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FLAC-3D建立起三维有限差分衡重式挡土墙模型,研究分析了在墙后填土自重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挡土墙水平作用力、抗滑和抗倾覆稳定系数随车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荷载对挡土墙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墙的中下部,车速对水平土压力作用点位置以及挡土墙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魏甲儒 《路基工程》2007,9(3):77-79
通过对挡土墙、墙背填土及地基的性质、边界条件等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对三种不同荷载组合形式下,不同墙高的挡土墙土压力及位移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的膨胀土侧向膨胀力及其对重力式挡墙稳定性的影响,在常规固结仪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侧向膨胀力试验装置和方法,揭示广西百色膨胀土侧向膨胀力随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通过湿热气候长期作用下膨胀土路堤含水率变化的数值模拟,并结合侧向膨胀力试验结果,获得了路堤重力式挡墙静止时墙背侧向膨胀力随时间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间接得到的侧向膨胀力与侧向膨胀率的关系,分析了侧向膨胀力随墙后土体侧向膨胀量的变化及其对挡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侧限和无荷条件下膨胀土浸水后仍会产生一定侧向膨胀力;上覆荷载在0~50kPa,侧向膨胀力随其增大而显著增大,且大于相应上覆荷载;上覆荷载大于100kPa后,侧向膨胀力增幅变小并趋于稳定;上覆荷载增至恒体积竖向膨胀力时,侧向膨胀力达到最大;湿热气候长期作用下,膨胀土路堤挡墙墙后土体含水率逐年增加,静止挡墙墙背侧向膨胀力的合力逐渐增大,作用点下移;第5年含水率变化趋于稳定,侧向膨胀力沿墙背分布近似为抛物线规律,其合力为静止土压力的3倍,作用点位于墙背中部;在侧向膨胀力的作用下挡墙会被水平推移2.0cm;若容许墙后膨胀土发生2.6cm的侧向膨胀,可极大减小侧向膨胀力,使挡墙满足规范对其抗滑和抗倾覆稳定系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室生态挡墙工程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Marc软件,通过模拟土工格室生态挡墙墙体、加筋层与填土的相互作用,对生态挡墙墙背的位移和应力性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体工程进行墙背侧向土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土工格室生态挡墙在外荷载的作用下,除了刚体位移之外,还会发生挠曲变形,具有柔性支挡结构的特点;墙背侧向土压力随着距墙顶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数值计算与现场测试得到的墙背侧向土压力变化规律一致,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库仑土压力理论中墙背滑动楔体整体达到静平衡的基本原理,假定沿墙高方向,土与墙背的摩擦角均达到极限值,从墙背处土体主应力偏转的应力状态分析出发,得到墙背处的主应力偏转角和土侧压力系数的计算公式;把土侧压力系数用于水平层分析法,建立了竖向土压力的基本方程,求解该方程,导出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位置的理论公式。经比较,该方法与其他方法对土侧压力系数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所得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多级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十漫高速公路高边坡多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在高达67m的填方路段进行墙背土压力试验研究,探索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在挡土墙墙背上按照一定间距安置了多个土压力测试仪,进行208d的定期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长,墙背土压力经历快速增长、短期的平稳和缓慢增长阶段,两者最初近似成线性关系,之后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土拱效应原理和摩尔应力圆,获得了考虑墙背倾角影响的墙背法向主动土压力系数,然后根据水平微分滑裂体的竖向静力平衡得到了平移模式下的倾斜刚性挡土墙法向主动土压力、法向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高度等的计算式。进一步分析了墙背倾角、墙土摩擦角和填土内摩擦角对法向主动土压力及其系数、法向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路基悬锚式挡土墙是一种新型的挡土墙,其墙背土压力分布与常规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不同,不能套用现有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其受力特点,结合项目研究的需要和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墙高8,9,10 m这3种工况对路基悬锚式挡土墙的墙背受力情况及土压力分布情况进行现场试验和跟踪检测。通过实体工程的实测数据及其结构特点对悬锚式挡土墙的墙背土压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墙后土压力设计值及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路基悬锚式挡土墙各测试点的墙背土压力随时间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沿墙高呈3段式非线性分布;墙背土压力近似分布图形可以参照现有锚定板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得出,但需进行修正,土压力系数宜取1.2~1.4;为提高挡土墙墙背的受力均匀性及挡墙的整体稳定性,第1层锚杆高度与底板的距离宜为挡墙建筑高度的1/3且距离底板不宜大于2.5 m,各锚杆层间高差宜为2.5~3 m;墙背最上层锚杆位置由于受土压力较小,因此最上层锚杆布设高度宜为距墙顶1/3高处,且适宜高度为2~3 m;悬锚式挡土墙的双层锚杆与锚定板型式建筑高度宜为6~10 m,3层锚杆与锚定板型式建筑高度宜为10~12 m。  相似文献   

9.
