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5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皮肤色素痣(21例)和恶性黑色素瘤(34例)的AgNOR数目及其直径,结果显示色素痣AgNOR数目明显低于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高于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组恶性黑色素瘤AgNOR最大直径均大于色素瘤。AgNOR最小直径比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小,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次之,色素痣则较大。两组恶性黑色素瘤的AgNOR变化幅度均大于色素痣。提示AgNOR可作为痣和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离体大鼠子宫活动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子宫肌条在1 g的前负荷下温育,加入熊果酸1.0×10-8、2.0×10-8、3.0×10-8、4.0×10-8g/L,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自身对照,记录30 min;分别使用不同的受体拮抗剂5 min后,再加入熊果酸3.0×10-8g/L。用Biolap 410生物机能仪记录熊果酸对离体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熊果酸可增强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熊果酸剂量与子宫肌兴奋作用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并使用受体阻断剂苯海拉明(2×10-6mol/L)、酚妥拉明(2×10-6mol/L)、异博定(2×10-7mol/L)及消炎痛(2×10-5mol/L)观察其改变。该增强作用可被消炎痛阻断,而异博定、酚妥拉明、苯海拉明未能阻断熊果酸的作用。结论熊果酸增强作用与前列腺素酶的合成与释放有关,不通过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受体以及H1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区LVD(P-L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及P=0.033),且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肿瘤中心区LVD(I-LVD)则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均无关。结论 P-LVD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检测LYVE-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为进一步临床制定抗淋巴管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6例,子宫体良性病变组46例,正常组50例的子宫内膜、晨尿、血清的CEA含量。结果示子宫体恶性肿瘤组3种标本的CEA含量均值高于2对照组,而子宫体良性病变组与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标本CEA升高的阳性率于良恶性病变组间无差异。子宫内膜CEA含量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子宫内膜CEA含量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有关。同时测定3种标本CEA值有助于区别子宫体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诱发肌电测定方法,测定了80只(160侧)健康家兔面神经颊支运功传导速度。在不同实验室温度下,观察了家兔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实验室温度的改变与运动传导速度的变化呈线性比例关系。实验室温度每变化1℃,运动传导速度平均变化为每1℃0.75~0.76米/秒。据此变化值(亦称温度校正系数值),可将不同温度下测定的运动传导速度值校正为同一温度水平的正常值。排除了实验室温度对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提高了实验资料对比的精确性。同时,期望能为类似动物实验提供校正温度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用昆明山海棠乙醇提取物TH590和TH595对小鼠灌胃,以观察TH590和TH595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测定及迟发超敏反应提示,上述两种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选用昆明山海棠乙醇提取物TH590和TH595对小鼠灌胃,以观察TH590和TH595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测定及迟发超敏反应提示,上述两种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大鼠间脑A11区及其邻近结构对同侧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C-反应的影响。发现电刺激A11区对大多数WDR神经元的C-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电刺激A11邻近结构对大多数WDR神经元的C-反应基本没有影响。本文在国内首次证实,电刺激间脑A11区对背角WDR神经元的伤害性C-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大鼠间脑A11区及其邻近结构对同侧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C-反应的影响。发现电刺激A11区对大多数WDR神经元的C-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电刺激A11邻近结构对大多数WDR神经元的C-反应基本没有影响。本文在国内首次证实,电刺激间脑A11区对背角WDR神经元的伤害性C-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亲合组化法和ABC免疫组化法对93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ras P~(21)蛋白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研究。经果表明:ER、PR阳性率分别为64.52%和60.22%,经随访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2.69%,多出现在分化差的Ⅱ、Ⅲ级具有浸润性的乳腺癌组织中,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强,与ER水平呈负相关,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阴性组高于阳性组(P<0.05)。认为P~(21)蛋白表达的强弱同ER、PR一样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细胞培养, ̄3H-TdR同位素示踪及MTT显色技术观察了氯化镓(GalliumChloride,GC)对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_(80-3)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DNA合成的影响,并以铁为实验因子探讨镓抑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稼能使MGc_(80-3)人胃癌细胞 ̄3HTdR掺入显著减少,抑制癌细胞DNA合成。镓不仅使癌细胞生长抑制,还可使癌细胞死亡。这种抑制作用可被Fe ̄(+3)的加入而减弱。提示:GC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与癌细胞铁利用障碍致DNA合成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碳酸酐酶活性比色测定法,对80只小鼠进行了紫苏梗和孕酮对其子宫内膜酶活性效应的测定,结果发现紫苏梗和孕酮具有相同的作用,都能激发动物子宫内膜酶活性增长,而且随所给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所给孕酮剂量由0.1ml/d增至9ml/d时,子宫酶活性单位(EU/g)由22.9上升至74.7。同样,当所给紫苏梗剂量由0.05ml/d增到0.3ml/d时,子宫酶活性单位(EU/g)由22.1增至55.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大、小白鼠注射~(75)Se-亚硒酸钠,研究了硒的药物动力学变化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在大、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不同给药途径无明显影响;硒经胃吸收良好,体内分布以肝肾最高,其次为血液、肺、脾、胃肠、心脏等。机体摄入多量以至中毒量硒以后,各组织通过延缓吸收、增加排泄来缓解硒浓度,过量未排泄的硒则进入血细胞内储存。给低硒动物硒制剂后,各组织通过加快吸收,延缓排泄而有效地保留硒。本实验阐明了硒的代谢动力学规律,为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