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龙良伟 《摩托车技术》2000,(3):15-16,18
摩托车在高负荷下运转时,常引起齿轮噪声而影响整车品质。作为摩托车初级传动的曲轴齿轮及初级从动齿轮,由于转速高及降速比大,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产生齿轮噪声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降低齿轮噪声的途径及相应措施,可达到降低齿轮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同样是齿轮传动,由于在发动机中所处的传动部位不同,引起噪声的大小程度也不同。对于换档变速发动机,相互啮合的一对初级传动齿轮副、机油泵传动齿轮副和常啮合式反冲起动是引起噪声的主要部位;对于无级变速发动机,由于传动比变化大,转速变化大,减速齿轮中驱动轴和从动齿轮副是引起噪声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3.
降低摩托车变速器噪声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速器是摩托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变速器噪声主要是齿轮啮合噪声,其次是轴、轴承和箱体等的影响。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增大齿轮副的重叠系数、优选变位系数、正确进行轮齿修形、增强轴的刚性、选用低噪声轴承和正确设计箱体等,都是降低变速器噪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摩托车噪声不仅使直接操纵它的驾驶员容易疲劳甚至难以忍受,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噪声公害。世界上噪声的处理至今仍是很困难的问题之一。因此,不仅要强化法规,还应采取相应对策积极降低噪声。一、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摩托车在行驶时,各个声源所发出的声音多为噪声。每个声源在全开加速行驶时发出的噪声最大,其原因是驱动力增加和化油器的节气门完全打开而增大了进气噪声,结果燃烧噪声也增大了。因此,若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骑乘者都知道,国外与合资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噪声比国产摩托车的噪声小.这个问题产生的直接重要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根据笔者在日常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学习研究的体会,归纳出来与国内摩托车的同行们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研究、探讨出一切实可行的办法,进一步地减小摩托车齿轮啮合的噪声,以提高国产摩托车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某些摩托车虽然噪声指标合格,但行驶过程中,在某一速度范围内,会出现发动机啸叫异响声。它对能量是一种额外的消耗,对作用的机械面也将产生损伤和破坏。通过试验研究找出影响发动机啸叫异响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初级传动齿轮的精度,渐开线齿形和齿顶修缘,公法线平衡长度偏差。  相似文献   

9.
10.
11.
多穿孔板的小孔直径与噪声频率紧密相关,小孔直径决定着噪声频谱中的主振频.从消声量公式看出,小孔数量增加、小孔总面积增大和小孔直径减小、穿孔板厚减薄等,肯定利于降噪.因此,对小孔直径、穿孔板厚度都有一定要求.对于摩托车高转速工况噪声不达标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内接管、插入管及多孔穿孔板小孔的尺寸来解决,以削减掉频谱中的主振频.  相似文献   

12.
噪声源识别是整车降噪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噪声试验不合格的摩托车,采用以声阵列技术为核心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找到主要噪声源,明确噪声超标的根本原因,为降噪工作的开展指出明确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汽车传动系齿轮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汽车传动系统中齿轮传动产生噪声的根源,根据振动噪声理论建立了数学分析模型,分析了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指出传动系齿轮噪声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反映,提出了从控制齿轮几何参数和保护制造,装配精度两方面来降低系统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摩托车机械噪声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摩托车的振动,由于摩托车上存在各种交变力、冲击力和摩擦力,这些力使摩托车各零部件产生振动和振动传递,因此摩托车的机械噪声不可避免。为降低摩托车机械振动噪声,主要应从设计、制造、装配和使用维护多方面采取措施,用系统综合的手段最终实现摩托车的减振降噪。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跃居摩托车生产大国前列,但国产摩托车发动机的噪声普遍比发达国家生产的发动机噪声大,其中齿形链传动的传动噪声偏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阻尼胶、防振隔热垫片及聚氨酯发泡等现代客车制造中隔热降噪技术及其原理,重点介绍硬质PU发泡技术的原理、作用、特性及常用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8.
王冰 《摩托车技术》2001,(12):12-13
降低油耗和提高功率一直是发动机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降低摩擦对减少能量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降低摩擦因数的表面处理技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在对某款摩托车发动机噪声源识别试验中,通过声强测量发现,曲轴箱体的表面辐射噪声是主要噪声源,但却不能确定该噪声源的成因。在综合应用了共振频率分析、分别运行法和频谱分析法等噪声源识别方法后,最终发现该噪声源来自发动机的正时链轮和链条的冲击噪声,并发现其位置与声强等高线指示的声源位置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