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客运专线车站作业流程和作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实现股道分配线路空闲与繁忙期均衡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某一典型客运专线车站为实例,比较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对提出的均衡性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的建立可求解列车分配无冲突的进路和站台问题,从而提高车站股道利用率以及车站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探讨运输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提出要尽可能使货主的货物均衡运输,分析了影响铁路均衡运输的几个因素,并给出了货物运输均衡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不均衡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郑州地铁1号线客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客流的时间不均衡性可采取非高峰时段开行小编组列车或减少列车开行对数的行车组织方法,对空间不均衡性可采取区段列车调度形式或大站快车调度形式,以确保地铁较高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当前国内外动车组运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影响因素和约東条件,并对城市轨道交通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方法——“出段法”.阐述了此方法的编制过程,同时给出了总接续时间、动车组运行均衡性及动车组利用率等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以北京城市铁路13号线为例,验证编制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扣车是城市轨道交通发生长时间初始延误条件下经常采用的列车运行方案。为了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需构建基于乘客服务和安全的扣车方案评价模型,并对扣车方案进行评价。[方法]考虑到乘客出行规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扣车方案。构建了基于最大发车间隔、列车总延误时间、列车均衡性、终到延误列车数、滞留乘客数及乘客总旅行时间的扣车方案评价模型。选取上海某条轨道交通线路的4个区间,以早高峰小时的实际OD(起讫点)客流量为例进行计算。[结果及结论]计算表明,方案6下的综合评价指标最小,为最优扣车调整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列车运行图的均衡性,减少滞留乘客的数量,降低车站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断面客流不均衡条件下的地铁行车组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铁客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铁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给出了依据客流不均衡性设计行车组织方法的原则。此外,给出了各种不均衡性的数学公式描述。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客流预测数据为例,探讨了客流分布特性与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对动车组辅助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蓄电池基本性能进行此较,设计一款动车组用钛酸锂电池管理系统,在具备电池系统状态监控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充电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时控制充电过程,保证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还将电池的绝缘检测、电池的均衡性评价体系和充放电次数纳入管理系统,对电池系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师定 《科技交流》2002,32(4):7-11
以悬索桥孔跨布置为基础,以主缆索力均匀、散索稳定、高效率工作等为准则,提出了悬索桥主要承重构件-主缆的总体设计思想;由斜拉桥最外侧索的工作效率出发,得出了三跨斜拉桥合理的塔高与中跨之比,并由桥塔两侧水平拉力的均衡性,推出合理的边跨与中跨之比,证明了结构合理与经济性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乘务轮班计划是乘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其质量影响乘务员对乘务计划的满意程度。既有研究多把所有乘务员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均衡性等优化目标,本文则从值乘时间、任务类型和喜恶类型角度系统刻画乘务员的值乘需求,并将具有相近值乘需求的乘务员进行分组,构建乘务轮班计划优化模型,尽可能满足不同分组乘务员的值乘需求。进一步构建基于路径状态的网络图模型,通过禁忌序列表示轮转约束,以需求序列衡量值乘需求的满足程度,将问题转化为最大费用流问题进行求解。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满足乘务员值乘需求,并确保不同乘务分组间需求满足程度的均衡性,求解方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运输市场竞争环境下,编组站运输生产组织受到列车到发不均衡性的影响日趋严重,使得依靠提高设备能力来缓解这种压力已成迫切需要,而优化现有设备系统的结构,以充分发挥其效能当为有效途径之一。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了将车辆实时跟踪系统与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方案,分析了系统基础信息及软件的基本工作机制,并探讨了集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初步解决途径,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