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对城市大型会展中心进行合理交通组织设计,尽可能减少大型会展中心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以提高会展中心内外的通畅水平,同时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文章从大型会展中心本身的交通需求特点出发,给出了大型会展中心的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型会展中心这类建筑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及流程,并以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为实例,对其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体育会展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从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的特性着手,探讨了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交通影响分析案例,提出对体育会展中心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时,重点考虑项目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优化项目内外交通网络,完善中心内外部的衔接系统,合理配置项目的停车设施和交通组织,迅速集散赛事期间的客流,为同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体育会展中心这类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从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的特性着手,探讨了体育会展中心交通影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交通影响分析案例,提出对体育会展中心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时,重点考虑项目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优化项目内外交通网络,完善中心内外部的衔接系统,合理配置项目的停车设施和交通组织,迅速集散赛事期间的客流,为同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各地展览日益活跃.随着会展客流量的增长,保证会展周边交通高效、有序地运行是会展外部交通组织的关键所在.首先,综合考虑会展周边交通设施情况,在总结不同类型会展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大型展会客运交通出行特征,预测会展客流需求、出行分布、交通方式结构及流量;其次,对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等外...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不断涌现各种会展与论坛,对城市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随之而来的会展交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位于城市核心区的会展中心,由于会展期间短时人流、车流高度集聚,其交通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会展交通能否有序运行,还会对城市核心区日常交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型公共建筑的投入使用会对城市交通结构和流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建立在感性分析上的规划方法缺乏准确性和系统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大型公共建筑的交通规划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吸引交通流量,全面地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科学地提出交通组织方案,该方案在武汉新世界中心交通规划中予以具体实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回顾二者的交通发展历程、交通需求、交通状况与当前交通矛盾,判断未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虹桥商务区发展趋势.对虹桥高铁站线路过于集聚、商务区发展预见不足规划滞后、商务区核心区设置大型会展中心等造成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虹桥商务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地下交通建设类型,大型地下车库联络道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研究。考虑规划年联络道会与多种交通方式接驳,选取了基于"四阶段法"的数学模型体系,并在交通流分配阶段中给出两个模型,通过关键路段流量分配,由整个区域的交通流向地下车库联络线流量预测推进。以银川某商务区地下车库联络道为例对模型体系应用,计算规划年联络道交通量及节点饱和度。数据显示预测模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此类新型地下交通类型进行交通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叉口是道路的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运营效率和交通安全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据交通特征、周围地形和远景规划确定合理的交叉口类型及其交通控制(设施和法规),就需要交通规划师、交通工程师、道路工程师和交警部门协调合作进行科学论证,并按项目工程费用效益分析结果来确定。以美国最新技术规范和实际工程为依托,简明扼要地阐述美国道路交叉口及其交通控制的发展和应用,一为国内同行介绍美国道路交叉口及其交通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二从工程技术的角度为国内同行澄清有关美国道路交叉口交通法规的认识,抛砖引玉,为中国道路交通建设和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广交会交通组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毅  王波 《城市交通》2010,8(2):42-48
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应对大量瞬时客流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广州市琶洲地区的实际交通条件,明确了广交会面临的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车设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会展客流和城市日常客流两种类型,预测广交会日客流规模将达到34.8万人次,大运量客运方式分担比例将超过80%。据此,提出琶洲地区的交通组织策略,如新建、延伸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设置4个对外交通枢纽,围绕地铁站设置6条接驳公交线路,提供会展地区进出交通路线图并提前发布交通信息等。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虹桥商务区诸光路以东、崧泽高架以南区域,用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建筑量147万平方米。作为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会展项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经过近4年的规划建设,2014年10月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首次投入试运营,并随后组织多个大型展览。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施工会对其周边区域的通行状况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道路施工期间,针对相应的交通影响范围,以安全与畅通为重要目标进行科学的交通组织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从目的、原则、策略、措施等方面分析论证,系统论述了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规划与设计;并结合对重庆市华唐路立交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设计,将理论研究深化到实践。  相似文献   

13.
会展中心地下车库规模巨大、出入高峰集中、潮汐现象明显,与一般建筑地下车库的交通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的研究较少。结合会展地下车库交通特征,按照内外协调、安全高效、以人为本的交通组织理念,提出超大型会展中心地下车库通道分级、单向交通等交通组织方法,并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地下车库交通组织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大型规划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越来越受到交通工程专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视,如何科学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是交通影响分析的核心。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重庆南岸体育中心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以厦门会展中心展会期间交通为研究对象,旨在减少展会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通过对会展片区现状交通设施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剖析现状展会交通存在的问题,结合展会交通出行特征分析,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明确道路功能、增加对外通道、健全公交体系、增加停车供给、提升慢行条件、完善停车引导和定制交管措施等七方面系统提出交通组织策略,力图合理匹配展会期间交通需求与供给,有序组织展会期间交通,保障展会有序运营。现有部分措施已落地实施,展会期间交通运行情况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大型规划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越来越受到交通工程专家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视,如何科学预测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是交通影响分析的核心。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重庆南岸体育中心为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交通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其中,未来交通量是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决定是否修超限车专用路,规划路网密度,确定道路等级,决定道路断面,结构形式和标准等方面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因此进行交通量预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量预测是交通规划重要的基础工作,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组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北京奥运会筹备和运行期间交通规划和组织经验,可以为其他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借鉴。从奥运交通需求特征出发,探讨奥运交通需求与背景交通需求的兼容性和差异性。重点阐述奥运交通规划体系的构成,分析目标层、总体规划层、具体专项规划层、奥运专项规划层4个规划层级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指出奥运交通规划体系集成的必要性。以奥运会开幕式观众散场为例,介绍了疏散组织方案和道路管控措施,10万人疏散仅用时75min。总结了奥运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及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方案实施后,削减机动车流量20%,城市日常出行量仅减少10%,对城市日常出行影响较小。最后,介绍了奥运交通风险评估对规划的修正和补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工程背景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拓展,公共服务品质需要不断提高,规划和建设也在动态发展。按照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市会议,经反复论证和研究确定,国家会展中心入户上海虹桥商务区1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图1)。图1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位置图基于此背景条件下,配套道路建设提出"二主一辅"客运通道。北通道沿北青高架接诸光路地道到达会展中心;南通道沿嘉闵高架路接徐泾中路到达会展中心;辅通道沿沪青平公路接诸光路到达会展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保障大型展会期间交通畅通有序,适应展后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引用"弹性规划"方法,以时间划分为序列,展期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临时设施并举,展后注重设施衔接与控制预留。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在充分剖析大型展会期间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和展后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路网建设、公交设施配套、停车设施供给、交通组织管控以及智能交通引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型展会外围交通管控与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为来自国内外近200万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服务,确保了园博会期间交通事故"零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