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乔菊 《铁道知识》2005,(6):11-1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至汉口谌家矶一线,距上游的武汉长江二桥约9.5公里。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由湖北省和铁道部合作建设。大桥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合同交工日期为2008年8月31日。  相似文献   

2.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我国客运专线建设正式启动最早的工程,正桥包括南汊桥和北汊桥两部分。南汊斜拉桥主跨跨度504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设计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斜拉桥首次采用三片桁架主梁三索面新结构,斜拉索为我国国内最大,单根索力为1.25×104kN,采用纵横梁桥面系,深水基础首次采用断面3.4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主墩承台最大平面尺寸65.3m×39.8m。北汊80m跨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40.7m跨铁路主梁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0.7m跨公路主梁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相似文献   

3.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咨询技术关键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跨度居同类桥梁世界之最,大桥正桥工程咨询采用中外联合体的模式。文章介绍了联合体的组织结构及现场的机构设置,咨询工作模式,咨询实施过程,咨询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咨询验收评审情况,结合正桥工程咨询的实践,对中外联合咨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失效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运用Ansys软件建立大桥的有限元模型,在成桥状态基础上,分析、计算和比较活载的荷载工况,依照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各工况下杆件的应力,从而得到最危险的荷载工况;以最小荷载增量准则为失效分析理论,利用Ansys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进行后处理,生成大桥前五级失效历程的失效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大桥设计方案可靠性较高;某些关键杆件对桥梁的可靠性尤其重要,加强这些杆件能高效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Ansys软件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对复杂结构的建模和数据处理尤为方便。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通车试验为背景,介绍了世界级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桥通车试验的依据、评判标准、试验中采用的新技术及通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近年来长江上修建的特殊结构桥梁风险管理工作调研基础上,结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特点,对该桥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建立了风险分析层次结构图,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工程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价,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等线性工程的选线阶段,选线的原则一般足根据工程的数量和投资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工程选线;在地质比较复杂的地区根据沿线的地质条件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地质选线。那么,在选线过程中由于要考虑绕避国家明令禁止通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为保护沿线的饮用水源取水口及人型的噪声、振动等敏感建筑物等因素进行选线,我们称之为环保选线。本文对环保选线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几种因素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的规定进行简单分析总结,仅供在选线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基桩检测实践情况,系统介绍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依据、原理和检测程序。  相似文献   

9.
采用几何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气动参数的风洞试验,测量其主桁梁和列车的静力三分力系数、桁梁的气动导数。分析上、下游不同方向来流,桥上有无列车,列车不同位置和不同队列数等对桁梁和列车三分力系数的影响。在均匀流条件下,用自由振动法测量气动导数,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桁梁气动导数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主梁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上游来流和下游来流的三分力系数差别不大,小攻角时差别更小;列车在下风侧时的桁梁三分力系数较列车在上风侧时大;列车在桥上运行时,会增大桁梁的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降低桁梁的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0.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采空区、崩塌、滑坡、落石等不良地质及区域断层分布广泛。初测阶段,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既有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测绘、钻探等综合勘探方法,开展山区铁路的地质选线,对降低工程投资、控制建设成本、减少地质灾害、减轻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赣龙扩能改造工程中几处典型地段的地质选线,可供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9日,湖北武汉天兴洲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首条货运铁路线全线铺通,为6月底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兴洲大桥共有4条铁路线,首条货运铁路线铺通将使剩余3条铁路线的铺设速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系数与各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次数及构件的荷载分配系数有关。根据列车过桥的随机性特点,运用概率理论分析四线列车在桥上的相遇概率和次数以及四线铁路桥在各种相遇情况下的损伤度,推导出四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中四线系数的计算公式。运用该公式,以过桥长度1 092 m,横梁端剪力的荷载分配数据为依据,计算得武汉天兴洲大桥中间主桁疲劳检算四线系数为1.96。根据天兴洲大桥的结构及受力特点,综合分析所有情况的计算结果,建议天兴洲大桥疲劳四线系数取2.20。  相似文献   

13.
李书银 《铁道勘察》2007,33(2):24-26
介绍了天兴洲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复测的技术方案,对控制网复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点稳定性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4.
结合铁路建设的实践,从“铁路选线设计要注意地下水失衡”、“线路经过居民集中区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与“作好绿色防护工作”三个方面,作者阐述了自己对铁路环境选线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山区铁路选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岭铁路线路由岭顶间垭口处的隧道(或路堑),分水岭两侧的河谷展线以及岭下谷部的桥梁(或路堤)三部分组成,本文就如何进行越岭铁路选线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以实例说明地质工作在山区越岭铁路选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铁路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11-13,18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铁路工程由于其自身长度较大、技术限制、需要靠近经济点等因素影响,经常会与自然保护区等发生关系,为此对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铁路选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结合铁路选线中与自然保护区发生干扰的不同情况,分析涉及的法律障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等找出问题解决途径。研究结果:铁路不允许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需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不得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其污染物排放应满足规定的排放标准。当线路由于各种原因控制侵入保护区范围时,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手续。研究结论:选线阶段设计单位在收集保护区资料的基础上对选线进行调整,尽量绕避;难以绕避时,应尽量避开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单位应于项目前期即开始办理相关手续,促进项目的勘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有机结合,使项目建设能够平稳、快速、合法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公铁两用桥上部防电维修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多年来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防电维修设备的设计条件、技术要求、设备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铁路新线建设过程中,选则线路走向格外得要。特别是在很多敏感地区,铁路走向很可能对沿线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铁路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实现铁路与沿途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绿色选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