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奇 《中国海事》2009,(7):32-35
IMO已经决定2009年5月在香港外交大会上通过《国际安全与环保拆船公约》,这将会对世界拆船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拆船公约及其特点,紧接着介绍了我国拆船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拆船公约给拆船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对拆船公约实施后促进拆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上消防》2007,(2):44-44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办、中国海事局承办的国际海事组织地区拆船研讨会于2007年2月5日在珠海召开,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耳其、中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共40人参加。会议旨在综合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巴赛尔公约秘书处等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规范拆船业发展的条款基础上,讨论修改国际海事组织起草的《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据悉,该公约(草案)》经广泛讨论修改后.有望在2008年至2009年间正式出台。据了解,《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内容广泛而细致,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的全过程。届时,国际上将更加规范拆船安全和环保的管理,禁止某些有害材料在船上安装和使用,增加船方在拆船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明确拆船厂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标准.强化船旗国主管机关对船舶及拆船国主管机关对拆船厂的监管要求等.这将对缔约国的船运业、拆船业和修造船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位居世界年拆船量前三名。目前全国30余家拆船厂高度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一带.拆解能力占全国的90%。  相似文献   

3.
潘晓峰 《水运管理》2009,31(6):27-30
阐述《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以下简称《拆船公约》)对我国拆船业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认为该公约的出台既为我国船舶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契机,也对主管部门提出新的要求,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跟踪《拆船公约》制定进程;提高认识,促进拆船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拆船公约》国内化进程;加强验船师和安检员等专业队伍与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加强技术合作,设立拆船基金。  相似文献   

4.
刘征宇 《海运情报》2006,(2):19-20,25
鉴于可观的运费收入,高位的拆船价格对船东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夏季的拆船市场一般都比较冷清,但在2005年,虽然夏季早已过去,拆船市场仍旧处于历史的最低谷。在全球最大的拆船市场——亚洲(占全球拆船市场的85%),一场船东和拆船者之间的拉锯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船东们坚持着几个月前的高价位,拆船者们则毫不示弱,拒绝船东的高价。虽然这对拆船者不利,但他们相信,随着新船的不断下水,到时运力过剩,运价下跌,船东们就得乖乖就范。  相似文献   

5.
“世界拆船看亚洲,亚洲拆船看中国,中国拆船看新会”。新会,著名侨乡江门市属下的一个区,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南临南海,毗邻港澳,通江达海,坐拥“黄金水道”银洲湖,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具有发展拆船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欧委会出台了有关船舶拆解的欧盟战略。该战略是为了确保与欧盟有密切联系的船舶只能在安全和环保的船厂进行拆解。IMO正在制定安全拆船公约,该公约将于2015年以后生效。但在拆船公约生效前,欧盟战略也提出了众多尽快改善拆船条件的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拆船业自愿实施“绿色”拆船,在拆船前尽可能按照公约进行准备工作、发布相关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王娟 《造船技术》1994,(2):42-45
种种迹象表明,90年代后半期世界拆船业将再度出现高潮.目前我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拆船中心,但要迎接拆船高潮的到未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拆船国都在寻找途径,做好准备,努力使自己成为第四次拆船高潮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代表团在印度与主要拆船商和主管航运的政府官员会晤,探讨拆船公约指南草案合作事宜。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从事;中滩拆船的国家.IMO认为,确保印度支持拆船公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吕安勤  徐玲玲 《世界海运》2009,32(11):60-61,65
一、引言 船舶拆解是船舶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通过将为拆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履约对策,对促进我国拆船业的安全、环保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绿色和平组织为了鼓励英国拆船业继续发展,日前在伦敦建议欧盟制定法例,禁止欧盟船东把废船卖给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把该些船只留在欧盟地区内进行拆船工作,提出了“在家拆船”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拆船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航运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船东在此期间大量出售旧船只,因此导致拆船行业业务量大增,拆船行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遇到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本文总结了我国最近半年多来拆船的现状,论述了有利的拆船机遇也伴随着危机与问题,并从政策、法律法规和海事监管等方面提出拆船多元化、"绿色拆船"、安全拆船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航运市场和拆船市场永远是此消彼长,就在世界航运业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之际.拆船业却迎来了难得的商机。随着国际社会日益对安全、:环保等的关注.这给倡导绿色拆船的中国拆船业带来了规范发展的契机。对此.中国拆船业界正在加紧行动。拆船业在中国,我国拆船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丁力 《海运情报》2004,(3):26-26
亚洲是世界的拆船中心、中国是主要的拆船国家,拆船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下面简价我国的四家拆船厂。  相似文献   

14.
嘉鹏  廖虹 《中国船检》2014,(6):51-54
《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拆船公约》("香港公约")获得通过已近5年时间,但对于绿色拆船资金保障机制的构建,依然停留在研究层面,国内外均尚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2005年,荷兰专家Ecorys提出在IMO、ILO和联合国环保署(巴塞尔公约)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成立拆船基金,并从拆船基金的获取渠道、船舶拆解操作规范、如何向具备环保拆解能力的拆船企业发放基金补贴、为绿色拆船相关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等角度对绿色拆船基金的构建进行了分析。2009年,比利时专家Milleu&Cowi对欧盟拆船基金的设立进行了相关研究,建议向船东提供拆船资金补贴,并对拆船基金获取渠道、管理机制和基金发放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燕 《中国船检》2008,(3):35-35
印度最高法院要求联邦政府为国家拆船工业协会提供一个更宽松的拆船指南。印度政府于去年9月出台了强制安全证书.但国家拆船协会认为这项要求过于严格。由于缺少安全证书.Gujarat海事当局不予签发拆船许可令,导致53条停放于Alang拆船厂的船舶都在等待政府制定允许其拆解的法规。  相似文献   

16.
冯健美 《世界海运》2010,33(2):31-33
分析中国发展绿色拆船业的背景和发展绿色拆船业的有利条件,通过采用新技术、引进管理软件、提高对拆船行业规律的认识、落实《绿色拆船通用规范》等措施,实现绿色拆船。  相似文献   

17.
运输市场的持续低迷将增加拆船量,今年最初几个星期的拆船交易显得很活跃,预计今年最多将有120,000teu运力被送往拆船厂,而去年总共只有60艘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8.
对集装箱运力进行管理能否抵消贸易增长下滑风险依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由于绝大部分货运市场的低迷,新造船订单比起过去几年更难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船厂开始另寻出路的做法也就并不奇怪了,譬如修船和拆船。尤其是在拆船市场未来几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船厂码头拆船的做法有其优势——这种做法不会像印度次大陆采用的冲滩拆船法那样引起相同的争议。因此,中国拆船量近年来大幅增长,而近期印度发生的事件也可能会为未来的中国拆船业打开一扇门。  相似文献   

19.
对集装箱运力进行管理能否抵消贸易增长下滑风险依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由于绝大部分货运市场的低迷,新造船订单比起过去几年更难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船厂开始另寻出路的做法也就并不奇怪了,譬如修船和拆船。尤其是在拆船市场未来几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船厂码头拆船的做法有其优势——这种做法不会像印度次大陆采用的冲滩拆船法那样引起相同的争议。因此,中国拆船量近年来大幅增长,而近期印度发生的事件也可能会为未来的中国拆船业打开一扇门。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07,24(3):I0012-I0012
经过中国拆船协会不懈努力,有关报废船舶回收拆解处理的内容被正式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该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后将成为拆船行业的“基本法”,拆船行业将因此结束拆船准入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