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教士与中国早期英语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的传教士出于更好地传播基督教教义的目的在中国创办了不少教会学校,可以说,从一开始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充当了普及教育的角色。在这些教会学校中,英语作为一种西方主要语种被列入主要课程中。他们在传教的同时,英语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样,中国早期的英语教育便与传教士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冲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意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1]近代基督教自传入以来,即与中国本土发生激烈冲突.大多数中国民众心中的基督教,是妖言惑众,灭绝人性,心怀叵测,意欲侵我疆土的“洋教“,对之深恶痛绝;而基督教则自视救渡中国这一愚昧文明的福音使者,近乎傲慢而不近“人情“,正如孔汉思所言:“传教士和所有的白种人一样相信自己的种族优越,一旦面对它国本地传统问题,他们十有八九表现得不体谅、不变通并且倨傲不逊.“[2]是以,近代基督教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就主要外化为教会及其教士、信徒与中国绅民之间的“激烈对立“,成为基督教本土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对大黄的关注,体现了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传教士留下的有关记述,集中反映了他们对大黄的认识。天主教传教士在西方大黄认识史上地位突出。鸦片战争前西方社会有关大黄的新鲜信息,主要是来华天主教士提供的,其中耶稣会士起到关键作用;鸦片战争后,天主教传教士对大黄的认识亦有所推进。虽然俄国派遣了规模不小的东正教传教团常驻北京,但东正教传教士并没有向西方社会提供多少有关大黄的新知识,这与俄罗斯长期是中国大黄的主要买家、西方社会优质大黄的主要提供商以及大黄奥秘的积极探索者等事实形成鲜明的反差。明清之际,基督新教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沿海一带活动。伦敦会、公理会、内地会等差会的传教士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对大黄的认识。探讨传教士对大黄等中国特色药材的认识,有利于对传教士及来华西人的中医中药观提供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首位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罗历山回国后寻觅到陆方济等人,他们在罗马教廷的支持下成立巴黎外方传教会,这个传教团体努力探索从中东到印度洋海陆结合的路线,同时帮助法国人的远东势力扩张至暹罗,为法国传教士建立起一条通向中国的全新路线。之后在法国耶稣会士的斡旋下法国商船在17世纪末抵达中国,终于打通了法国和中国之间的海路。法国传教士为此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一方面是出于在17世纪已很明显的民族国家意识,另一方面是希望法国可以为传教士在远东的海外传教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西方传教士赫师慎对中国不定分析进行了系统探讨,其论文《中国百鸡问题或不定分析》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不定分析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全貌,对于帮助西方了解中国数学及古代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重新评价了赫氏在西方汉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并对赫氏的若干论断提出质疑,辨明了其中若干不明文献的出处。  相似文献   

6.
宋鲁郑先生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了"为人类开拓更优秀的制度文明"一文。宋先生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方民主进行了批判,指出西方政策受制于选民和西方政治受制于财团,并日益面临着种族与宗教的挑战,断言西方民主已经陷入了重重危机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中国制度文明必将取代西方制度文明。宋先生不仅反对西方民主,也反对普遍的人民民主,否认中国已经建立了人民主权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然而,自近代以来,民主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民主是基于人的主体发展的表达方式,是人类平等地追求个体解放、获得人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正确认识民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塑造以人民民主为重要内容的中国制度文明,才能真正为人类社会贡献更优秀的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7.
福建泉州拥有众多蒙元时期的带有题铭与丰富图像的基督教石刻,这些石刻是洞察蒙元时期南中国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的独特资料。通过对泉州石刻上的的图像如十字架与飞天进行考察,以及与中亚、南印度等地出土的相似物的比较研究,可知泉州基督教团体不是简单地适应当地文化,而是选择周边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使它们与基督教的教旨与释义相适应,从而创造出一种糅合基督教、佛教和蒙古元素的特殊图像,这种融多元文化而成的宗教石刻艺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8.
