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产销量大的低配车型顶盖合拼的工艺优化,对前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的上件工艺方案及其定位夹具优化,开发新一代中横梁、后横梁的定位夹具,将中横梁、前横梁等零件的定位方法模块化,形成一种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指出河北客车厂过去采用的HB6701W卧铺客车多圆弧连接顶盖横梁在设计及制造中存在的问题;从力学角度出发,本着延长车身使用寿命,又能提高性能的原则,对该车的顶盖横梁给予准确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研究不同曲率半径顶盖及横梁高度对汽车顶盖屈曲失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顶盖失稳载荷与曲率半径成指数反比例关系;顶盖失稳载荷与横梁高度呈线性正比例关系。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汽车顶盖失稳载荷与曲率半径、横梁高度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为校核、计算汽车顶盖失稳载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勤 《上海汽车》1995,(6):16-17
应用CAD手段,进行SH6606轻型客车车身顶盖设计,本文概要介绍顶盖设计的结构特点,采用顶盖横梁与侧围立柱,地板横梁完整地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保证车身整体受力均匀,采用锡铋模制样件拼装夹具,使顶盖骨架与蒙皮相配合,保证顶盖总成的整体刚性,此外还介绍了顶盖密封和装配工艺性改进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汽车车身结构的轻量化,针对国内某轿车车身顶盖横梁,设计了镁合金冲压件替代原来的钢结构横梁,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钢结构横梁和镁合金横梁的模态、刚度、强度及顶压等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是可行的,能达到原钢件同等的刚度、强度,而且与原钢件相比减重约40%.  相似文献   

6.
指出贵州客车厂过去采用的两种顶盖横梁弯制工艺所存在的问题;从力学角度出发,介绍一种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提高工效,延长车身使用寿命及降低成本的顶盖横梁弯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有的顶盖UG模型,对顶盖相关的CAE分析做了探讨.模拟瞬态激励条件下,零件节点单元应力随时间变化趋势,评估设计零件的动态响应性能.为后续车身设计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已有的顶盖UG模型,对顶盖相关的CAE分析做了探讨。模拟瞬态激励条件下,零件节点单元应力随时间变化趋势,评估设计零件的动态响应性能。为后续车身设计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天窗的种类、结构及相关参数,重点论述了天窗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布置方法,并对天窗与顶盖的配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针对顶盖天窗开口翻边和天窗加强框配合断面形式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天窗与顶盖的匹配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等优势,是绝佳的轻量化材料,但汽车常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大规模应用会面临不易回收的难题。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易回收的优势,但其如何提升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的界面结合力及零件成型效率是行业难题。本文以热塑性碳纤维/尼龙6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商品化碳纤维/尼龙6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创新设计一种新型的可溶性共聚酰胺上浆剂,将碳纤维/尼龙6的界面强度提升74.2%,显著提升了碳纤维/尼龙6的综合性能。同时,优化预浸料制备和连续模压成型的工艺参数,将碳纤维顶盖横梁的模压生产效率提升至3.4 min/件,满足汽车行业大批量产节拍要求。同时,碳纤维/尼龙6顶盖横梁具有极高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与钢制件相比轻量率达68.8%。综上,本文为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易回收)在汽车上的批量化应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斯太尔汽车车架横梁是陕汽厂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技术中一个重要零件。其形状复杂,变形程度大,采用热压成形。本文介绍了车架横梁的生产工艺、热压模设计,调试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车身主拼是指将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分总成拼合后,焊接成一个精确、稳定车身结构的工艺。高柔性白车身主拼技术主要研究提高生产线柔性,解决白车身主拼工位车型混流能力低的问题,是汽车焊装核心技术,对汽车焊装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一种高柔性白车身主拼系统,放弃地板、侧围、顶盖横梁定位夹具自身混流方式,改为车型专属定位夹具,结合AGV物流转运和线外立体库自动存取技术,消除主拼柔性能力对白车身产品一致性和工艺面积的强要求,最终实现高柔性生产需求。该技术适合应用于高端汽车品牌,满足车型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自卸车专用车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主副一体自卸专用车架的设计过程,着重介绍了该车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论述了车架结构形式的确定、纵梁的设计校核、横梁的布置及结构设计、横梁与纵梁连接形式及自卸结构的布局设计,对自卸车专用车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凡  陶钧 《专用汽车》2023,(9):62-65
越野车仪表板设计中,需要满足模态、头碰减速度、重量限制三个要求。优化过程中加强CCB的主横梁和支架可以提高整体模态,而往往加强了主横梁和支架后会导致头碰减速度过高,整体重量也会超过设计限制值。利用使用多学科优化,可以更合理地设置零件厚度,优化零件形状,从而实现多种性能协同优化,达到设计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某汽车顶盖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摩擦因数、模具间隙、材料参数等因素对该零件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汽车顶盖的成型影响最大: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该零件变形均匀性影响最大,改善凸模与板料之间的润滑条件可以显著提高顶盖的变形均匀性:应变硬化指数n对该零件成型的安全裕...  相似文献   

17.
顶盖装饰条可覆盖车顶以及侧围之间的焊接槽,起到美化与装饰外观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顶盖装饰条的结构形式、端头设计以及设计验证等三方面对顶盖装饰条的设计与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轿车车身主断面的设计流程,给出了典型的轿车车身主断面位置图。从断面基准定义、零件焊接面之间圆角半径确定、门洞法兰面相关参数确定、包边结构相关参数确定等方面,介绍了轿车车身主断面所表达的内容;并例举了前门、侧围上部、顶盖关系主断面,以及前门、后门、中支柱、后门铰链关系主断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田军 《客车技术与研究》1997,19(4):218-219,217
针对客车顶盖发响问题,运用振动理论作深入定性分析;论述顶盖骨架的设计,并对解决其发响而采用的顶盖中蒙皮张拉工艺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自卸汽车车架设计过程,车架的分类与特点及加工工艺等。论述的内容包括:车架结构形式的确定,纵梁的设计,横梁的布置及设计,横梁与纵梁连接形式,并运用材料力学计算弯曲强度,中心支座反作用力,纵梁的剪力和弯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