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当前出租车招手即停的运行模式下,许多城市采用站点间距方法预测出租车停靠站规模,难以体现出租车停靠站的功能。从出租车停靠需求特征及其产生的源头出发,探求出租车停靠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模型,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提出了预测模型的算法。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体现用地与出租车停靠需求的关系,客观反映出租车停靠站的的实际发展要求,预测方法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从出租车客流的出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根据交通出行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位势因子、居民出行和出租车运行特征等因素,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出租车停靠规模预测模型,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提出了预测模型的算法.实践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体现用地与出租车停靠需求的关系,客观反映出租车停靠站的的实际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公交停靠站往往成为所在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瓶颈,停靠站设置不合理,将会直接降低公交服务水平及道路通行能力.针对公交停靠站设置常见的问题,本文以兼顾行人及行车需求为原则,从停靠站位置选址、与交叉口的距离取值入手,提出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出租车运营,改善出行者候车环境,提高出租车经营效益,进行基于出租车出行需求特征的停靠站选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出租车出行需求时空热点的含义,基于样本出租车GPS数据研究出行需求的时空聚集特征,得到了出行高峰时段和出行热点区域.将出行需求作为依据应用于出租车停靠站选址,提出了基于最大覆盖的停靠站选址模型,同时结合出行者的不确定性交通行为和消费特点,在车站服务能力、出行者步行距离和计划修建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实例区域的选址研究结果表明,以客观需求为依据的选址方法,可以更好地契合出行者的出行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根据公交专用道停靠站的设置方式对停靠站进行了分类,然后对公交专用道车辆的停靠过程进行了微观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对车辆的到达间隔与停靠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到达间隔的分布规律,公交专用道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或路段中央时,公交车辆的到达间隔服从指数分布,当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受到交叉口交通信号的影响,车辆的到达间隔不服从指数分布,认为车辆到站服从一般分布;对于停靠时间的分布规律,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公交专用道停靠站通行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研究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分为单停靠位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和多停靠位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在分析对比现有的停靠站通行能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停靠站通行能力模型,并进行了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公交车停靠站位置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给出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分布,然后利用交通流返回波理论,计算出公交车停靠停靠站时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范围,从而为公交停靠站的合理设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公交运输的总体质量和效率,从站点距离、站点选址、站台形式、站位数、站点区域长度和站点候车亭六方面提出公交中途停靠站建设规划方法,提高公共交通和社会车辆运行效率,满足居民出行和线路停靠需求.  相似文献   

9.
公交停靠站作为重要的城市公交设施,其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公交站服务水平低,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等问题.针对目前城市公交停靠站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公交站台设置的形式、方法、位置、站台物理条件及停靠线路五个方面入手,基于这五方面对公交站及公交服务水平的影响,归纳公交站台设置改善措施,并结合实例展开关于公交站设置的实际研究.通过对公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精确性,针对目前城市的公交运行现状,使用时空分布图分析了公交车在直线式停靠站的服务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停靠站排队概率和停靠时间分布,推导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对杭州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程度最优, 2个交通时段的K-S检验值分别为0.083 9和0.050 6.用MATLAB编程得到不同分布参数下的通行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停靠时间对数平均值μ的增加,不同泊位数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减少了44.4%~47.3%;通过VISSIM仿真得到了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为6.5%.   相似文献   

11.
为客观评价小陆家嘴地区的出租车服务水平,从实地问卷和资料查阅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小陆家嘴地区的"打车难"问题非常严重,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对出租车的满意度和依赖程度略有差异。最后,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究"打车难"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出租车GPS大数据的城市热点出行路段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两个出租车 GPS定位点之间的时空间隔使得乘客上下车的位置必然介于一个线性区间内,据此提出轨迹线密度方法,用于在位置界限模糊的热点出行区域进一步搜索热点路段.利用成都市出租车 GPS数据,借助核密度估计分析出租车上下客位置的时空特性;基于轨迹线密度方法,计算了成都市春熙路商圈的路网密度值,划分路段热点强度,识别出了热点路段的位置,结合实际的出行需求分布完成方法有效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行需求旺盛的城市热点路段,不仅可以为出租车司机寻找客源提供重要的参考,还能够在交通相关部门选择出租车停靠站的位置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ںϳ��⳵��ʻ����IJ��·���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租车驾驶员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较为熟悉,他们选择的路径具有代表性,因此将出租车驾驶员路径选择经验融合到路径规划算法中,对提高出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出租车驾驶经验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从出租车GPS数据中提取出出租车载客行驶轨迹;然后,根据各路段出租车行驶频率高低对路网进行分层,构建基于出租车经验路径的分层路网;在此基础上,使用Dijkstra算法实现层次路径规划.最后,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将该方法得到的规划路径与经典路径规划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融合出租车驾驶经验的路径规划方法所得路径在行程时间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获取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乘客出行特征和下车所属POI点类别的乘客出行目的识别模型,该方法从出行特征及乘客下车点最终可能到达的目的地所属POI点类型两个方面确定乘客的出行目的.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对成都地区展开了出租车出行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现有的利用出行特征推断出行目的的方法,本文提出的决策树+POI(II)能够提高最终识别准确度15.76%.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成都 1周的实际运营数据中,成功地识别出219 942名乘客的出行目的,说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数据量较大的出行目的识别.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作为出行调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缓解打车难及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出租车合乘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合理地为出租车合乘定价,依据出租车的载客数量,在将出租车的一次载客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的基础上,为其中的合乘阶段建立了破产模型.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情境所对应破产模型解应满足的特点,利用Talmud法则来求解该模型,由此提出了一种出租车合乘定价方法.算例分析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合乘费用具有随着合乘人数和距离增加而增加,但增幅减缓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参与多人合乘和长途合乘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出租车合乘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出租车GPS数据进行预处理、地图匹配、运营信息挖掘,可以获得与出租车运营有关的信息,单次行驶的时间、距离、经过的路径等。从浮动车数据钟挖掘出租车运营信息,获得出租车在城市运营中的平均运营速度、平均运营时间、平均出行距离等信息,并在结合城市出租车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出租车合理规模的方法。同时以广州的出租车数据为基础,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为出租车提供合理规模,为出租车管理及交通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打车软件从2012年开始上线,“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通过“双向补贴”方式竞争客户,一度导致全国范围主要城市出租汽车运营秩序混乱,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对打车软件涉及的金融系统安全、出租汽车运营秩序、群体性事件等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国内外打车软件的主要区别,指出中国打车软件的管理更为复杂、更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最后,建议在国家层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着重研究网络金融进入公共服务业的规则、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出租汽车营运的管理规则,以及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政府和企业的权责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