粘性土对挡墙侧压力的非线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的计算,一直沿用库伦土压力公式。事实上土压力沿墙高成直线分布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本文不仅在理论上推导出墙背土压力非线性分布的普遍解。并且已为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工程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利用单元分层法分别讨论了墙后无开挖回填和有开挖回填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挡土墙土压力分布形式,推导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及主动土压力系数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墙后无开挖回填工况条件下墙背主动土压力沿墙高成线性分布;墙后有开挖回填工况条件下墙背土压力沿墙高成非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模型试验中四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地下连续墙在竖向受荷时墙顶的沉降特性,推导出一字形墙的沉降计算公式,提出了采用沉降增大系数计算异型地下连续墙基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JSAE Review》1995,16(3):297-298
To make cast steel parts with differing wall thickness, a new casting method which uses an iron pipe was used, in which defects peculiar to steel casting have bee suppressed, and mass production with shorter cycles was made possible.Table 2 shows a comparison of process properties between this method and the conventional steel cas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3.
加筋土挡土墙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分析、对比及评价,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了加筋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编制了加筋土挡土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通用数值计算程序。筋材与其上下表层一定厚度的填土层共同工作,视为筋—土单元,成功地解决了筋材与土介质的接触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墙面板与筋材连接处两个接触面单元的特殊问题,不仅使计算方便,而且也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潭衡西高速公路加筋格宾挡土墙的PVC覆膜、镀高尔凡钢丝及钢丝网的耐久性分析,深入研究了测试材料耐久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土壤等因素对材料耐久性的影响机理。将镀锌钢丝与镀高尔凡钢丝进行对比,用一系列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暴露试验,证实了高尔凡的抗腐蚀性随时间逐渐提高,其保护效果是镀锌保护的4~5倍。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PVC护套下锌质量的残留值。并基于热老化试验的结果,采用一个1.2的安全系数,计算得到PVC覆膜的有效使用寿命,再根据镀锌膜在土体中的降解率,进而提出了一种预测材料耐久性的方法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5.
加筋土挡土墙在青藏铁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质条件极其复 杂,工程及施工期间尽可能少占有限的农田和牧场 资源,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意义重大。加筋土 挡土墙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支挡结构因其自身的优点 而在青藏铁路得到了较多应用。 加筋土挡土墙是由面板、拉筋和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潭衡西高速公路加筋格宾挡土墙的PVC覆膜、镀高尔凡钢丝及钢丝网的耐久性分析,深入研究了测试材料耐久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土壤等因素对材料耐久性的影响机理。将镀锌钢丝与镀高尔凡钢丝进行对比,用一系列不同腐蚀环境下的暴露试验,证实了高尔凡的抗腐蚀性随时间逐渐提高,其保护效果是镀锌保护的4~5倍。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PVC护套下锌质量的残留值。并基于热老化试验的结果,采用一个1.2的安全系数,计算得到PVC覆膜的有效使用寿命,再根据镀锌膜在土体中的降解率,进而提出了一种预测材料耐久性的方法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铝塑复合板在客车侧围蒙皮上应用,重点论述了铝塑复合板与不锈钢间的粘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前围总成是大客车车身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前围总成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结构及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新的设计方案。对客车前围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土钉墙侧向土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土钉墙的实际位移的分析,定性地论述了土钉墙的侧向土压力的分布,然后根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从理论上论述了土钉墙的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和大小,最后通过实测的侧向土压力,提出一种有效的侧向土压力简化模式,为土钉墙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须嘉 《路基工程》2002,(6):22-24,72
简要分析了MSE挡土墙及垛式挡土墙两种支挡结构形式的设计原理及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