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前,德尔福(中国)宣布,2012年公司在中国的营业收入比201 1年增长10.8%,继续超越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同时,德尔福(中国)团队继续秉承了追求卓越的传统,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产品供货、协助客户进行产品开发等方面得到客户的认可,在整车客户2012年度供应商评比中,获得来自20多家客户的40多项客户大奖. 2012年,德尔福在中国继续投资于拓展本土生产研发能力,建成开工了3个新的生产基地,包括在成都和重庆设立的线束生产基地、在烟台设立的汽车空调系统生产基地,使德尔福中国在国内的营运基地增加到26个;此外,德尔福在亚太地区的第1家柴油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也于2012年11月在烟台正式破土动工.  相似文献   

2.
2003年元月11日,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开了新闻媒体见面会,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陈锦亚总裁、德尔福动力转向系统大中国区销售总监葛良(?)博士、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区商务总监王展在会上介绍了德尔福在中国的发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13,(7):6-6
德尔福中国日前宣布,2012年公司在中国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0.8%,继续超越市场平均增长水平。同时,德尔福中国团队继续秉承了追求卓越的传统,在客户服务、产品质量、产品供货、协助客户进行产品开发等方面得到客户的认可,在整车客户2012年度供应商评比中,获得来R20多家客户的40多项客户大奖。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7月,马勒中国售后会正式推出一系列适用于国内知名乘用车品牌的空调压缩机产品。所有产品将通过现有渠道销售。同时,马勒售后也将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此外,按照公司内部的"优质计划"要求,会为客户提供最高性能和质量要求的产品。随着收购德尔福汽车旗下的热管理业务以及空调压缩机加入马勒产品线,马勒又进一步扩大了原厂配套供应商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5.
1.中国渐成零部件出口基地 从2001年以来,德尔福在华的业务量已经由初期的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2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为了与中国的市场地位相适应,德尔福也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德尔福目前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5亿美元,中国不仅仅是德尔福的生产基地,还是出口基地,因此,对于新产品研发的继续投入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德尔福公司推出新一代柴油喷油器——德尔福直接驱动式共轨系统。此项新产品的推出历经德尔福为期五年的研发,同时与其整车生产客户紧密协作,帮助他们达到将来严格的排放要求。新系统日前已经投产,并将首先于今年年末在欧产轿车上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2010年德尔福在中国的业务继续强劲成长。优异的业务表现源于德尔福持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本地研发能力,并继续秉承了德尔福一贯的"成为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球GDi发动机约500万台,到2020年时这一数字将增长到3700万台,全球约一半的发动机将采用GDi技术。为满足市场需求,德尔福正加速GDi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并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不久前,德尔福宣布其GDi高压燃油泵已在位于上海的动力总成系统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人物     
《车时代》2010,(11):29-29
记得在2009年10月20日,秦川发展总裁与壳牌润滑油中国大客户销售总经理袁正签署了一份关于“秦川与壳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产品供需双方的互利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以先进的技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并保持领先地位,不仅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12,(11):152-152
近日.德尔福汽车系统在山东省烟台市为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生产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德尔福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投入.这将使德尔福更好地服务其迅速增长的亚洲客户群体。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的初期投资约为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3亿元)。德尔福设在烟台的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将主要生产高精密度柴油燃料喷射系统部件。德尔福柴油技术以其独特的控制策略.使柴油燃料喷射系统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提供精确的燃料供应量.实现最佳的排放控制和消声性能。该生产基地计划在2013年底前投入生产。德尔福的苏州生产基地将为烟台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生产基地提供发动机电子控制模组(ECM)。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4,(7):8-8
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1月20日公布了2003年度的公司财政报告。2003年度德尔福全球收入达28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4%。同时,集团在公司重组及扩大非通用业务收入等方面发展稳步。 报告显示,2003年度德尔福集团非通用业务收入达111亿美元,占全年总上入的39%,创德尔福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集团在公司重组计划执行方面进展良好。2003年11月德尔福宣布取消安全与内饰系统分部,将其下属的生产线分别并入德尔福电子与安  相似文献   

12.
德尔福在中国业务继续强劲成长,2010年实现了超过市场增速的增长。优异的业务表现源于德尔福继续在中国本土市场深耕、持续地扩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3.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7,(12):101-101
结合德尔福的技术与北汽控股公司的生产能力,开发增长中的中国汽车安全市场。近日,德尔福与北汽控合资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正式投产,该合资厂被命名为北京德尔福汽车安全产品有限公司。新合资厂落户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厂区面积1800平方米,已建成三条汽车安全带生产线,年生产能力70万条。据悉,新工厂已取得国家3C认证并于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生产的汽车安全带已按照合同开始向国内客户供货。  相似文献   

14.
—亚太区已取代欧洲和美国成为德尔福商用车业务增长的主要市场—今年仅上半年度就获得10亿美元的新定单,占德尔福商用车业务全球销售额的63%。而且上半年获得的全球15亿美元订单已经超过了商用车系统全年的销售目标。 今年上半年的大多数新定单集中在以下6个产品线:汽油/柴油喷射系统、汽油/柴油电子控制单元、车内音响控制、车内安全控制、车内气候控制和电气/电子分配系统。 在过去的三年里,德尔福的商用车业务每年保持增长态势。2001  相似文献   

15.
德尔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2年全球销售额274.27亿美元,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德尔福已成为2002年度全球500强中第147位。它在全球41个国家中有169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企业,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与32个技术中心。德尔福集团在移动电子、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德尔福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部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在经历了2003 年"非典"的低迷之后,在2004年继续呈上升趋势,但是未达到2002年的最好水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4 年共生产大中型客车78712辆,同比增长7.4%,销售78851辆,同比增长9.3%; 2002年销量为81431辆。2004年大型客车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共生产26207 辆,同比增长33.6%,销售26125辆,增长37.5%;中型客车表现依然低迷,共生产52505辆,同比下降2.2%,销售52726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9日,德尔福公司召开了年终媒体聚会,德尔福全球副总裁、亚太区和中国总裁全春泽、德尔福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德尔福中国副总裁、德尔福中国贸易公司董事长司徒郁林、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展、德尔福电子及安全分部全球沟通总监、德尔福亚太区市场及沟通总监Steve Clemons参加了这次聚会,全春泽博士介绍了德尔福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并宣布德尔福中国2007销售额在2006年基础上增长了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德尔福公司近期公布了2003年度公司的销售计划和预计销售收入报告,报告的最大特点是期望来年在不依赖于对通用公司的销售增长来增加公司的纯收入,尽管这种结果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来主动调整结构,然而公司还是把复重申其早先的Q4和2002年全年  相似文献   

19.
《汽车维修技师》2012,(1):18-19
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捷报频传,在国内汽车行业协会及各大知名媒体主办的评选中三度折桂,荣获大奖,再次证明德尔福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显示了德尔福面对中国售后市场的专注及努力。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21,(10):54-60
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汽车制造商至关重要,其市场规模和创新能力都令人无法小觑.但在400多家汽车制造商同场竞技的局面下,运筹制胜赢得客户并不容易.为了保持领先地位,汽车制造商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考虑自己销售模式,传统的汽车销售方式已是强弩之末.实施直接销售模式能使汽车制造商打造线上线下门店无缝整合的购车旅程,满足客户对价格公开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