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巍 《港口装卸》2011,(3):24-25
我公司有2台由原上海港机厂制造的轮胎式场桥,其小车部分采用电机自带的内置式制动器(见图1),该制动器主要由制动弹簧、上下承压盘、制动摩擦片、电磁线圈4部分组成,通过电机尾部的一个膜片联轴器连接编码器。其中摩擦片中间为花键齿,通过一个相配套的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连接。通常状态下,行走时,电磁线圈得电,电磁力大于弹簧力,将下承压盘往下吸,摩擦片与承压盘分离,此时制动器处于打开状态;电磁线圈失电时,通过弹簧力向上推动下承压盘,上下压盘夹紧摩擦片,从而起到制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装有梭式弹簧缓冲装置的新型绞车。这种绞车可用于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和在船舶激烈摇摆的情况下进行收放小艇作业。还介绍了吊艇柱和绞车的结构和力的分析。梭式弹簧由梭子、橡胶缓冲弹簧和球轴承组成。特别考虑了装置的可靠性和液压控制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边界单元方法研究了波浪与平板及立板两种防波堤结构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两种型式防波堤的散射波浪力与板的相对板厚、相对潜深及相对板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有效波浪力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潜深小于0.5m并且板厚为O(0.005m);(2)水面和水下平板的垂荡波浪力为控制要素并有极值存在,横摇波浪力可以忽略;(3)水面或者水下立板的横荡波浪力为控制要素,并且横摇波浪力约为平板的20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横置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新型水下船体对接装置,分析了在横置工作状态下机构的波浪力对装置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的具体实例,验证了此装置能够适用于水下对接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长方体形囊式空气弹簧刚度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空气弹簧是一种具有可调非线性静、动态刚度及阻尼特性的隔振元件,它利用空气压缩的非线性恢复力和阻尼力来隔离振动和冲击。空气弹簧的刚度是随其变形量而变化的,因而由它组成的系统其固有频率与振幅有关。空气弹簧还具有自动避开共振,从而抑制共振振幅的特性。本文对长方体橡胶-帘布囊式空气弹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其垂向及横向刚度特性进行了探讨。假设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仅取决于内部气压,从工程热力学的气体多变方程出发推导了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利用线性薄膜理论推导了长方体形囊式空气弹簧的有效承压面积。采用弹性力学的方法,解决了其由帘线交织而成的橡胶囊膜断面的横向切变形问题,推导了横向刚度。并对空气弹簧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工程船靠泊过程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致禹  谢仲安  顾敏童 《船舶力学》2010,14(12):1394-1404
研究了工程船靠泊过程中在橡胶护舷、靠泊船及停泊船之间传递的靠泊力及能量.在简化分析中,将靠泊船等效为一质量块,护舷结构等效为一非线性弹簧,停泊船舷侧结构等效为一线性弹簧,利用能量法推导了最大靠泊力的估算公式.此外,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三种不同型式的橡胶护舷作用下的靠泊力及吸能分配情况,验证了简化公式的有效性,同时为工程船在靠泊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分析及护舷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弄清水下航行器内孤立波载荷形成机理是分析内孤立波对航行性能影响和控制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深入分析模型位于内孤立波波面上方、穿越波面、位于波面下方3种情形下,模型受内孤立波流场水动力作用和分层密度差静力作用过程,对比不同潜深时纵向力、垂向力和俯仰力矩特性差异.研究表明,穿越波面的情况下,模型所处的流体密度变...  相似文献   

8.
均流中悬索的性状及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得出了用递推法解均流中悬索基本方程组的程序,并给出在水下拖索与深水锚索方面的计算实例。进而作了悬索的归一化分析。借此,一切悬索可归并成仅依赖于一个参量的曲线,该曲线与悬索真实形状几何相似,其相似比依赖于索内张力。 借文中所提供的“归一化悬索图”讨论了诸如提高拖曳器潜深、缩短锚距等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利用该图方便地手算任何边界条件下悬索几何形状及其张力的方法。 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依据外压容器设计方案和准则,研究工作在海洋3000米下环境的承压舱结构,合理选择舱体材料、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分析计算承压舱各部分参数,通过常规设计时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承压舱体各部分承压性能进行模型仿真分析计算,选取最佳结构设计方案。对设计承压舱进行打压测试,分析结果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满足设计工作水深的承压性能及重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敷设覆盖层结构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响应特征,[方法]运用龙格库塔间断伽辽金法(RKDG)、边界元法(BEM)和有限元法(FEM)的耦合计算方法(RKDG-BEM-FEM),研究敷设橡胶圆板在近场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征;通过与试验得到的湿表面压力、气泡形态等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探讨近场水下爆炸气泡在柔性边界附近的响应特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敷设实心橡胶能够缩短冲击波的脉宽,但是更容易出现空化溃灭;敷设实心橡胶对近场水下爆炸气泡的变形影响不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艇抗冲击结构近场水下爆炸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4月份,世界上第一艘全新燃料电池驱动的212A型U31“克拉西”号潜艇,在德国北部基尔港下水,开始了首航。 “克拉西”号潜艇长55.9米,艇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为1830吨;水上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最大潜深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7名。  相似文献   

12.
