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永兵 《商用汽车》2012,(16):80-81
由于具备强大的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之间的交互功能,车联网逐步得到了汽车、通信等相关企业的格外关注,不少国内汽车企业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车联网平台,并投入使用。不过,未来国内车联网领域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解决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行业标准、系统兼容,以及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郝斌  王馨 《汽车与配件》2022,(24):28-29
<正>笔者简要分析了TSP平台在车联网生态圈中的地位,以及车联网生态圈及其参与者主要服务模式,并对TSP平台的发展及前瞻性进行了展望和研究。车联网生态圈是在传统车联网产业链基础上衍生,以“人”、“车”、“路”为核心,通过车与人之间、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的连接,即是人车路的连接,为车主提供车辆状态监控服务、车载娱乐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正>曼恩的车联网跟国内商用车企推出的车联网,还是有很多地方不一样。1最大区别:和发动机直接相连曼恩车联网和国内众多车企车联网最大的区别就是:直接通过发动机读取数据。国内商用车企业的车联网有很多,不过,国内所有商用车企业的车联网,无论是客车领域做的最好的海格G-BOS,还是卡车领域做的最好的陕汽天行健,都是外接式的车联网系统。也就是说,这些系统都不是安装在自己企业生产的发动机上,而是通过CAN  相似文献   

4.
拥抱 车联网     
《汽车实用技术》2014,(4):3-I0003
<正>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所谓"车联网",通俗来讲,可以简单理解为"汽车移动互联网",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驾驶指令操控的网络系统。车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的市民所认同,它正在  相似文献   

5.
车联网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重要应用领域,主要通过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内及车与车-人-路-云平台等万物的互联,是实现智能认知和自动驾驶的关键基础。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国家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与应用落地阶段,其面临的网络攻击由单点攻击逐步转向平台化,网络安全漏洞多、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剖析车联网网络的构成为基础,对车联网网络架构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车联网网络安全的五大防护对象。从安全防护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如何构建车联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必须合作,合作才能共赢。车联网作为车机融合的典型产物,符合汽车发展趋势,未来的商业潜力无限。正是看清这点,车企和IT企业加紧争夺车联网的主导权。车联网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传统车企意识到了这点并在加紧布局。  相似文献   

7.
<正>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数字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是5G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应用市场空间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当前,车联网产业已成为融合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行业的新一轮发展风口,在车联网产业的带动下,全球汽车、交通产业正迈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无锡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和全国首批“双智”(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正用“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赋能“智慧的城”,承担了高水平发展车联网产业的重大使命,同时也亟需借助车联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领域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深入推进,车联网发展日益提速,在政策、技术、产业三重因素的共振下,2020年或将成为车联网规模化落地的元年。本文将从政策、车联网搭载趋势、企业战略以及BATH车联网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并对2020上半年车联网的发展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已经高度重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连接车、人、路、云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黄埔、南沙、白云等6个行政区,广州市政府正积极推进车联网国家先导区建设工作.针对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对广州市车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政企事业单位、搭建"一城一网一平台"、扩大车联网产业生态圈、探索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下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正3月27日,上汽通用汽车滚动发布了企业车联网2025战略。通过过去几年对企业车联网战略的扎实推进,上汽通用汽车在技术与市场实践领先的基础上,着眼于技术与市场趋势并前瞻消费者的更高要求,对2017-2025年企业车联网的构建进行了清晰规划,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未来,上汽通用汽车将立足于庞大的用户基盘,加速企业车辆云平台和云服务的构建,持续提升车联网服务能力,致力于全面打通"人·车·生活"的车联生态,引领未来智能汽车社会的全新生活方式。2017年,上汽通用汽车将在新车上陆续  相似文献   

11.
正1车联网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近年来,由持续增长的汽车数量导致的出行效率、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车联网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融合了传感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数据挖掘、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在车与X(X为车、路、行人、互联网等)交互过程中,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的动态移动通信,是物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14,(7):34-35
从来没有现在这么一天,车厂跟互联网企业走得这么近,随着苹果宣布CarPlay系统未来将出现在部分车厂的新车上,车已经成为互联网中的一部分,车联网也就顺理成章地来到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3.
新闻     
正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无线电频率规划近日,为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规划了5905-5925 MHz频段共20 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用于基于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V2X(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直连通信)智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为主机厂提供车载相关设备配套服务,另一方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即插即用面向个人车主用户的车联网OBD—II设备。在广义车联网这个大概念需要跨界产业通力合作,且短期内被确定为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德尔福率先作为首个OEM供应商推出的简易车联网产品DelphiConnect,着实领先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黄康 《时代汽车》2022,(4):40-41
车联网交互,包括按键、触控、语音、眼神、人脸识别、手势等多模态人车交互,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车联网交互逐步在趋向语音、眼神、手势,正在发生一场尤为深刻的变革,而新的交互方式,也必将先服务于用户体验.本文对车联网交互方式,做了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当前车联网的发展现状,以及车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挑战,围绕恶意控制、关键基础设施攻击与信息泄露等可能影响我国车联网发展的安全问题开展分析。从整车安全检测、车联网安全监测和车联网安全攻防三方面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车联网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商用汽车》2021,(11):9-10
近日,一汽解放海外车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标志着一汽解放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建立车联网平台的商用车品牌。2021年4月,一汽解放已经在越南首次完成海外市场车联网实车验证,为车联网终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海外车联网平台上线,一汽解放可针对海外业务实现车辆"销售-使用-服务-运营"等全流程在线、可视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整车+车联网一体"的解决方案,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车联网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车载以太网是当前实现车联网最理想的技术,汽车零配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以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推动车联网的早日实现。车载以太网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支持多种系统和设备,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和开放的架构,如果未来将多种车内网络整合为一体形成骨干网,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彻底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9.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4,(13):82-83
"车联网要真正落地,不但需要和车深入结合,而且还需要和业务进行融合。车联网必须要融合到行业业务里,才能体现其价值。"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占威告诉记者。他同时强调,车联网产业要健康发展,核心工作就是挖掘客户价值点,打造系统化的价值实现方案。尹占威是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子及互联网业务开发,以及上海航盛自主研发车联网产品所说出的这番话。  相似文献   

20.
本田日前发布了全新的多媒体娱乐信息服务系统HondaLink,该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连接网络。在本田之前,通用、丰田、福特、日产、现代、上汽、宝马等已经推出了各自的车联网系统,其中以通用基于车载设备的OnStar系统,以及福特基于手机设备的Sync系统为代表。消费者对于移动互联的需求,成为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使其成为一个涉及多个行业的新兴产业链。正是车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苹果等创新企业的加盟,更加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