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结合蓄能反光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公路隧道突发事故灾害的特征,分析了蓄能反光材料应用于公路隧道侧壁对于改善应急救援视觉环境的重要性。针对蓄能反光材料的蓄能自发光特性开展了两类不同配比的蓄能反光材料的余辉亮度和余辉光谱试验,并对两类蓄能反光材料的特征参数,如材料配比系数、余晖亮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余晖光谱能量分布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蓄能反光侧壁材料1 h内自发光亮度远高于人眼的最低识别亮度;0.3发光粉配比的蓄能反光侧壁材料余辉性能最佳,该配比下的余辉初始亮度与余辉时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硅酸盐蓄能反光材料比铝酸盐蓄能反光材料拥有更高的余晖光谱S/P值,但铝酸盐蓄能反光材料的余辉亮度特性优于硅酸盐蓄能反光材料,合理选取侧壁蓄能反光材料的相关参数有助于提高公路隧道突发事故灾害条件下的应急救援功能。  相似文献   

2.
将结合毕生、二黎高速公路隧道蓄能发光涂料设计详细探究蓄能发光涂料在隧道墙面方面的应用。隧道采用满足我国隧道墙面防火蓄能反光涂料,使用寿命不小于20年,发光持续时间大于12 h。  相似文献   

3.
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在黑暗条件下能够为行人提供通行指示,有效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构建了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路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亮度性能等测试所需的设备,明确了测试要求,为保证蓄能型自发光交通安全标识的路用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公路隧道火灾的特点,提出了公路隧道横通道防火避难设计的原则,分析了隧道车行横洞与人行横洞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善建议,有利于保障人员逃生时的安全,避免因为设计原因导致人员逃生时受到延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隧道运维管理机器人研发背景,研制了可实现日常巡检、异常监测、应急处置和灯具清洁的隧道运维管理机器人。设计了机器人总体架构,并分别对移动导轨、整机结构、电气系统和通信系统进行设计,介绍了移动轨道和电气系统安装方案。该机器人可对隧道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隧道安全隐患,保障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提高隧道运维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内、外层为玻璃钢、芯层为树脂陶粒混凝土的新型逃生管道结构,基于环刚度准则对逃生管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将ABAQU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和环刚度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以减重为目标,以环刚度S≥50 k N/m2为约束,优化逃生内蒙皮、外蒙皮和芯层的厚度.最后进行了新型逃生管道的现场冲击试验.研究表明,基于环刚度准则的隧道逃生管道设计不仅能显著地降低结构重量,而且经300 kg落锤7 m高度下落冲击试验后,管道内部最小净空高度大于550 mm,可以满足施工人员低姿匍匐逃生的安全空间要求.  相似文献   

