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新建贵广高速铁路平永河双线大桥和孖龙溪双线大桥两桥32 m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方案的介绍,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阐明了钢管柱+单层贝雷片支架方案和钢管柱+双层贝雷片支架方案对于地基基础、预拱度设置的要求,计算出两种方案使用主要材料、投入费用并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出两种施工方案的优、缺点及风险控制要点,提出两种施工方案的适用施工条件,对于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地、丘陵地区,岩体较破碎,部分地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隧道施工过程中,易造成穿越浅埋段位置坍塌冒顶,施工风险较高。结合武黄城际铁路沙窝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通过浅埋段分别采用明挖及暗过两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研究,从施工方案、投资、安全风险等方面论证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了暗挖施工方案,介绍了暗挖施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姜宁宁 《科技交流》2009,39(3):55-59
通过(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灌注法和分段支架现浇法两种施工方案的静力分析计算,比较了两种施工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结合蒙华铁路汾河特大桥圆端形薄壁变坡空心高墩群施工实例,对高墩群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设计,介绍了采用"满配式"模板和圆端可调翻模两种施工方案的模板结构设计、配置形式、施工工艺、主要设备配置及墩身施工质量控制,总结了两种类型模板施工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可供同类结构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燕尾段隧道是一种新型的隧道结构形式,因其可较好解决隧道因地质条件、线路线形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施工难题,在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以新建蒙华铁路城烟隧道为例,为减少隧道开挖对围岩的扰动,结合城烟隧道的基本特点,提供两种施工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对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比选。通过比选可知,与传统的施工方案相比,采用反向施工方案可更好地控制燕尾式大跨段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通过现场施工,总结了反向施工关键技术,并根据后期的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所选方案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3项目盾构隧道下穿沪杭铁路线施工方案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就注浆和不注浆加固两种方案,分析了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造成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7.
云维冬 《铁道勘察》2005,31(4):75-78
以广州某地铁车站联络通道的施工为例,详细介绍矿山法和组合式盾构施工方案的工作原理、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并对这两种施工方案的优劣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武康上行客车线跨京广线(14.22+22.15+22.20+17.75+17.62+19.27)m一联无梁板连续刚构跨越既有京广上行客车线等5条铁路线,与既有线最小交角仅为23°59″,在施工支架设计中采用了两种方案形式,即施工支架梁部垂直所跨越既有线方向搭设和施工支架梁部顺新建武康线方向搭设。对两种方案形式从技术经济角度分别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推荐方案,为在繁忙铁路站区密集线路条件下施工支架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京广线第五次提速小半径改造中的接触网配合施工方案,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为以后类似的接触网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地铁盾构隧道多次下穿黄河的风险,以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火星街站—黄河市场站区间盾构下穿黄河的隧道工程为例,提出公轨分建和公轨合建两种大直径盾构隧道方案,以空间限界设计要点为依据,对两种方案的排水、疏散通道和通风排烟等附属结构进行设计,提出了两种大直径盾构隧道方案的内径尺寸和内部附属结构的空间布置方案,并分析了两种方案中衬砌管片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力学特性。随后,从工期、工程造价、施工风险及使用效应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公轨分建与公轨合建两种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优选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公轨分建方案盾构衬砌管片建议采用内径为10.2 m、厚度为0.50 m、环宽为2.0 m的衬砌管片,施工时千斤顶采用顺序卸载方式;公轨合建方案盾构衬砌管片建议采用内径为13.9 m、厚度为0.65 m、环宽为2.0 m的衬砌管片,施工时千斤顶采用顺序卸载方式;公轨分建方案优于公轨合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