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环温度场与变形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船舶艉轴的机械密封中,不同材料的配合将产生不同数值的磨损和变形量。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橡胶-硬质合金密封的二维热-力耦合模型,分析力与温度场、力与变形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静环橡胶的温度最高点和磨损严重区域发生在二维耦合模型中接触端面的上端面;动环和静环由最初的全端面接触变为部分接触,间隙呈锥度形状;在二维耦合模型中,随着端面比压的增大,下端面变形量增加的梯度明显大于上端面变形量增加的梯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VOF方法,对Froude数(Fr)等于0.2时近水面不同潜深的潜艇绕流流场结构进行了仿真,主要研究了不同潜深的兴波特性及水下绕流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接近水面时,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受到兴波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潜艇阻力和各方向力的扰动有明显增加。使用流向电磁力对潜艇头部和指挥台进行控制,加力后潜艇绕流流场结构发生改变,随着电磁力作用系数的增大,阻力显著下降,同时各方向力的扰动被抑制,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最后对头部和指挥台进行独立控制,对比结果表明头部控制在减阻减振方面的效果要好于指挥台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下清刷装置优化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下清刷装置是水下船体表面清刷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文中分析了水下清刷装置在水下旋转的受力状况,建立了该装置在水下旋转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运用优化设计和实验的方法确定合理结构参数,为设计和制造水下清刷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限元建模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某一型船的长轴系进行抗冲击动态分析,得出该轴系在水下非接触爆炸时的位移和力响应,分析了不同冲击输入条件下轴承刚度对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对轴系抗冲击设计技术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孤立波会导致海水等密度面大振幅的垂向起伏,影响潜水器的水下适航性,甚至危及安全性.运用CFD方法开展内孤立波数值造波,并将内孤立波数值解与eKdV理论解进行比较,验证数值造波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内孤立波作用下处于3种不同潜深的Suboff缩比模型的运动,详细分析了不同潜深下模型在内孤立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水下航行体推进轴系在多种状态下的变形及轴承负荷变化规律,[方法]以某水下航行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的轴系及水下航行体混合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在船台、码头、水下3种工况下施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载荷,以及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计算航行体结构的变形,分别提取不同工况下的轴承位置变形和轴承负荷,并以轴承1和轴承3的连线为参考线,得到各工况下轴承位置处的相对变形。[结果]结果表明,针对该水下航行体,从船台工况到码头工况再到水下工况,轴系中心线的相对变形及其大小、轴承负荷的改变趋势均有差异;对船台工况的轴系轴承2预设向上0.090 9 mm的初始变形值,可达到轴系在水下工况处于理想状态的目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水下航行体后续的轴系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利文  吴宏伟 《水运工程》2011,(11):201-206
采用新发明的真空吸水系统应用于离心机中,可以使土体产生向上渗流并模拟软土地基真空预压。为获得理想的水下真空预压固结对比效果,竖井采用2种不同井间距的砂井,密封膜采用完全覆盖的形式。用发明的装置产生水下真空得以模拟软土水下固结行为。介绍了模型制作、试验程序及真空发生系统,并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变形、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改变和不同井间距对固结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一种潜浮式无人船的多潜深航行工况开展了阻力性能试验,并通过CFD软件STAR-CCM+对船体的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水面航行工况、边缘潜深工况和多组完全浸没潜深工况下阻力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了低速航行时水面航行工况下总阻力较小,高速航行时边缘潜深工况阻力随速度增加迅速增大,完全浸没潜深工况随潜深增加阻力逐渐减小的结论。并通过可视化处理分析了多工况下船体的兴波情况、船体表面压力以及船体附近流场情况。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可以为潜浮式无人船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水下爆炸气泡脉动作用下细长加筋圆柱壳的鞭状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海  刘建湖  吴有生 《船舶力学》2007,11(2):250-258
细长加筋圆柱壳是潜艇耐压壳体的主要结构,其在水下爆炸载荷之下发生的鞭状运动是潜艇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考察不同的因素对于细长加筋圆柱壳鞭状响应的影响,该文将圆柱壳简化为一根变截面的梁,用双重渐进近似法(DAA)描述了结构的动态变形与瞬态流场的耦合作用,从弯矩的角度的考察了水下爆炸第一次气泡脉动载荷对结构鞭状响应的贡献,总结了圆柱壳上的弯矩随潜深,爆距,爆炸方位角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水下爆炸作用下潜艇的鞭状动响应特征,并用以改进潜艇的抗冲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