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供油压力下单体泵的建压过程及单体泵性能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高转速工况下不同供油压力的单体泵油压特性曲线。分析了供油压力与单体泵喷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电控单体泵空转时供油压力对单体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时,供油压力低,油压建立过程存在无规律波动;高转速时,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油压上升时刻越早;不同转速对应着不同的临界充油压力,当供油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时,单体泵才能够稳定而有规律地建压;相同工况下,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单体泵喷油量越大。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电控单体泵和共轨喷油器的双电磁阀控制燃油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该系统能完成对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双电磁阀控制燃油系统可方便地控制启喷压力,从而灵活地调节喷油规律;可在部分工况下实现等压喷射;双阀系统开始和结束喷射时刻的燃油压力会影响实际喷油持续期的长度,喷射压力越高,实际的喷油持续期越长.  相似文献   

3.
二级可调增压器旁通阀与喷油参数调节规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巍  赵永  樊丰  刘福水 《车用发动机》2013,(1):66-69,74
利用Wave仿真软件建立了某二级可调增压V型8缸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仿真分析模型,应用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以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计算了外特性条件下排气旁通阀开度与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两者的优化匹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旁通阀阀门开度及喷油参数直接影响二级可调高增压柴油机系统的燃烧和换气过程;高转速高负荷工况时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以降低过高的排气背压,减少泵气损失,且转速越高放气阀开度越大、喷油提前角越大;中低转速高负荷工况时,排气背压低于进气压力,泵气损失功小,不需要打开排气旁通阀,并且应适当减小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电控单体泵预喷射时序控制算法,开发了基于MPC563微控制器的控制器数字系统,考虑预喷射量和主预喷间隔的要求、单体泵凸轮供油段长度限制等因素,在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预喷射探索试验.试验表明:预喷射会在高压油管内形成压力波动并影响主喷射;压力波动循环间变动小;随着转速升高压力波动逐渐减小;在转速低于1 200 r/...  相似文献   

5.
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控单体泵(EUP)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电磁阀溢流控制式供油系统。采用AMESim4.0通用液压分析软件对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将单体泵喷油试验台架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在AMESim环境下建立双阀电控单体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压力峰值、喷油量及平均喷油速率等在低转速范围内随控制角度差和转速的变化规律,并探索双阀系统的三次喷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转速下,增加控制角度差能明显改善喷油特性,控制角度差小于4°(一定角度)时,喷油压力、平均喷油速率等随控制角度差的增加变化不明显,而喷油量增量随控制角度差的增加变化相对稳定。采用变速率凸轮型线能有效降低后喷射的喷射压力,有利于灵活控制后喷射的喷油量。  相似文献   

7.
单体泵高转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某柴油机用单体泵,配新设计的高速凸轮型线,与原电控系统联调,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电控单体泵高转速匹配试验。根据高转速试验数据及系统在高转速下的试验现象,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对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试验研究,验证单体泵提高转速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电控单体泵高压燃油喷射系统进行预喷射技术的研究。在AMESim中搭建了电控单体泵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参数变化规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预喷射仿真研究,其结果显示:预喷射在油管内形成压力波动,对主喷产生影响;预喷油量越大,主喷油压波动越大,平均主喷油压越小,导致相同喷油脉宽下主喷油量减少。虽然预喷射形成的压力波动随转速的升高而减弱,但中低速时的影响不可忽视,故如采用预喷射,须重新标定主喷脉宽MAP。  相似文献   

9.
电控单体泵系统喷射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控单体泵的喷射特性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了燃油系统结构参数对喷射压力和喷油速率的影响以及转速对喷射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延迟时间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喷射压力与柱塞—喷孔直径比成正比,而喷油速率与柱塞—喷孔直径比成反比,柱塞—喷孔的直径比决定了燃油喷射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喷油压力和最大喷油速率;最大喷射压力和最大喷射速率都随着长度比的升高而降低,最大喷射压力受长度比的影响比最大喷射速率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研华PCI-1712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的电控单体泵采集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喷油压力、单 体泵驱动扭矩和燃油低压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计算,获得了单体泵的最大喷油压力及散差、喷油提前角及散 差、峰值扭矩及散差等参数,用于电控单体泵的分析。智能分析软件利用上述数据判断单体泵总成是否合格,并且 报告不合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电喷摩托车的喷油脉宽并非恒定不变,本文测试的只是原地运转无负载情况下的优客摩托车喷油脉宽,实际工作时,喷油脉宽还受发动机温度、进气温度、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和转速(负载变化)、蓄电池电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闭环控制状态下,除了这些因素外,氧传感器的反馈电压信号也是影响喷油脉宽控制的因素。同样,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一次侧导通角的控制也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某高速汽油机改LNG发动机动力性下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直接将汽油机改为LNG发动机导致的动力性下降问题,通过GT-Power与试验标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因素法的高速LNG发动机配气相位优化方法:在降低泵气损失、减少缸内废气、提高充气效率的前提下,减小气门重叠角;针对优化后的配气相位,优化设计凸轮型线;同时根据LNG燃烧特性,在控制最高燃烧温度和压力的前提下,适当将点火提前角增大,合理组织燃烧,使燃烧更加及时完全,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凸轮型线满足配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要求,高速LNG发动机最大功率较之优化前提高约7.9%,最低燃料消耗率降低约5.8%,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LNG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振动速度特征参数与供油提前角异常故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已验证的195柴油机有限元模型模拟并提取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振动速度特征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随供油提前角的增大,描述燃烧始点、峰值压力出现时刻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出现时刻的振动速度特征参数减小,描述峰值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的振动速度幅值特征参数增大,描述平均指示压力(IMEP)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不明显。以1110和295柴油机为试验验证对象,测量并提取了不同工况下的振动速度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振动速度特征参数随供油提前角的变化规律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杨靖  罗贤芳  何联格  陶文祝  赵超 《汽车工程》2020,42(4):439-444,476
基于某高速汽油机,对燃烧室结构、燃油喷射特性、凸轮型线改型设计为稀薄燃烧发动机。提出利用响应面模型对正时策略进行分析和优化的研究方法,并建立利用响应面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的流程。以提高有效功率和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为优化目标,以点火正时、空燃比和进排气正时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发动机性能与响应面耦合优化模型。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较标准混合比燃烧时,稀薄燃烧发动机的进排气提前角减小,点火正时提前,最低燃油消耗率下降3.9%,最大功率提升9.7%;同时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提高了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传统柱塞喷油泵的结构,对凸轮进行了简化,并对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利用adams软件,对凸轮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凸轮在喷油泵运转过程中,其扭矩及其受到的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某4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对样机的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标定,使样机的排放指标达到欧Ⅳ排放标准.验证了喷油提前角和EGR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找到了使发动机排放达到最理想状态时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  相似文献   

17.
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废气涡轮增压和高压共轨小型4缸柴油机国Ⅳ排放达标工作,进行了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EGR对NOx、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对EGR率与喷油提前角的匹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柴油机NOx排放,不同工况应采取不同的EGR率;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均随着EGR率的增加而增大;EGR率和喷油提前角应实现良好的匹配,才能保证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都能达到要求,其中小EGR率匹配小喷油提前角,大EGR率匹配大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