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魔幻现实主义是当代拉美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一股思潮。其代表作家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他的《百年孤独》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著作。作为新时期崛起的乡土作家莫言,更是深受其影响。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观念方面给予莫言以重要启迪,二是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讨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依托。  相似文献   

2.
女人爱环保     
《家用汽车》2013,(3):70-74
当女人们走出厨房,摆脱了男人的附庸,她们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走进政府、走进社会中的权力阶层,当女人们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她们也关心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关心时事。韩寒说"男人改变世界,女人改变男人",环保其实也可以从女人开始。闺蜜心意相通话题热爱生活女人们的关系有很多种,闺蜜一定是其中最不能错过的一种,孙妍和牟林就是这样的闺蜜。她们不经常联系,有的时候一年也见不到几面,但是一见面就有无数的话题可以聊。男人们似乎永远无法了解女人们的闺蜜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她们是比朋友更近一步的关系,是比夫  相似文献   

3.
当代汉族作家跨族文学是以汉族作家跨地域行走、跨族群交往、跨文化体验为根基的文学表意实践。它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族群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已有文学经验的新的写作方式与审美样态,表达了汉族作家对少数族群文化精神的"发现"与认同,显示了当代文学对人类行为及其文化的观照。这种特殊的文学写作为推动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犹太性"是指犹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与犹太文化或宗教相关联的一种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某犹太作家本人或其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以及任何能表现犹太人生活、性格、语言、行为等特点的东西。犹太裔作家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展现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流浪及其"滞后"心理等特征隐蔽地表现了该小说的犹太情结。  相似文献   

5.
张洁和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二者的创作有着源与流的关系。她们的小说文本反映了女性苦难的生存境遇,抨击了男性霸权文化,是为“战斗的女性主义”。但解构男权文化并不是她们写作的终极目标,之所以坚持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和文化姿态,是因为女性作为弱势性别,始终未能从社会的进步中真正获救。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汽车被笼统地划定在男人的领地。从生产、销售到售后几乎都是以男性为主角。可就是在这个有着无数男士精英的汽车圈里活跃着一批不凡的女子。她们有着女性温婉优雅的魅力,也有着雷厉风行、速战速决的工作作风。在男人眼里,她们是成功的,在女人眼里,她们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其创作中去,进而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京派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京派小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的影响,从哲学意蕴到文化意蕴,到处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形成了其作品独有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恰是他们创作成功所依赖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多部小说中对乡村儿童的人类学书写,不但深描了儿童的复杂天性,而且也通过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与文学虚构的增值性重复,以其不经意的语言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轻"的书写,反思乡村儿童存在与生存境遇的"重"。本文通过对这些小说文本的细致解读,指出莫言以其多元的叙事艺术,细致描摹了乡村儿童这一边缘群体的多元存在。这种看似对大人眼里无足轻重的孩童的书写和全面关照,其实是作者本人不经意间对其童年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的伦理召唤。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反思了父权文化和家长制思维在养育和抚育孩子方面的文化痼疾。  相似文献   

9.
中外作家"文心相通".贾平凹和杰克·伦敦以狼为主题的小说,都以狼为生命力的艺术符号,表达了对强健的人性理想和文明的向往;对人性中的"狼性",尤其是动物本能在特定状态下"迷狂"的艺术解剖,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不同在于, 杰克·伦敦以狼的艺术视角反观人类行为,张扬社会达尔文思想和"超人哲学",也有对人性异化和社会文明的批判,流露出对爱和人道主义的呼唤;<怀念狼>对人性中"狼性"的艺术开掘,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给人以哲理启迪.两位作家关于"狼"的小说艺术,极富哲学意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间,汽车被笼统地划定在男人的领地。从生产、销售到售后几乎都是以男性为主角。可就是在这个有着无数男士精英的汽车圈里跃跃着一批不凡的女子。她们有着女性温婉优雅的挽魅力,也有着雷厉风行、速战速决的工作作风。在男人眼里,她们是成功的,在女人眼里,她们是幸福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镜花缘》是一部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大胆地突破封建礼教的规定,倾情地描写了各类女性的杰出才能及其大胆的行为,表现了其进步的女性观。从男女角色地位、社会活动范围等方面来探讨了书中才女是怎样摆脱了封建束缚,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了作者难能可贵而又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2.
<左传>对男性的称谓,常结合地域信息、个性记号字和个人身份等方面的内容.对女性嫁后称谓,通常将父姓结合丈夫的国、氏、谥等信息加以称谓,偶尔也结合个性记号特征.春秋时期对人称谓的总的特点是个性特征不如现在突显,这与当时重礼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3.
伊万·布宁(1870—1953)是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是跨越两个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描写旧俄乡村生活,语言朴素得近乎吝啬,但与此同时,就声音和形象性而言,他的语言又是极为丰富的,富于色彩、气味、音乐感和画面感:乐声、潺潺地流水声、有节奏的铿锵声、柔情的絮语声。注重大自然的描写是布宁乡村小说的特点,乡村色调冷峻灰暗使主题意蕴丰富。本文中笔者以其乡村主题代表作为例,浅析布宁乡村小说的主题与情调。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像她身上所穿的奇装异服一样是那个时代的传奇,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其内心是凄凉的、孤独的.本文主要从张爱玲作品的故事情节、意象特征与她所处的客观环境、自身的文艺观的密切结合,剖析她的悲剧意识,解构小说中的悲剧文化.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当代中国最广为人知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文学贡献和翻译贡献都比较突出,极大地影响了他那个时代;但是后来他的翻译贡献和地位长期遭到了误解,人们给予了过分、过多的褒奖。当他的翻译贡献、译作质量和翻译理论得到认真地分析之后,他的翻译地位就可以回归到他应该具有的普通翻译家的位置。理解了作家、翻译家的本性、责任和价值,也就理解了鲁迅。  相似文献   

16.
近期,笔者发现一篇发表于1905年的郑和研究新资料——《郑和航海的故事》,该文也是近代第一篇关于郑和研究的白话文资料。20世纪初期,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亟需激发民众爱国之心的正能量。《郑和航海的故事》用易于民众接受的白话文语言描述郑和航海事迹,起到爱国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宣扬民族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激励民众的爱国热情。本文主要考证《郑和航海的故事》的版本和作者,并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该作品不仅代表了美国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而且较为全面地运用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写作手法和技巧.文章通过分析福克纳所运用的对位式结构、多视角的叙事角度以及絮语不止的内心对白等意识流表现手法,来揭示并欣赏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8.
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无疑既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又潜在地、深层次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就现当代女性作家张洁、方方、王海鸰、六六等作品,探究在社会主流文化——男权文化统治下,女性的婚姻心理被异化,异化的表现有两点:其一是女性的奴化心理,其二是女性对男权力量的恐惧与渴望。  相似文献   

19.
王蒙不仅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而且是有独立见解的文学理论家。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作为文学理论家的王蒙:一是对文学的总体看法。二是当代文学批评。三是文学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