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1,(7):46-48
随着醉驾入刑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国家加大了对酒后驾车和醉驾的处罚力度,酒后代驾这一新兴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酒后代驾行业的势头之猛、市场需求之强烈已经超乎预计。"酒后代驾"是为有车的消费者在酒后不能开车的情况下,提供的一种有偿代理驾驶服务,但根据调查,这一新兴行业由于缺乏监管却处于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世界杯期间,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酒驾行动,严查酒驾、醉驾以及疲劳驾驶等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杯决赛前,先后开展三次全国性集中整治活动,共查处酒驾3万起,醉驾6700余起。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国因酒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6%和33.8%。针对酒驾这一长期困扰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期专题从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及处罚标准、产生酒驾现象的原因、醉酒驾车典型案例的分析、酒后驾车的六大不安全因素、酒后驾驶人管理对策、如何有效治理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国外如何处理酒驾等方面,阐述了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及危害,论述了治理酒后驾车的法律依据、方法和措施,以供广大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斌  陈永美 《驾驶园》2011,(11):79-79
今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东台市交巡民警先后查处酒后驾车153起,其中醉酒驾车37起,分别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酒后驾车人的一次侥幸、义气、激情、冒险酒后驾车行为,也可能让您顺利到达目的地,但更可能给您带来麻烦、伤害和悔恨,就此改变了您的生命轨迹,驶向另一个终点。  相似文献   

4.
本期话题治理酒后驾车有何法?从今年8月15日开始的为期两个月的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即将告一段落。据一家媒体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有82.81%的受访者选择"支持专项整治酒后驾驶行动"。其中,肯定整治效果的受访者占33.59%,他们认为"这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行动,威慑力量大,让人们警醒"。但是有44.68%的受访者称效果"不好说",他们认为"这就像是一阵风吹过,可能起点作用,但作用到底有多大,难说"。不管怎么说,这次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行动肯定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要想完全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短短的两个月是不够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树立起"酒后驾车可耻"、"酒后驾车害人害己"的观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公安部交管局日前下发《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列入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内容,即对不劝阻、不制止司机酒后驾驶的同车乘客设定罚款处罚。(据9月30日《重庆晚报》报道)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4,(3):64-65
<正>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本文中何某作为出租车驾驶员,由于醉驾且搭载乘客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罚款2000元。那么醉驾又是怎么处罚的呢?我国法律有哪些对醉酒驾车处罚的法律规定?案情介绍酒后醉酒驾车运营,倒车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38岁出租车驾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09,(9):76-76
酒后驾驶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最近的几起醉驾导致严重伤亡事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考虑将酒后驾车行为与各种考核“挂钩”,并呼吁银行将其计八个人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7.
近日,交管部门在北京市各餐饮场所广泛开展"禁止酒后驾车"的活动,以社会力量阻止禁止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以期减少并遏制酒后驾车导致的悲剧发生,营造首都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8.
酒后驾车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后驾车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介绍了酒后驾车的危害、新的国家法规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定义及处罚标准,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治理酒后驾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16,(5):48-50
有人喜欢开车,因为风光无限;有人喜欢喝酒,因为豪情万千。然而,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酒后驾车的时候,便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马路杀手"。据统计,每年全球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50%-60%与酒后驾车有关。在汽车社会,酒后驾车、酒醉驾车是对公共秩序和他人安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平安"驶"者所不能触碰的高压线。"醉驾入刑"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满五年,不仅对车主们的喝酒观念产生了影响,同时让人们的行为习惯逐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为检查醉驾,警察常常使用一种便携式的酒精呼吸检测仪,通过检测驾驶者呼出的气体判断驾驶者是否饮酒。这种方式比以往的“走直线”、闻气味先进了很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醉驾入刑"新规施行以来,全国因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醉驾""酒驾"处罚程度的加重,少数酒后驾车的驾驶人为躲避处罚拒绝下车接受检测,不配合交警检查,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交警采取了破窗执法的方式,此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争议,给交警执法带来了困境。本文分析产生破窗执法的原因、背景,并介绍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2.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86-87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自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13.
史原 《驾驶园》2003,(10):1
目前全国媒体正在为"酒后驾车保险"在辽宁沈阳的问世展开讨论,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如此关注酒后驾车问题,还是自本刊创刊14年来的首次.  相似文献   

14.
<正>一、酒驾和醉驾酒精测试酒驾酒精测试: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100毫升,但不足80毫克/100毫升的。醉驾酒精测试: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的。二、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后驾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  相似文献   

15.
高育红 《驾驶园》2009,(10):71-71
近来我国曝光多起酒后驾车导致的惨烈车祸。 在国外.酒后驾车也是严重问题.比如,英国因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中总死亡人数的17%.美国每年因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者约1.3万人。美国公路安全管理者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墨菲说.传统的罚款,暂扣和吊销驾驶执照的方式对管理酒后驾车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推广预防酒后驾车的新技术成为挽救人们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最近,酒后驾车导致惨烈车祸屡屡曝光而又频频发生,同样,国外酒后驾车也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据统计,英国酒后驾车导致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中总死亡人数的17%;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以来,郧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始终保持对酒后驾驶"零容忍",全警动员,全社会支持,持续保持常态高压整治。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酒后驾驶37起,醉驾入刑20人,因醉酒驾车被吊销驾照10本,其中终生禁驾2人。经查:10月30日,违法行为人张天财(男,30岁,安家乡田坑村人)在供电局路段饮酒后驾驶鄂C4E280号小型轿车,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世界上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马有明 《驾驶园》2011,(8):96-96
编辑同志: 酒后代驾市场虽说正呈现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势头,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背后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消费者对该行业的认识和信任程度也不高。专家认为,酒后代驾市场要想真正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法规的出台刻不容缓。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于酒后驾车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今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实施,这意味着醉驾正式入刑。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3,(1):88-89
一、概念界定酒后驾车(酒驾):指车辆驾驶人员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情况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酒驾车(醉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情况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险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是否造成后果,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