面形式以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蔺爱军 《铁道建筑》2022,(11):131-134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实践,分析了现场执行Q/CR 9230—2016《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过程中,在变形观测标志及其埋设、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观测路线等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避免教条地执行规程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起到指导作用,为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总结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术.结合已经实施的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建设工程实践,介绍无砟轨道客运专线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变形观测、沉降预测和评估等主要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及由第三方承担的平行观测工作方案.研究结论:提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变形观测、沉降预测和评估等主要工作流程和方法,指出技术关键和重点:(1)建立高精度测量控制网;(2)制定科学的沉降观测方案;(3)实施第三方平行观测;(4)进行全面与整体评估.  相似文献   

5.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般路基地段沉降量最大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值为5.8 mm,桥梁墩台、涵洞和隧道的沉降量均较小。这些沉降控制技术和结论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与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是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无砟轨道铺设的成败,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沉降评估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以实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的工作需求,从组织机构、成员单位职责、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评估计划与进度控制、原始资料的整理与汇编、评估报告的汇编等方面,探讨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工作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明确了各单位职责与工作程序,以期对在建和待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阐述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管理系统的管理对策思路、沉降变形信息要素、沉降观测业务功能、技术架构和功能设计等.针对基本信息模块、沉降数据观测模块、评估结果模块、综合查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的功能设计,以及沉降评估软件接口进行论述和分析.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管理系统适应高速铁路建设现场沉降观测与评估管理特点,稳定性好,可满足建设、评估、监理和施工单位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是确保铁路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沉降变形评估标准与合理控制具有意义。针对沉降变形评估指标分类及其控制标准、观测期合理控制、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控制标准和沉降量1 mm观测断面的评估等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提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指标体系,并将10个评估指标细分为核心指标、基本指标和一般指标3个等级。核心指标应严格满足相关要求,任何一个指标不满足要求,不能通过评估;基本指标应整体满足相关要求,个别指标超过限值不大时,可以基本通过评估,同时提出完善意见;一般指标应基本满足相关要求。根据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建议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最低标准可以由0.92放宽至0.85。建议对于观测期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实测沉降量小于1 mm的观测断面,在整体沉降趋于稳定的条件下,直接判定其满足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铁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润禾 《铁道建筑技术》2009,(1):170-173,185
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变形分析是高速铁路路基建设质量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简述了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沉降设施的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及工后沉降量推算计算方法,对管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变形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哈罗铁路经过罗布泊地区的岩盐地段,为降低工程造价,采用岩盐作为路堤填料,但岩盐填料含有氯化盐、硫酸钠等盐分,具有盐溶、盐胀等工程特性,易引发溶蚀、不均匀沉降等工程病害。针对这些病害的发生机理,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设计了适应哈罗铁路的岩盐路基形式,并建立了路基试验段,通过埋设沉降板对路基变形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路基的变形以沉降为主,变形基本上在4 mm之内,验证了岩盐用作哈罗铁路路基填料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