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影像制图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随着测绘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影像分辨率不断提高,卫星立体像对的获取为航测制图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但如何实现卫星影像制图,为铁路勘测设计服务,需在理论研究和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制图方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并结合成绵乐、兰州至重庆和成都至兰州等铁路勘测设计制图试验,证明1.0 m的IKONOS卫星立体像对基本满足铁路1∶2000地形图制图要求;2.5 m的IRS-P5卫星立体像对基本满足铁路1∶10000地形图制图要求;0.6~1.0 m、2.5 m分辨率卫星影像基本上分别满足铁路1∶2 000、1:10000地形图修测的平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影像测图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制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如P5、QUICKBIRD等卫星影像均已应用于铁路勘测设计不同时期的制图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针对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0.41m GeoEye-I卫星影像,从其立体定位模型-RPC模型出发,探讨GeoEye—I立体卫星影像进行铁路1:2000制图的可行性,通过不同控制点方案下的系列立体定位试验和精度对比分析,证明其测图精度可以基本满足铁路勘测设计1:2000制图要求,可以用于航摄困难地区1:2000测图工作。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影像测图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制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如P5、QUICKBIRD等卫星影像均已应用于铁路勘测设计不同时期的制图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针对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0.41 m GeoEye-I卫星影像,从其立体定位模型-RPC模型出发,探讨GeoEye-I立体卫星影像进行铁路1∶2 000制图的可行性,通过不同控制点方案下的系列立体定位试验和精度对比分析,证明其测图精度可以基本满足铁路勘测设计1∶2 000制图要求,可以用于航摄困难地区1∶2 000测图工作。  相似文献   

4.
郑佳怡  张勇  冯楠 《铁道建筑》2023,(4):119-123
针对卫星影像飘浮物调查工作中影像分辨率不足、识别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利用生成对抗网络超分辨重建算法提升卫星影像分辨率,增强飘浮物隐患边界;构建飘浮物隐患样本库,完成典型飘浮物隐患智能识别,进而有效提升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飘浮物调查精度与效率,辅助相关部门开展隐患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朱冠军  于燕青  王茹亚  田奎 《铁道勘察》2004,30(3):55-57,60
论述了航天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概况 ,阐述了Ikonos、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三维立体重建、信息提取、建筑物分类和三维动态景观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收集GeoEye、Worldview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制图研究,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对高寒无人区铁路制图的适应性,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精度统计分析得出:基于GeoEye、Worldview卫星影像立体像对,在无像控条件下,满足1∶10 000制图精度,少量控制点满足1∶2 000制图精度。  相似文献   

7.
鉴于卫星影像分辨率和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LIDAR设备及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中得到大量应用,首次提出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与LIDAR数据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深度应用”这一全新的勘测设计理念,其最终目的为:以卫星影像完成大范围选线设计(以卫星影像数据完成预可研、并以目前可以得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完成初测及方案可行性研究);对定测方案实施超低空飞行,以高密度、高精度的LIDAR激光点云数据、高分辨率数码影像数据,完成线路1:2000数字地图、线路纵横断面、工点图内业测量(完成定测、初步设计、补充定测、施工图设计)。并从技术、经济、时间三个方面,论证了该理念的合理性、可行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甄春相 《铁道勘察》2002,28(1):35-37
美国Space Imaging公司1m分辨率IKONOS卫星遥感影像的面世,引起了中国广大遥感用户的极大兴趣.的确,这标志着遥感技术新时代的到来.本文从应用的角度概略介绍了IKONOS卫星的有关技术参数,分析了遥感数据新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杜辉 《铁道勘察》2023,(4):21-26+41
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中,山脊与山谷常出现混淆的视错觉现象。为了利用有益的视错觉现象,消除有害的视错觉现象,从视觉空间认知中的纳克立方体入手,研究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通过实验以及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基于遥感影像的铁路工程制图中立体视错觉现象的类型、产生原理及条件,并探讨其应用和校正方法。研究表明:(1)立体视错觉现象在北半球山区遥感影像中普遍存在,以我国地势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表现较为典型;(2)产生立体视错觉的3种地貌类型为:正弦波形连绵山地区域、台地以及“U”形冲沟;(3)产生立体视错觉的原因包括:日照条件、影像分辨率、图像对比度;(4)水体的立体视错觉分为3种情况(凸出效果、凸出与凹陷混淆效果、凹陷效果);(5)正弦纹形地貌及形台地的遥感影像立体视错觉可以采用DEM渲染法或三维场景法进行校正,“U”形冲沟立体视错觉只能通过三维场景法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周世宏 《铁道勘察》2006,32(5):34-35,54
利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年代久远的地形图进行修测,更新地图要素,为铁路设计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地形图.  相似文献   

