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油价不稳,OSV闲置率居高不下,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依然不容乐观,而闲置在中国船厂近600艘库存海工船已经成为海工支援船市场复苏路上的拦路虎。油价不稳,OSV闲置率居高不下,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依然不容乐观,而闲置在中国船厂近600艘"库存"海工船已经成为海工支援船市场复苏路上的拦路虎。新加坡经纪公司M3 Marine集团首席执行官Mike Meade表示,随着市场艰难度过5年前开始的最严重衰退,海工支援船(OSV)行业  相似文献   

2.
杜亮 《中国船检》2021,(2):68-7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本就深陷低迷期的海工市场带来沉重一击,极大削弱了市场的积极前景.国际油价大幅暴跌,大批投资项目延迟或取消,不少企业走向破产,油气巨擘开始能源转型,传统海洋油气市场阴霾难散,复苏之路艰难曲折.随着全球"去碳化",海洋可再生能源板块发展迅速,海上风电、海洋氢能等领域将给持续低迷的海工市场带...  相似文献   

3.
杨莉 《珠江水运》2013,(20):75-76
当前,全球海工装备市场仍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亚洲在全球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韩国在全球海工建造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而日本也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加快发展。未来,韩国、中国和日本在海工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正>曾经令人热捧的海工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油价的持续下跌,海工市场需求量大幅萎缩,自2014年以来,无论是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还是海工船市场,均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累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407座(艘),成交金额419.8亿美元,低于2011至2013年年均650亿美元的成交规模,世界"海工"市场持续近4年的增长速度几乎被瞬间"按停"。不过,《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和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初稿的完成,给冰点中海工市场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崔燕 《中国船检》2014,(7):59-62
2014年上半年全球海工市场共计成交各类大型装备41+24艘/座,合同金额总计358亿美元。从订单数量与金额来看,中国首次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位。那么,当前全球海工市场呈现出了哪些特点?这是否预示着产业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我国海工装备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疫情、负油价、经济衰退、投资热点开始转向清洁化等一系列因素令上游运营市场温和复苏之路愈加艰难,新租约匮乏和老租约生变已成为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双重打击,即使装备拆解活动有所提速,也依然难以有效缓解装备供给严重过剩的问题。疫情持续反复叠加低油价冲击,令本已触底的海工市场再遭重挫。2020年成交金额为57.7亿美元,仅高出2016年5.4亿美元,为过去四年中的最低值。从成交结构来看,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订单稀少已成常态。从过去三年来看,全球钻井平台成交金额占比由2011-2013年高峰时期的50%-60%降至5%-11%;海工船成交额虽然能占到总量的25-45%,但八九成左右为海上风电、海上工程建设等非油气领域的海工作业船,海工支持船的比例仅为2-8%;而浮式生产平台已成为近几年海工新造市场最为主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受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海工项目建造总量增速趋缓,而设计周期却越来越短。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加强海工项目设计的过程管理及其必要的调整、更新已成为必然的要求和趋势。海工项目的过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最主要部分,结合近几年海工项目辅助管理的实践,分析海工项目矩阵式组织结构对过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探讨过程管理中常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历经了多年的低谷期之后重获新生:不仅在装备利用率、日费率等方面实现了同比上涨并持续维持高位,海工装备订单也实现了同比增加。虽然近期国际油价回落为海工装备的市场发展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因素。但是,随着清洁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渗透与融合,油价已不是决定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对于其技术发展影响的重要度更为下降。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海工装备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9.
制裁解除后,伊朗将是海工市场期盼的几个亮点当中最亮的一个,这对于陷于危机的船东、海底业务公司和石油服务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 由于船舶供应大量过剩、先前的油价暴跌,海工市场正处于30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时期,这些因素使得投资者对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支出踩了急刹车.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虽然不断下跌,海工市场下滑严重,但从长远看,油气等一次性资源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海洋油气开采日益频繁,其中3000米以上深水区域更是未来勘探开采的重点,由此可知海工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全球造船业普遍低迷时期,海工装备制造业却蓬勃发展,我国海工更是异军突起,但崛起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少,或许从其分布就能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海工市场持续低迷,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全球两大海工巨头——新加坡胜科海事和吉宝集团旗下吉宝岸外与海事进入了"求生"模式,纷纷裁员关闭船厂节省开支,与此同时,两家企业合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海工市场持续低迷,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全球两大海工巨头——新加坡胜科海事和吉宝集团旗下吉宝岸外与海事进入了"求生"模  相似文献   

12.
秦琦  李源  祁斌  沈苏雯  周羽欢 《船舶》2012,23(1):1-10
在"增长放缓、风险增大"的2011年全球经济环境下,世界航运市场受"运力投放无休、运营成本增加"的影响而表现为"低迷不振"。新船的不断交付也使世界商船队年轻化势不可挡。新船建造市场同比有所下滑,液货船和散货船表现不佳,集装箱船和海工市场表现较好,新船价格呈现小幅下调趋势。预计2012年世界船市在三大主力船型上仍不容乐观,海工市场继续有尚佳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上半年,全球海上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运营市场触底企稳,结束了油价下滑以来的单边持续恶化,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并未扭转,船东和船厂依旧身陷囹圄,海工市场仍在寒冬深夜,不知何时才能迎来黎明曙光。面对市场萎缩、需求结构改变以及库存高压,突破重围,转型升级,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已成为建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对油价敏感的班轮行业,在低油价情况下,是继续坚持减速航行,还是恢复正常航速?国际油价在2014年经历了"大跳水"。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2014年6月时一度冲高至每桶107.26美元和115.06美元,此后逐步走低。2015年1月26日两者的收盘价分别为每桶45.15美元和48.16美元,相对于去年6月份的高点来说,已经"腰斩"。对于2015年的油价走势,市场人士指出,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或有所好转,但全球原油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转折性变化: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因素增多。油市跌宕起伏,油价频频飚升,至今还未出现市场回稳和油价回落到相对合理价位的迹象和拐点。能源是经济的首要问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崔燕 《中国船检》2013,(11):40-42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接二连三成交的带动下,延续了近几年的繁荣景象,共计成交各类平台96座,金额达369亿美元,海工船成交183艘,金额为75亿美元。那么,当前海工市场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在海工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海工企业该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7.
正未来原油船新造船市场的形势如何演变,取决于原油船队的贸易需求、替代需求以及市场上绵绵不断的战略与投机需求。自2014年年中以来,油价暴跌尽管使得海工产业陷入冰点,但低油价带来的贸易需求使得油船运费水平高企,油船新造订单大增,随着油价回升和船队增长,2016年后油船运费水平重回低位。2017年新船价格保持低位,原油船  相似文献   

18.
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高位下滑。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市场供需面宽松,但是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加上叙利亚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震荡上扬。下旬,中国制造业继续恶化,市场担忧美联储缩减刺激规模,国际油价高位回落。月底,全球主要央行表示,仍将在短期内继续执行刺激举措,促使油价止跌反弹。6月美国WTI原油、英国  相似文献   

19.
正疫情短期内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也对全球海运贸易、航运市场和海工运营市场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必然会影响新船订单成交,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低全年新船成交量,特别是中国造船业的接单量。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海工装备制造业行业普遍现状是,大量已投入建造甚至几乎建造完工的海工项目迄今仍"滞留"或闲置在船厂,令船厂无法收回巨额资金的同时,还要承担看管、维护责任,并肩负意外事故引发损失管理风险。本文拟以低迷市场环境下与船东协商海工项目处置模式为切入点,以维护国内船厂利益为视角,从法律实务角度加以阐释分析,以期能为中国船厂处置海工项目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