7.
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时隧道内人员是否逃生成功需要采用合适的逃生条件进行判别。论文系统地总结分析了火灾时常用的几种烟气毒性评价模型:FED扩展模型和PUSER模型,并通过对FED扩展模型和PUSER模型中的几种关键气体毒性以及高温危害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以PUSER窒息气体模型和修正Crane高温气体模型作为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隧道机电系统运营状况的详细分析,从设备、管理及运营环境3个方面,选取17项对隧道机电系统安全运营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隧道机电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隧道机电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的用于隧道机电系统安全评价的方法.将该模型运用到福建美菰林隧道机电系统的安全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隧道监控系统是隧道日常管理和安全应急处置的重要信息化工具,是高速公路隧道保通保畅保安全的重要支撑.传统的基于C/S架构的隧道监控系统对先进互联网技术兼容性不好,限制了隧道监控系统向智慧型发展;基于B/S架构的隧道监控系统则会牺牲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针对隧道监控系统遇到的技术瓶颈,提出将数据层与数据表现层相分离,数据层基于...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系统复杂,其中隧道是常见的组成部分。特长隧道在高速公路结构中,需要设计照明系统,保障隧道内部的明亮度。随着特长隧道数量增多,照明系统方面提出了节能设计的要求,目的是降低隧道照明的能耗,有效控制隧道内的照明方式。节能是隧道照明设计的重点,严格按照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规划好隧道照明系统,满足隧道照明的基本需求。重点研究特长隧道的照明系统,探讨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经验式公路隧道交通控制方法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方法和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提出一种范例推理与规则推理相结合的公路隧道突发事件交通控制方法,建立了突发事件下公路隧道车辆诱导预案生成及管理系统。针对某平行分离式隧道,使用面向对象的范例表示方法,将已有范例表示为包含范例属性信息、控制方案信息和结果信息的三元组形式,并给出了计算范例相似度的方法。使用IF-THEN的产生式规则表示方法,结合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类别属性和阻塞车道数属性,给出了产生单点交通事故车辆分流控制策略的推理规则。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范例推理方法相比,在范例数量不足条件下,该交通控制方法可缩短预案生成时间22%,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紧急情况下公交乘客的逃生需求,设计了一种气压式安全公交车窗,当事故发生时,使车窗在3s内打开,为乘客提供及时有效的逃生通道。通过制作模型和力学分析计算,此设计既能在常规状态下保证车窗的强度和密封性,又能在紧急情况下使其迅速开启。此外,为预防事故,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2M007型可燃气体传感器和MQ-2型烟雾传感器建立公交车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实时检测发动机舱及车体内可燃气体浓度和烟雾情况,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结合GSM通信模块,向公交车指挥中心传输报警信息,以便进行救援指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省长隧道及隧道群的不断增多,隧道安全管理和隧道事故的预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隧道事故预防现状的基础上,从研究隧道事故预警、事故应急体系和隧道事故发生机理入手,根据当前隧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有效的隧道事故智能预警系统的方案,以提高隧道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隧道塌方时施工人员有足够的逃生空间,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隧道逃生管设计要点,并对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逃生管变形随着落石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逃生管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与逃生管端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市外环路系统特性为全封闭、连接城市出口,且有较长的高架路段和隧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给事件的救助和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其应急系统仍处于空白状态,故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乌市外环公路安全设施及应急系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该市实际的外环路系统的应急预案,以提高外环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激光全息扫描技术在隧道病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状态评价的信息依据主要有内部病害、表面现象及几何信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隧道病害调查的内容及常规检测方法,并引入GRP5000隧道衬砌激光全息扫描系统。以渝利铁路为实例,介绍了GRP5000系统的原理及方法,研究表明其能从根本上满足隧道表面信息获取的要求,为新建或运营隧道提供直观、高精的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速列车在运营过程中的气动特性, 分析其气动特性变化机理, 设计了2种高速列车-桥梁系统的气动特性风洞试验方案; 开发并建立了适用于在风洞中的高速列车-桥梁系统试验方法与系统; 试验系统分为运动系统与数采系统2个部分; 运动系统基于惯性驱动原理, 以高速伺服电机为驱动力, 通过高强度旋转传送带将缩尺比为1∶8~1∶30的移动车辆模型在风洞中以最高速度50 m·s-1模拟真实运行环境中运行; 在运动系统的搭载下, 自主研发了一套数采系统, 并在风洞实验室中对有无横风作用下的列车进行了气动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试验方法与系统适用于加减速距离短、瞬时加速度大的试验场景, 且不受车辆外形与基础设施的限制, 可降低设计成本, 提高试验的安全与稳定性; 标准误差与平均值之比均不大于10%, 表明数采系统测试的车辆气动特性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可重复性, 能够精准得到列车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气动特性; 通过对比有无横风作用下的列车气动特性, 得到列车速度对车辆的气动特性影响极其重要; 列车高速移动时, 其因速度产生的气动影响远远大于横风, 且表面测点平均风压系数最大值可达-10, 反映了静态模型的试验方式不能够满足模拟列车高速运行时气动特性状态。   相似文献   

18.
阐述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功能,探讨隧道监控系统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研究隧道监控系统的管理方法,维护措施,为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和隧道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提高运营管理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和手段。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不断融入新科技、新技术,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当地社会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国胜 《北方交通》2006,(8):78-79,89
结合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长大隧道,介绍施工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误差所引起的横向、纵向、竖向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精度预计结果说明本设计方案能满足横向、纵向、竖向贯通误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Control Logix系列PI。C的雪峰山隧道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该系统由隧道监控中心层、通信网络层、PLC控制单元层和现场设备层组成。阐述了PIC控制单元在隧道监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RSView32组态软件以及Control Logix系统的特点,详述了基于RSView32的隧道监控系统软件功能需求,通过对监控系统软件的模块划分,使得整个系统满足了网络化、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要求,提高了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了隧道交通的安全、畅通及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