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里有一辆2004年款的奇瑞风云轿车,行驶里程5万公里。也许是国产车的通病,买车以来,大病不多,小病不断。到今年夏天空调不制冷了。出风口有时候吹冷风,有时候就吹自然风,害得家里的人都不敢坐这个车。  相似文献   

2.
方伟强 《汽车杂志》2003,(6):177-179
其实,目前进口车及许多中高档国产车(如广本、奥迪、大众车系),它们采用的原厂主机技术水平很高,音质不错,质量亦觉相当稳定,只不过大家在买车时,音响是附送的,换了不觉得心疼。假如车商在卖车时,把音响的价格分开列明,估计没有什么人会愿意随随便便换主机了。记住,“市面上有许多音源,并不比原车配置的优越,尽管它们看起来很漂亮!”  相似文献   

3.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的国产车有了质的飞越,而国产车的大户嘉陵集团更是始终走在创造卓越品质的前沿,其生产的第七代125ml发动机的质量完全达到了与国际名牌125ml发动机比肩的水平,更令人振奋的是嘉陵600YOOYO多用途车的横空出世,它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大排量摩托车技术的垄断,标志着国产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我现在的嘉陵150坐骑采用的是嘉陵第六代发动机,它的动力令我心服口服。为了节油和爱惜车,我平时的最高车速都控制在65公里,而同城的一车友骑着同样一辆车在省道上常跑120公里的时速,车不发飘还可随意超越桑塔纳,骑得十分畅快。  相似文献   

4.
佳俊 《世界汽车》2009,(2):124-127
懂车的人对车有种特殊感觉,他们希望从转向盘、油门踏板以及座椅当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他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座驾看起来相貌平平。于是,他们选择了一辆最喜爱的车送进改装厂。  相似文献   

5.
《汽车知识》2009,(10):72-73
各位编辑你们好! 我订阅《汽车知识》已经几年了,在汽车类杂志中,你们的杂志办得比较好,只是对国产车的介绍占的篇幅比较少,希望咱们的国产车能占有较多的空间。我记得曾有位爱国人士也提出过这个问题,你们说国产车要求你们做测评的不多,我就奇怪了:国产车起步晚,外形喜欢模仿国外车,内饰喜欢糊弄自己人,拟造的车再不让消费者了解,你怎么去占有市场?是对自己造的汽车没有信心?还是怕在测评中给你们提出缺点?  相似文献   

6.
和世上万物一样,摩托车也不能永恒,它的最终下场便是一堆废铁,但有的车很快就能成为一堆废铁,有的车到了报废期却仍是一切正常,这就在于如何去使用它。在和车友的交流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的车不满意,但后来我了解到说自己车不好的很多都是刚接触摩托车或对车不太了解的生手,车的损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质量。在国产车的使用者中,许多人在车出现毛病后要么破口大骂厂家,要么恶狠狠地诅咒商家,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实上,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内大型摩企已在产品质量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生产出了很多比较耐用的车。  相似文献   

7.
时下流行一车多用,而新概念“Crossover跨界”的推出把一车多用更为细化,同样这类车型也更符合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功能化的需求。道奇酷威的上市更是把跨界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多种功能的完美结合再加上国产车的价格,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不少车主会为自己的爱车增添一辆缩小版的车模,再配上一副一模一样的车牌,放置在家里显眼的位置,顿时可以增添一份别样的情趣。我也不例外,在我当时购车后没多久,我也为我的思域买了一辆同款同色的1:18车模,作为本期川西行的主角,必须把它拿出来再秀一下!比起车模界诸如AutoArt、CMC、Exoto、BBR等奢侈品牌,国产车模尽管做工和综合品相上和它们存在不少差距,但是细节和真车同款的优势已经被厂家和广大车主视为了眼中的宝贝,所以如今很多的车模玩家都是从国产车逐步玩  相似文献   

9.
本人是车迷,同时也是一个爱国者,曾经对于大街小巷跑者的车中没有几辆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车!无比郁闷。曾几何时,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夜间看到了很多国产车系,在川流不息的公路上驰骋。我心中时常发出了感叹。对于那些好车作为工薪阶层的我们来说  相似文献   

10.
嘟嘟 《摩托车》2014,(1):54-55
<正>国内车迷在摩旅用车的选择上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除了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车迷可以购买功能和性能俱佳的进口车之外,大多数车迷都使用并不适合摩旅的普通民用车跑长途,这些承载能力和通过性能极其一般的车型,为车手的旅途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赛科龙·RX3显然是宗申"吃"透市场之后的一记重拳,所针对的正是车迷群体中越来越庞大的摩旅爱好者。在国产车阵营中,赛科龙RX3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不论车型定位还是技术手段,设计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车  相似文献   