11.
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地质调查困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集成DEM、多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GPS、区域地质图、工勘资料多维空间数据,建立的三维可视化工程地质遥感模型,实现了遥感解译高精度、高效率、大比例及解译成果制图一体化;结合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工程,阐述了三维遥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蒋勇 《铁道勘察》2013,(5):16-18
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理信息科学和测图工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使铁路勘测设计利用卫星影像测绘地形图成为可能。在简要介绍目前常用卫星影像及其参数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利用卫星影像制图技术开展铁路勘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与各种卫星影像数据相适宜的测图比例尺及勘测阶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通过对视频数据高速采集技术及其压缩处理技术、GPS卫星定拉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工具软件,将摄像获取的视频数据和GPS卫星定位设备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配准,形象、准确地实现视频影像与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综合同步显示,为运输生产指挥及事故救援提供详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张瑞  刘国祥  李涛  于冰  徐柱 《铁道勘察》2011,37(4):17-2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能够为地表信息的变化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源。基于2 m分辨率的多时相TerraSAR-X影像,对地表信息变化检测的方法进行探讨,给出了各关键步骤的处理流程。本研究被应用于成都市国土部门的土地执法检查工作,对双流区2008~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经实地核查,变化检测结果的精度高于80%,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进一步证实了高分辨率SAR影像在地表信息的变化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邓芳  秦军  李鉴 《铁道勘察》2003,29(2):4-7
如何提高遥感影像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精度 ,是遥感应用中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遥感影像应用的实践中 ,需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参与分类过程 ,来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本文探讨了在现有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 ,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遥感图像(含航片和卫星影像)的判释与应用已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雷达遥感图像的铁路工程地质应用较少的状况,介绍雷达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彩色合成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中雷达图像的应用效果;总结雷达遥感图像在不同的地质应用中特定的雷达回波响应特征,为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数据的选择(波段、极化、入射角、视向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 以岩性识别和地质构造解译为例,表明雷达遥感影像在工程地质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判释效果;(2) 建议铁路工程地质遥感应用中发挥雷达遥感图像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光学遥感影像互补使用,并加强应用与推广,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7.
使用PHOTOSHOP进行卫星影像光谱增强的方法和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TM、SPOT、ALOS卫星数据制作不同比例尺真彩色影像的关键步骤在于获得色彩柔和、反差适中的底图.而在遥感信息软件平台(如ERDAS)以及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如ARCGIS)上对单幅卫星数据进行细微的、局部的光谱增强往往捉襟见肘.使用PHOTOSHOP这一大众化软件进行卫星影像光谱增强方便快捷,且容易掌握.研究使用该工具进行光谱增强的一般规律及优势,通过探讨得出大面积卫星影像快速解译的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芳  秦军  李鉴 《铁路航测》2003,29(2):4-7
如何提高遥感影像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精度,是遥感应用中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遥感影像应用的实践中,需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参与分类过程,来提高影像分类的精度。本文探讨了在现有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涛 《铁道勘察》2023,(5):10-16
卫星影像大场景立体模型作为一种新型数字测绘产品,能够提供一个大范围、可量测、连续无缝的真三维立体环境,相较于传统三维模型优势明显。大场景立体模型制作过程中工序较多,需对关键环节进行精度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最终成果的质量。以某铁路测区为例,先利用高精度的卫星遥感影像空三信息生成初始的分辨地模数据,作为立体引导基准地形参考,然后通过仿真视差原理引入人工视差,在立体重叠区域内制作无缝立体像对模型,最终实现高分辨率航天卫星大场景制作技术与高精度量测方法。针对影像匀光匀色、DEM生产与编辑、拼接线编辑3个关键环节提出可行性方案,并将其影响程度量化,实现卫星影像大场景立体模型制作的标准化。结果表明,使用WorldView卫星影像制作的大场景立体模型数学精度较高,定向点的平面、高程坐标最大残差为1.81 m和0.95 m,在各级地形下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且视觉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遥感技术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由于地质现象的特殊性和解译环境的复杂性,造成工程地质特征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影响了遥感图像解译质量。通过对影响解译质量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成图比例尺和解译精度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因子评价,建立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与合理成图比例尺的数学关系,以及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与工程地质特征解译精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研究结论:图像空间分辨率是决定影像解译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给定成图比例尺的条件下,可计算出最适合分辨率R的遥感图像,也可得到对遥感图像进行纠正的地形图的比例尺M,其数学关系为R={(L×M)/2~Rmin};图像地面分辨率RG为评价图像解译质量的关键因子,可以定量计算出遥感解译精度(工程地质特征点P、线P′、面P″),其数学关系为RG=3P′=13P″=2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