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 面对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如何应对,成为国人关注的问题,并引发了对民族汽车工业提法的议论。相当多的人认为:民族汽车工业提法已经过时,不符合国际化潮流,应以中国汽车工业提法代替。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从此汽车工业的民族属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产业,应该是我国的战略产业,支柱产业.盲目强调合资的重要性会使国产品牌沦为附庸.我国入世后,民族汽车工业近期宜强强联合,扬长避短,远期则应重点突破、创新提高;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应牢牢抓住新一轮汽车工业转换的契机,以实现从"开放依赖"到"开放自主"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民族汽车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加入WTO后国际汽车行业对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影响。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以研究如何应对这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探索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英 《重型汽车》2003,(3):32-33
当今,燃料电池汽车已经不再是大学和企业试验室中的概念,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研究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初级阶段,在日本以及世界汽车工业中正在成为竞争的焦点,并将最终决定谁是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的霸主。  相似文献   

5.
自主品牌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自主品牌与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认识和相互关系,分析了日、韩、巴西及我国台湾汽车工业发展自 主品牌与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与失败,得出了没有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就不能成就民族汽车工业,不能成为汽车强 国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自主开发、发展自主品牌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一个国家只要是在本土上生产的汽车就被称之为“民族汽车”的话,那么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注入资本设厂的汽车工业又算作哪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地集中化、企业集中化、经营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汽车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兼并、控股、收购、融资战略大重组,请问究竟谁又是谁的  相似文献   

7.
徐润 《专用汽车》2009,(11):5-5
在金融危机弥漫全球的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年产超过"1000万辆"的重要时刻,虽然这个时刻比预计的晚了一年,仍然毫无疑问地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概况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前进,现在年产值达1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00亿元),已成为日本主干工业——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础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一个内涵极丰富而复杂的产业,就企业规模来说,既有年销售额达1万亿日元的大型企业,又有规模及小的作坊式企业。据日本“工业统计表1987年快报”报导,目前日本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万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作为幼稚工业有五年左右的保护期.在这短暂的保护期内,如何使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成为广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加快重组步伐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国家则明确支持以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为核心重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汽车售后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的售后服务成为汽车企业差异化经营的低成本手段。而我国的汽车服务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应找到这些差距,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水平,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1.
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解放"中型卡车诞生,奏响中国汽车发展的第一乐章."解放"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的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解放"是一个备受中国人关注、承载着民族期望的品牌;"解放"是一汽乃至中国汽车工业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民族第一品牌,也是中国卡车制造类企业中最有价值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工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此,中国汽车工业进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近二三年,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的发展更是犹如井喷,火爆异常。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高达444万辆,在全球已经处于“坐四望三”的地位。然而,业内一些有志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担忧和思考,并一再呼吁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开发能力、民族品牌和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世纪论辩: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向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论辩不休,见智见仁,莫衷一是.70年代封车节油的论辩,80年代中期"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和"合资发展轿车工业是不是卖国主义"的论辩,1987年"如何发展轿车工业",以及90年代以来的"路与车"和"发展私人汽车"的论辩.  相似文献   

14.
《汽车实用技术》2003,(1):61-6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最近首先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讲话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我国政府出台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十五"期间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更加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将有力的拉动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当前世界汽车工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对我国汽车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受到更严格的考验.因此我们要面对新的形势,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水平.所以,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龚晓 《驾驶园》2014,(10):8-11
<正>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名气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的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  相似文献   

17.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7,(37):36-37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飞速发展,一跃迈入世界汽车市场三甲行列,中国汽车企业亦由几十家发展至目前上百家。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汽车品牌众多惟缺乏真正意义上民族品牌;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多淹没於汪洋合资大潮之中。然民族汽车品牌是强大汽车工业之灵魂,惟有民族汽车品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在北京车展上的表现,国内媒体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同时在报道中多次出现“民族汽车工业”、“民族汽车企业”、“民族汽车品牌”一类字眼。  相似文献   

19.
钱人一 《世界汽车》2002,(12):15-17
1中国需要民族的发动机知识产权 在一次学术活动中,一位德国某发动机研究开发公司驻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在被问及他对中国内燃机独立自主开发的前途有什么看法时表示,当今世界如果还提什么民族汽车工业的话那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句话也许反映了国内一部分人,甚至包括一部分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跨国公司用其资本,带着品牌以强劲势头大举进入我国汽车等众多竞争性行业。国内制造业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国际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民族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怎样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据《国际金融信息报》报道,中法合资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即将以赚了钱的法方同意撤资,以及持股占大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