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详细介绍用土工网,土工网垫等材料作风蚀防护层,土工网方格沙障及高立式防沙网沙障在路基两侧防沙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选取典型路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复合型纵向沙垄分布区的不同地貌单元与部位,如沙垄垄体及垄间低地,沙垄的迎风坡、背风坡及垄顶等,公路的沙害形式及其强度等差异很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地形起伏影响,导致在不同地貌单元与部位上,风沙运动特征明显不同;二是在不同的路基断面形式上,公路沙害的形式及其强度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两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使得调查路段上的公路沙害表现十分复杂,可划分出多个不同的区段.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也对防沙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营双高速公路沙漠边坡为依托,对沙漠公路防沙体系的建设及生态防护、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态防护设计方案。基于层次分析法中的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对沙漠路段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优选,根据沙漠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原则及适生植物选取原则对边坡防护中应用的各种措施进行防风固沙效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出防治效果好,设置成本低,设计合理的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方案一略优于方案二,即路堑边坡采用柴草沙障护坡,在沙障内栽植花棒,播撒草籽,积沙平台采用红柳+撒播草籽。  相似文献   

4.
临策铁路路基沙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光 《路基工程》2008,(1):163-164
临策铁路位于我国西部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和巴丹吉林沙漠北部边缘,途经地段多为戈壁荒漠,处理沙害是该线路基工程的重点,论文对临策铁路不同地段沙害特点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进行探讨,并简述了路基采用植被防沙、石被防沙和明洞防沙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锡乌穿沙公路修建在库布齐沙漠高大的流动沙丘区,风沙流侵袭与沙丘整体前移埋压公路是主要沙害形式。现有防沙措施是沙障保护下的人工植被及封育恢复起来的天然植被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固沙及阻沙效益明显。文章重点介绍了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一拉萨高速公路乌海段风积沙治理设置挡沙板工程实施后良好效果的分析,肯定了沙漠公路防沙治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防沙治沙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2)
防沙立柱作为防风固沙工程中常用的方案,对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沙漠地区,防沙立柱的埋设则是沙障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文中对防沙立柱的埋设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沙漠植树器"进行改装,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节约人力,为日后防沙立柱的埋设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修建穿沙公路如何防沙治沙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结合博乐公路管理局管养的G30线K3981~K3982路段路基边坡防沙害处治养护项目的实施,对处治沙害实施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1998,(7)
沙漠公路防沙工程是保证沙漠公路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的成因和类型,结合防沙设计工作,介绍了防沙设计体系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阿和沙漠公路南北横贯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因而风沙危害是制约沙漠公路正常运行的主要病害。沙漠公路工程防护体系由于受到风蚀、沙埋和风化等作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其防护效益逐年降低。本文通过对阿~和沙漠公路工程防沙体系受害程度的调查及养护实践,并分析有关公路养护存在问题及原因,针对防护体系不同的破损形式、原因、程度提出了相应的维护建议,供公路养护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甘肃省的地理特征和交通发展现状,提出了实施东部保护、中部恢复、西部治理的生态交通工程战略.以雅永公路的具体实践为例,阐述了直线穿越沙漠、修建宽阔平整带、铺设平铺式粘土(砂砾)沙障、铺筑渣油沥青光滑路面和营造防沙林带或插设直立式沙障等公路交通工程防沙治沙的具体措施.根据甘肃西部的地域特点,提出了率先在甘肃西部实施生态交通工程项目试点的三点建议:组织开展生态交通工程项目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着手编制甘肃省生态交通工程项目规划;选择试点项目实施近中远期生态交通工程项目规划.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北疆铁路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西段沙害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防治原则。介绍阻、固、导、护等沙害防治措施,特别介绍新研制的“机械提升组合式胶沙板”在该防沙工程中的试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阻沙或积沙法测定风沙流活动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确定风沙流输沙强度之方法在运用到防沙工程设计上时,常因误差较大,难以满足工程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所提出的方法是首先设置起到阻沙作用的高立式沙障,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如一年或一个风季后,通过量测高立式沙障所在处的积沙量,再结合气象资料等,计算而得风沙流输沙强度。这种反向的“由果推因”之方法虽然需要的时间较长,却在一般情况下低于公路工程等的设计周期,可满足工程设计对时间的要求。而且以这种方法确定的风沙流输沙强度与实际出入不大,并经实践证明是可以满足防沙工程设计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以布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型纵向沙垄顶部的高立式沙障为对象,在多年对比观测的基础上,从长久性角度探究防沙效应。结果分析表明:除了公认的阻沙作用外,高立式沙障还有更为重要的“定沙”作用,即能将原来的沙丘整体性移动转变成只有落沙坡前移,迎风坡基本上被固定;即使被风沙掩埋,“定沙”作用仍然会长期存在,由此导致风沙运动规律明显地发生变化,造成落沙坡前移的速度越来越慢,平均运移速度从开始半年左右时约0.99 m/y,到16年后降至0.49 m/y左右。“定沙”作用不仅能大幅度延缓“沙丘前移,埋压公路”的时间,而且在沙害防治方面也具有极大的效率。因此,在流动性沙丘分布区的道路沙害防治体系中,高立式沙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上风侧。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机械防沙工程体系虽能基本上保证道路畅通,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该防沙工程体系没有能够依据当地风沙活动的强弱,在不同地貌单元与部位上选用不同规格的固沙芦苇方格;没有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可大量减少材料用量且施工省力、质量易于控制的单层固沙芦苇方格;在固沙芦苇方格的维护上更偏重于大面积破坏后的重新栽植,而不是小面积破坏后的及时补栽;在新型固沙措施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也滞后于生产需要。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这些问题的共同影响,明显地提高了机械防沙工程体系的建设与养护成本,导致其防护功效大幅度降低,并最终出现了有被人工防护林生态工程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概况 通让线K133+000~K135+500路段,路堤高6.0~6.5 m,其中有一条曲线,穿越人称"十三泡"的平原地带.夏季有水,春秋季干枯,土质为强盐碱,无水有沙,无风有烟,有风狂沙,大风沙暴,道床积满流沙,造成板结,弹性不好,且有拱道现象发生,线路高低方向不好.左侧路肩坡顶被沙吹成圆弧形,路肩宽度不足0.4 m;右侧道床被沙埋没,沙面常与轨面平,多次影响行车,扰乱正常的行车秩序.每年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养护维修,且从维修费中拿出20万元进行机械清筛和补充路肩土方,但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对国道207线沙阻路段的浑善达格沙地的概况、沙丘活动方式及造成公路沙阻等原因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材料及植被优势进行固沙护路,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推出了“半隐蔽式黄柳活沙障”、“隐蔽式杂草沙障”、“人工黄柳裁植法”及引进草粒、采取条播法种植等固沙护路具体措施,为发挥地区性优势进行公路治沙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沙尘天气较多的城市,防沙过滤器成为涂装车间的必需设备之一.结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防沙过滤器的作用、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安装方式和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元胞传输模型(LWR模型的离散形式)作为分析工具,以行程时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车道路段没有出入口的基本路段受交通信号控制影响下的动态行程时间.考虑到路段上车辆密度对车辆速度的影响,文章定义了路段加权密度来表征车辆进入路段时路段的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行程时间和车辆进入路段时的流量基本上没有关系;当车辆进入路段时刻一定时,路段加权密度和车辆的动态行程时间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