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WTO和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必须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研发能力、企业机制以及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也具有产业基础、大国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量,行业机会、威胁及前景,全球化背景下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吸引力大、竞争激烈、进入威胁大,发展机会多、前景好”的特征。因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长点并使其生成为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经营机制,应该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撑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实际上是零部件产业和素材产业”。作为全国主要汽车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凭借长安、重汽、重庆客车总厂等优势汽车企业,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整车工业体系,出现了一批依附于整车企业发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6.
张燕平  明轩 《上海汽车》2000,(10):17-20,33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收购浪潮所引发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大改组的原因、实例和趋势。阐明了在世界汽车工业急剧大动荡中,由少数超级跨国汽车公司控制的世界汽车工业及90年代世界汽车零部件公司展开的激烈竞争和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论述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欧洲汽车零部件公司采取的大规模收购攻势。重点介绍了由于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的变化,日本汽车整车公司采购政策的变化及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积极性呈现跃跃欲试的热情,甚至出现一股空前高涨的汽车零部件投资潮流。迄今丰田汽车公司与本田汽车公司正在不断扩大在华的生产规模,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配套零部件厂商向中国直接投资进行当地化生产。不仅如此,甚至在日本本土也已经看到采购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10.
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是在不断的解放思想,在各种期待,争议,欣喜,挫折、彷徨、激情中进行突破、冲刺后的产物。在中国汽车产业改革开放史中,有一个十分引人注视的现象.那就是民营企业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的崛起。它以自己独特的活力迅速成长.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已有一批企业正在向着国际化方向演化。在民企相对集中的浙江一个省内,就有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3000家以上。  相似文献   

11.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5):14-19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主要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产业步入了成长期,为轿车配套使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形势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业的竞争。本文分析了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与趋势,找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与国际的差距,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零部件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业也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部署中国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1.汽车零部件行业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 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引进车型如奥迪A6、帕萨特B5、宝来、波罗、别克、雅阁等产品,提升了我国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为整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桑塔纳国产化为例,当年上海大众引进生产桑塔纳,为了抓好国产化工作,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上百家零部件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由于国产化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整车企业发展。后来的上海通用别克、广本雅阁,都是投产当年,国产化率就达到了40%,帕萨特B5轿车实现了投产当年国产化率超过52.8%。而现在一些民营和地方轿车企业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各层次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新品投产起步就能达到90%以上的国产化,整车国产化生产进程明显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丁二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247.57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正沿着一条全球化制造基地方向发展,这是国际和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总趋势所提供的机遇。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正形成一种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系统,这主要是:以原有国有企业为基础,经过改制、改组,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以沿海地带,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崛起,代表着股汽车零部件新兴势力;以国际上知名零部件企业,特别是大型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从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工业产值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下一轮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不断挤压,而自身由于在发展过程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产品,如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等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相关技术,大量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末以来,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地从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兼并等手段实现了组织结构上的分化。它们在市场中自主经营,形成了以集中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策略,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国际化的倾向。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利用各种新技术,使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要素突出和明朗;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汽车工业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进行标准规范的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意义,决不亚于整车,我国零部件产业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产业。目前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发展面临多重打压和挑战,亟须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