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是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普遍关心的话题。可是,采购商究竟如何挑选供应商,对供应商有些什么具体的要求,整个配套合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大部分的零部件企业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以PSA(标致雪铁龙)为例,了解一下跨国公司挑选中国供应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梓函 《时代汽车》2009,(6):118-118
最近,国内某知名商业银行和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分别发布了对中国零部件企业资金现状的调查报告,两份报告都对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现金流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汽车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中都是高端、高附加值汽车零部件,有些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开发成功但未商业化,有些汽车零部件尚未研发。在这三年内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投产关键的三年。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趋势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影响,国内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国产化率上升的背后,是零部件供应商大多由外方控制,并且有部分由国外采购国内组装的现状。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国内零部件百强中超过60%正在由外资零配件企业控制,零部件采购的利润流失依然严重,在合资企业国产化率上升的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却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6.
首先,今天来到这里的有些是大企业,有些是小企业。他们怎么发展,现在怎么管理,是什么模式,我想分析一下发展的形势,就是整车和零部件分离的模式,前面讲过的德尔福是世界上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她的前身是美国通用汽车的零部件集团,1988年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1999年德尔福公司在纽约上市.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自此通用公司和德尔福公司变成了独立的整车和供应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随着汽车市场走向低谷,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整车厂降价的双重夹击下,国内零部件企业正显得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8.
凭借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和国内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近年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然而,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面临从未有过的生存忧虑。首先,从整车价格降低传递来的价格压力及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和员工成本的上涨,企业的盈利能力正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5,(3):11-13
一边是国外零部件企业加快在中国布局,一边是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整车厂的挤压,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在夹缝中生存,显得异常艰难。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遭受多面夹击,虽然眼前是市场美景,可却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10.
汽车产品的国产化以至于更基本、更重要的自主开发汽车整车的能力和速度仍是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现在国内有些人尽管一再强调整车工业的重要性,却忘记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这个基础,以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水平一直上不去。因此,今天我们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零部件国产化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汽车工业产销两旺的形势下,广大零部件企业在扩建厂房、增加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更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期望通过出口来开辟新的商场。在全球采购趋势下,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成了“香饽饽”。然而,“美味”的出品定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依然需要一份努力才能获得。那么,中国零部件企业如何才能开拓海外市场,出口途径究竟有哪些?  相似文献   

12.
刘勇 《驾驶园》2012,(10):44-45
在谈到“点单制”的由来时,杨永长表示,最开始,有些公交企业购进车辆后,一些零部件很快出现问题,无奈之下他们便要求生产企业更换配套产品,这种制度延续下来形成了“点单制”。“由于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进步快慢不同,在给整车配套时产生了质量及价格差异,公交企业越来越趋向于选购品质更高的、价格更低的产品,所以说‘点单制’的产生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针对国外零部件市场重组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也纷纷进行战略整合,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另外,2003年以来,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部件企业,也一直面临着主机厂商的战略重组和大部分整车厂家把整车降价成本的压力转移到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当中的双重压力。那么此时,处在夹击之下零部件企业是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呢?为此,记者在本刊特约通讯员王永明的陪同下走访了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鹤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专用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状态不容忽视。在我国,专用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行业内存在着企业实力普遍不强、零部件品种较少、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专用车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即使在2009年国内汽车整体形势转好的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产品技术亟待升级、资金周转不灵、海外市场萎靡不振以及外资、合资企业在华步步紧逼等,这些都考验着我国的专用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从而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在全国5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资企业。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法国雪铁龙等公司来华投资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当地化程度,还带动了本国的协作企业到我国投资。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程》2005,27(4):F0003-F0003
为了推动我国的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5年12月6—9日在上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首届“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展会的主题为“交流、合作、竞争、发展,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且使汽车零部件企业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配套工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特点 1)零部件业始终是外商投资热点 2004年新签约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有21家,投资额14.19亿美元,无论是从合资数量还是从投资额看,零部件业是外商投资的热点。2005年零部件合资企业共计38家,零部件合资项目7家,合资规模较以往大,这从投资额、合资生产产品及合资双方企业规模可见一斑。2006年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有13家,虽说数量没有以往多,但相对整车等领域,零部件的合资风头还是强劲的。  相似文献   

1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4,(12):14-15
去年与02年相比,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的进出口逆差激增了230.4%,全球采购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不尝失,究其原因是新车组装大量增加,而国内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缺失。  相似文献   

19.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4,(35):23-23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市场经济的磨炼,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建立了1000余家三资企业(其中不乏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组建的企业)和更多数量的民营企业,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乘用车和商用车配套和售后服务体系。除了部分高新尖端技术产品之外,国产件基本都能满足供应。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不断诞生、壮大.特别是生机勃勃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短短的10年左右时间内.其产能、质量、品牌都有质和量的飞跃,其中的佼佼者不但在国内市场相当活跃,以相当好的性价比占有一定比例的国内市场,而且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采购的热潮下.如何成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跨国公司对供应商有些什么具体要求,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一般跨国公司都有一整套的供应商评估标准,尽管不同的公司对供应商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来说不外乎质量、技术、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介绍沃尔沃公司选择供应商的评估指标,供广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