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汽车智能技术已成为汽车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并且也正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与驾驶习惯。汽车智能技术包括主动安全技术、驾驶辅助技术和无人车技术。由于相关试验的调试次数频繁及风险系数较高,汽车智能技术在进入市场前,很难完全依赖于路上试验。得益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进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性好的汽车验证工具,驾驶模拟技术已经在汽车智能技术研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驾驶模拟技术在汽车智能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技术综述,对驾驶模拟技术及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都具有意义。伴随着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根据试验需求,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驾驶模拟器。为了更好地阐述驾驶模拟器的发展脉络,叙述了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驾驶模拟器的主要类型与技术特点,分别对驾驶模拟技术在汽车主动安全、半主动驾驶和无人车等技术的研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综述。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主要关注于ESC(电子稳定控制)、AFS(主动转向技术)、行人保护技术、驾驶员监控技术、避撞安全技术等。对于在驾驶辅助系统上的应用,主要对自动巡航技术与车道线保持技术上的应用做了技术综述。对于在无人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主要关注于无人车运动策略研究、无人车人机交互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料电池车氢系统碰撞试验的方法,从试验和理论的手段进行氢系统结构碰撞安全性研究.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汽车安全测试法规,确定了氢系统碰撞试验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氢系统碰撞安全性的方法.最后,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该系统的安全设计满足整车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介绍了该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规避控制进行了研究。依据汽车运动学理论对安全车距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括安全临界、锁定目标、危险临界和极限临界的汽车纵向安全车距模型以及横向安全车距模型;结合安全车距对危险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针对不同危险程度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规避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4,(11):116-121
<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汽车实车碰撞试验不仅是消费者了解汽车安全性的一个最准确途径,也是汽车厂家提升汽车安全性的主要依据。那么,实车碰撞是怎么出现、具体有哪些形式、未来将是怎样的呢,本文就带读者了解汽车实车碰撞试验背后的故事。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神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开创了世界工业的起点,而与之相伴的是车祸的出现。1896年,在英国  相似文献   

6.
福特安全车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特汽车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汽车安全性研究开发,以世界安全车制造商享誉车坛的沃尔沃汽车公司现在又归于福特旗下,更使福特在安全车的研究领域如虎添翼,汽车安全性研究成果迭出。福特通过旗下的沃尔沃、马自达、美洲虎、阿斯顿·马丁和陆虎以及设在美国和欧洲的福特安全试验室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以及安全防护系统等领域研究开发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本文介绍,让人们领略到福特  相似文献   

7.
从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汽车预防事故的主动安全性,只能避免5%的事故,因此提高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行人,减轻和避免伤亡的被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评价汽车被动安全性要进行各种动态试验,因为动态试验能不同程度地真实再现碰撞事故中汽车和乘员的状况。汽车碰撞试验分模拟碰撞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 模拟碰撞试验是评价汽车碰撞时乘员保护装置和有关安全件安全性能的一种有效试验手段,它是用一个比较坚固的试验滑车(台车)代替汽车,使其受到一个近似  相似文献   

8.
王志峰 《商用汽车》2014,(19):102-103
分析顶压试验不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侧围立柱变形过大,导致弯曲失稳;侧围与地板、驾驶室大梁之间缺乏有效的传力路径。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受到格外重视。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能研究显然要滞后一些。目前,各大商用车厂商开发的车型都以平头车为主,相比于长头车,其视野更好,但是平头车驾驶员与车辆最前端距离变短,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汽车前端的吸能缓冲区间很小,驾驶员将没有足够的生存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9.
汽车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车"、"路"三大方面。其中"人"、"车"两个方面是最主要的,也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本系列文章从"人"、"车"两个方面,以汽车车身结构和汽车安全构件的设计理念入手,分析乘员安全保护问题,此外还讲述了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应如何采用正确驾驶技术,才能让汽车安全系统发挥更好的功能,确保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汽车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车"、"路"三大方面。其中"人"、"车"两个方面是最主要的,也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本系列文章从"人"、"车"两个方面,以汽车车身结构和汽车安全构件的设计理念入手,分析乘员安全保护问题,此外还讲述了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应如何采用正确驾驶技术,才能让汽车安全系统发挥更好的功能,确保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汽车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车"、"路"三大方面。其中"人"、"车"两个方面是最主要的,也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本系列文章从"人"、"车"两个方面,以汽车车身结构和汽车安全构件的设计理念入手,分析乘员安全保护问题,此外还讲述了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应如何采用正确驾驶技术,才能让汽车安全系统发挥更好的功能,确保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保持汽车稳定行驶的重要特性,关系到车辆、驾乘人员以及行人的安全。文章以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作为主要研究课题,选取某车对其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试验,得出该车具有较好的操纵稳定性能的结论,希望文章研究可以为汽车的开发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渐渐成为我们生命里回忆的一个段落,故事里的一个章节。看着案头月历的最后一页,忽然间,感觉2008年离我们如此的近了。在这个年份交接的12月里,我们以笔为针以时间为线,开始缝补起汽车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里的大小事情。汽车安全:C-NCAP在做着汽车安全试验,2007年有近四十款车接受安全碰撞试验,目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安全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安全领域,有两个话题常常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个是日系车不禁撞,另一个就是小型车不安全。诸如日系车和德系车哪个更安全这样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场"口水仗",进而出现了德系车的"铁皮论"、日系车的"吸能论"等观点。对于汽车安全有一定认识的人,自然会明白这是一个"伪命题",汽车安全无关系别。那"小型车不安全"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呢?小型车身材小,还普遍便宜,于是在很多消费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是当今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之一。文中以汽车安全车距模型为基础,应用VB软件开发了高速公路追尾可视化仿真系统;根据高速公路两车的运行状态、路面情况、天气情况等影响汽车追尾的因素,系统模拟两车在高速公路上跟车行驶和可能发生追尾的各种情况,然后进行仿真实验,对高速公路临界安全车距和追尾概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现代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研制了系统相关硬件及安全报警软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车试验对车头时距报警算法和驾驶员预估报警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赵航  蒋涛 《世界汽车》1995,(6):33-37
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京城 这方面,美国、欧洲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起步较早。60年初,就着手碰撞试验研究,经过30年的工作,建立了碰撞试验法规体系、日本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之一,实车碰撞展开滞后美国,欧洲10上左右,在研究美国、欧洲标准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实车碰撞法规和试验方法,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40年的,已具有一定规模。预计到2000年,国内的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燃油箱和动力电池、电机、高压电路等关键零部件进行相关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时,不仅需要考虑传统燃油车的碰撞安全标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相关的碰撞标准要求和电安全设计防护。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法规,结合上汽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布置方案,针对其特殊结构重点研究其追尾碰撞和侧面柱碰撞工况,在考虑传统汽车结构和乘员安全的基础上,对动力电池、高压电系统等电安全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碰撞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是任何汽车产品逃不掉的话题,没有安全,任何极致的性能都无从谈起,任何华丽的外观也会显得黯淡无光。以NCAP(新车评价规程)体系为代表,各国在汽车安全领域逐渐摸索出一条自下而上赋能汽车安全的路径。通过"刺激"的实车碰撞和权威的数据测试,NCAP用一个个事实将民众带出以"整车重量""钢板厚度"论安全的误区,并且以碰撞试验为基础,延伸出的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概念也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汽车安全的多元性,成功唤起了消费市场对汽车安全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