11.
《汽车知识》2008,(10):84-85
说实话,我买雷克萨斯RX400h这款车,非常偶然。本来是想去看RX350的,但听说这款车的油耗更低,而且非常安静,尤其是看到它那像电教片式的动力传递显示,感觉很新潮很时尚,我又是做科技产品的,对新技术非常感兴趣,就头脑一热,开回了家,虽然要多花几万元钱,但拥有一辆非常特别又绝对先进的车,心里感觉还是很美。  相似文献   

12.
赵楠 《汽车知识》2009,(2):40-45
我从来就对另类和别出心裁的车充满浓厚的兴趣,就算打破了传统的审美界限或者难以给它找到一个准确市场定义都不要紧,这些车总会让我眼前一亮,难以拒绝。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就很喜欢摩托车,尽管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当久居小镇的我在1993年第一次见到×××名车时就被她那优雅的造型吸引了,但当我知道它是本田CB125T的翻版时,我感到很难过,我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号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造不出一辆完全属于自己的摩托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接触到了更多被中国车迷奉为经典的国产车,仔细想想,这些车真的是  相似文献   

14.
印象中的日本车方向盘轻,高速飘,坐起来舒服。不过在《汽车与运动》一年多的车辆测试中,这个旧观念已经不止一次被打破。而当我开上2000年就已上市的第九代花冠之后,我发现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日本车。  相似文献   

15.
家里有一辆2004年款的奇瑞风云轿车,行驶里程5万公里。也许是国产车的通病,买车以来,大病不多,小病不断。到今年夏天空调不制冷了。出风口有时候吹冷风,有时候就吹自然风,害得家里的人都不敢坐这个车。这车也更换过制冷剂,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办法,我只有开着车上了维修站。维修师傅打开空调 A/C 开关和鼓风机开关,先检查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发现电磁离合器能够吸合。几分钟后,用手触摸空调低压管,感觉很凉,而且管道上还附有冷凝水珠,说明这个时候空调系统制冷功能正常,空调管路中加注的制冷剂没有问题。将手靠近仪表板上的出风口,感觉吹出来的风很凉,用数字测温计测  相似文献   

16.
老张退休前是个公交车驾驶员,开了38年的车,大车、小车、进口车、国产车,什么车没玩过?几十年与车为伍,摸爬滚打,闭着眼就知道哪个螺丝该拧在哪个地方。天长日久,他不看车子光听声音就知道故障所在。凭这资格,他有时候看队长也不用正眼,队长也让他几分。开始大家喊  相似文献   

17.
比尔 《当代汽车》2006,(9):52-55
凯越虽然挂着别克三盾的标徽,但很多人认为它还是一辆韩国车。其实凯越是通用在原韩国大宇旅行家车系的基础上,整合其全球资源,以“世界车”为目标而打造出的新车,因此它被通用注入了更多的欧美元素。韩国车在音响效果上一直表现平平,而对于挂着别克标徽的凯越,在音响系统上是否也脱离了韩国车的影子,有了新的突破?这需要我们用耳朵去验证。本期就为读者朋友们献上对凯越车音响的点评以及升级改装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岿 《摩托车》2013,(1):93
2012年3月份,出于对滑胎车的无限幻想与对于二手进口车的牌照顾虑,我在大家的质疑声中购入了这台由山东亚翔生产的LD450。当时的北京还是冬天,冷车状态下新车非常难以启动,提车当天"连踹带打"搞了2个多小时才把车打着骑回家,到家以后把车放在了车库一晚上过去车又发动不着了……就在这样犹如噩梦一般的揣车之中我和爱车完成了"第一次亲密接触"。LD有两种启动方式,电启动和脚启动。开  相似文献   

19.
曹斌 《摩托车》2003,(12):9-9
喜爱摩托车的人心中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特别是现在各种新技术,新车型的出现,让我们有了许多选择的余地,但当我们看过,听过更多以后,反而无法抉择,都希望有一辆完美的车出现。如果你对国产车没有偏见的话,它也可以说称得上完美了,这就是宗申集团旗下的高端品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正是 M6火红的时候,我东选西挑,提了辆 M6 CA7230AT。这个车的好,就不多说了,驾驶性能之强在国产车里真不多见。这次说说在行驶到2.8万公里时出的一个问题:不知从哪天起,车子在怠速状态下,就能听到发动机后部有"嗒嗒"的响声,加速时响声更加明显。对这种状态自然不敢懈怠,马上开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