于艳 《家用汽车》2013,(10):134-139
109国道的一端熙熙攘攘,不管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再怎么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可否认,在北京,看不到蓝色的天。109的另一端,天是蓝的,山顶的云都带着野性的变化不息,宗教信徒以身盖地,用最质朴的方式贴近信仰。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宗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的原居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的宗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澳洲的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原居民宗教和文化。同世界上其他宗教相似,土著人的宗教业相信神创世纪,但是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宗教不相信神派遣先知也没有宗教典籍。土著人崇拜图腾,信仰巫术,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淡漠,但是精神世界非常丰富。他们的信仰有许多表现方式,如神话,绘画艺术,仪式典礼等。土著人的宗教构成了澳大利亚多文化社会的饶有特色的一部分。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土著人的宗教和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流失。研究和发掘古老的土著人宗教有助于保持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从根本上,基督教不是科学的反对性力量,而是近、现代科学的诱发性和促进性力量。本文尝试从《圣经》和基督教的自然观方面阐明近代科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宗教根源,这方面包括自然的非神化,宇宙的秩序化,人对自然的优先地位,认识上对经验事实的开放态度,观念上对手工工作的尊重等。  相似文献   

11.
1912年兴化美以美会传教士蒲鲁士有感于兴化地区地狭人穷,利用教会网络组织发起了移民砂捞越诗巫、建立"兴化芭"的活动.本文先叙述了教会移民的社会背景,进而考察了兴化美以美会策划和组织移民砂捞越的缘起和经过,最后对砂捞越"兴化芭"建立时期的移民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砂捞越"兴化芭"的建立,体现了蒲氏"教养兼治"的宗教理念,同时诗巫"兴化芭"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改变了福建侨乡和东南亚华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宗教之中,不仅有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还有许多"中化"了的外来宗教.无论何种外来宗教,唯有适应华夏传统文化的气候与水土,方能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这种适应就是本土化.然而,不同的外来宗教,由于他们内在特质的迥异,以及传入历史环境的不同,其本土化进程必然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刺桐(泉州)是中世纪各大宗教之家,有着丰富的宗教遗存,其中以石刻为多,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澳大利亚研究团多次造访泉州,对泉州的宗教石刻(主要是基督教石刻)进行详尽的考证。研究团成员刘南强教授首先对泉州宗教石刻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保护情况做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访问的成果主要是碑文的解读与译释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侧重从知识论和方法学的视野,考察市民社会理念对中国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市民社会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的历史考察,文章认为,西方市民社会理念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文章简要勾勒与分析了中外市民社会论者运用市民社会理论对中国历史经验所作的解释和批判.并且强调,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市民社会理念,对中国研究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结构的重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利益关系的调整,无一不伴随着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比较、选择、碰撞、震荡。眼望西方,立足东方,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在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国际社区的外国人宗教行为调查发现:外国人大多有宗教信仰,宗教活动不活跃,在私人场所开展宗教活动突出,其不断增长的宗教活动需求和国内有限的宗教活动资源矛盾突出.对于这一现象,政府管理要淡化涉外宗教的政治性,注意合法性,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7.
晚明耶稣会士入华传道工作在知识分子阶层和民间形成很大的影响.耶稣会士积极与官员接触,通过与官员的私人关系进入知识分子的交际网络,在知识分子中传播新学说;同时跟从官员游宦,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扩展教会网络.耶稣会士注重借助教会网络来刊行书籍以传播学说,不仅大量印行宗教、科技书籍,还翻译刊行基督教文学作品,以期在读书人中间普及基督教教义和文化.艾儒略是晚明来华传道的杰出人物.他在国内的传道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官员、知识分子的往来,以及大量刊行书籍的工作,其中基督教文学作品在知识分子中的传播,对他的传道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的自然主义是西方自然法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古罗马的立法活动和罗马法学家的思想,以阿奎那为代表的中世纪西方基督教神学,以及二十世纪新自然法学的兴起,是西方自然法观念长期存在并很有可能继续长期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交织着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表现出英语民族社会习俗的继承与演变。通过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明确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作用与地位,归纳英语习语的来源,可以展现英语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在指出了西方正义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又从多个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正义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