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巨型船舶大风浪中系泊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一艘17.5万吨散货船的大风浪系泊模型试验,得出了在吹岸风和吹开风状态下,护舷和缆绳的受力随风浪流及风向角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不同吃水对船舶受力、系泊缆绳和护舷受力的影响,对巨型船舶的大风浪系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12,(5):4-4
8月31日上午,龙穴造船建造的又一艘8.2万吨散货船L0026船顺利完成各项码头系泊试验,出海试航。在该船调试阶段,龙穴造船试验作业区在设备、系统交验前,实施三级检验管理流程,即"一级自互  相似文献   

3.
多点系泊FPSO的首部和尾部均布置有系泊缆,立管通常布置在舷侧中部,因此需要在舷侧安装相应的结构以支撑海底钢悬链线立管(SCR)载荷及甲板上部立管平台和立管提拉设备模块的重量。同时为了防止舷侧立管遭受其他船舶的撞击而发生泄漏和损坏,需要安装立管保护结构。本文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为国外船东设计和建造的一艘30万吨多点系泊FPSO为例,从实际工程设计的角度阐述多点系泊FPSO舷侧立管支撑结构的设计要点,为今后多点系泊FPSO立管支撑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德 《珠江水运》2001,(1):22-23
单浮系泊(Single Buoy Mooring system)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外海油轮系泊装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级油轮(VLCC)系泊及装卸石油.比较普及的有国际石油开发公司型(IMODCO型)和壳牌石油公司型(Shell型).1994年11月份,为配合茂名石化扩产的需要,中国第一座25万吨级IMODCO型单浮系泊在茂名港建成投产.该设施位于茂名港大放鸡岛东南面,设计中转原油能力1100万吨/年.自投产至今,已安全无事故接卸近200艘超级油轮,中转进口原油35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5.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29-29
商船三井在2004~2009年的6年间将新造钢铁原料运输船48艘,其中包括超大型矿石运输船在内的15万载重吨以上的船33艘,被称作“小海岬型”的9万和11万载重吨船7艘,巴拿马型船8艘。2004和2005年各竣工11艘,2006年13艘,2007年7艘,2008年4艘,2009年2艘。按船型计30万载重吨船4艘,23万载重吨船2艘,20万载重吨船16艘,17万载重吨船10艘,15万载重吨船1艘,11万载重吨船4艘,9万载重吨船3艘,巴拿马型船8艘。  相似文献   

6.
高颐 《中国船检》2023,(8):86-88
<正>Mesaieed (梅赛伊德)港是一个集油类产品、液化石油气、石油化工、化肥、散杂货为一体的综合性货物操作港口,坐落于卡塔尔东南岸,距离首都多哈约45km。该港拥有3艘速度可达27节的引水艇,8艘拖轮(80吨2艘,55吨4艘,35吨2艘),以及4条系缆艇。对于VLCC,该港仅有SPM(24°53.72′N 051°34.96′E)和MPB (24°53.80′N051°33.25′E)两个泊位可以靠泊。其中,SPM系泊期间船尾会有一艘拖轮拖带。  相似文献   

7.
针对30万t FPSO码头舾装周期长,船体主尺度大,而码头前沿可用长度较短,台风季节码头系泊不利的问题,为解决该船体的临时系泊要求,以一30万t FPSO码头系泊设计为对象,设计FPSO在常规工况和台风工况2种不同工况下的码头系泊方案,建立2种方案下码头系泊的计算模型,分析船舶在风、流载荷下系泊缆绳的受力规律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航海》1979,(1)
公司名称拥有船舶1.三光汽船公司(日本)271艘、2225万吨2.日本海运公司(日本)161艘、1838万吨3.不列颠石油公司(英国)120艘、135。万吨4.切夫朗轮船公司(美国)63艘、1193万吨5.日本邮船公司(日本)161艘、840万吨6.埃索油船公司(美国)75艘、749万吨7.萨利宁维斯特公司(瑞典)126艘、580万吨8.香港航运公司一96艘、540万吨9.登霍尔姆公司(英国)70艘、 530万吨1。壳牌油船公司(法国)27艘、526万吨世界十大航运公司~~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超大型油轮在现有码头停靠、作业时的系泊情况,采用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时在长周期波及波浪、风、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的动态响应及对系缆力、护舷撞击力的影响。得出了40万吨级油轮在系泊作业过程中在不同波高及周期的波浪作用下运动量、缆力、撞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在试验条件下40万吨级油轮停靠码头系泊作业的系缆方式及应注意问题。可为40万吨级油轮系泊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数据     
《中国海事》2020,(4):3-3
7142艘1月26日1000时至4月6日1700时,武汉海事局共维护船舶7 142艘(其中进港3 653艘,出港3 489艘)。进出货物949.8万吨(不含集装箱),其中,电煤154.2吨,油品68.6万吨,矿石460.6万吨,钢铁198.1万吨,化工品18.8万吨,集装箱14.4万TEU,其它41.0万吨。  相似文献   

11.
闻建国 《水运工程》2005,(6):41-44,52
介绍镇海算山码头#7泊位5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兼靠10万吨级油轮的改造设计。对泊位长度、靠泊设施间距、泊位作业标准和平面水域等进行全面论证,对码头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荷载、结构内力进行复核计算。本着投资少、工期短、施工简单和对生产影响小的原则,提出对码头上的登船梯、系船设施等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满足兼靠10万吨级油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孔宪雷  随风雪 《水运工程》2000,(5):11-13,18
介绍日照港东港区#9泊位由1.5万吨级泊位浚深为5万吨级泊位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永绣 《港工技术》2005,(B12):12-15
针时板桩结构型式仅适用于中小码头建设这一长期困扰水运工程界的课题,研究开发了半遮帘式和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型式。在京唐港区2万t级板桩码头改造为5万t级泊住工程中,利用半遮帘桩减小作用于原前板桩下半部分的土压力,而且不设锚碇拉杆,取得了成功;采用全遮帘式板桩结构,又成功建设了10万t级深水泊位。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进行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试验,研究了25万吨级码头航道与港池的淤积形态;通过整体及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泊稳条件,确定了码头面的合理顶标高,解决了引堤护面块体稳定性的问题,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任振东  石杰 《水运工程》2004,(11):137-138
通过秦皇岛港20万吨级矿石泊位改造BG2皮带机基础工程施工,介绍在抛石棱体上进行灌注桩成孔的施工工艺以及护壁泥浆的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敞式碟形码头的泊位长度,我国港口设计规范与英国规范和OCIMF指南中的规定值差别较大,我国规范规定的泊位长度较长。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水池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开敞式蝶形码头的泊位长度对系泊船舶的系缆力和运动量的影响。实验水文条件考虑波浪、潮流、风要素,实验船型为30万吨级典型油轮,采用3种泊位长度布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缩短码头泊位长度,并均化缆长分布,能使缆力分布趋于均匀,并减小与横向约束相关的船舶运动量。  相似文献   

17.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亥索  杨兴晏 《港工技术》2010,47(5):9-10,35
国外对于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的泊位,在进行系缆系统设计时,非常重视航道中航行船舶的船行波对系泊船的作用力及力矩,但我国的设计规范中尚缺少相关内容的规定。介绍一种计算船行波对系泊船的作用力及力矩的算法,并讨论作用力、力矩的基本特点以及该算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30 000 DWG散货船在开场水域码头系泊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在风浪流组合工况中,对不同系泊方式的系缆张力和船舶运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流向和缆绳长度对系缆张力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可为类似船舶码头安全系泊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