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车型线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验证其电源分配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本文通过实例来介绍整车线束系统测试对改进整车系统构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源分配系统设计知识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源供应分配系统,即通常所说的熔断丝盒,是线束的核心部分,它必须提供足够小的电阻以保证所有的用电器达到正确的功能。当短路时,系统必须要有足够小的熔断丝来保护导线和连接系统。同时,不要过设计(使用超大型号的导线),因为过设计会对整车的设计成本和整体感产生负面影响。下面就电源分配系统设计知识作一些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导致车载功能电器不断增多,为提高车载各功能电器的可靠性,连接各功能电器的汽车线束多采用集成式设计,将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仪表线束、车身线束及其它功能线束集合设计成一条线束;直接导致集成式线束的导线数量、单根导线长度大幅增加,线束的可制造性大幅降低,装配过程控制也愈加困难。为解决集成式线束生产制造及过程控制的难点和问题,我公司在现有HMES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适合集成式大型汽车线束流水线装配管理模块。本文将以HMES装配模块的开发设计和应用方案,与各位共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对车辆智能化配置需求越来越强烈,面对日趋复杂的车门电子控制设计,新增一个功能就增加一个控制器的方式,不但增加了控制的复杂程度,整车线束也更加复杂,同时由于负载受限制,功能上无法做到多样化。故而国内外主机厂已经将分布式控制方式作为整车架构首选。文章采用左、右前门控制模块分别控制该侧车门上各种功能需求的控制方案,通过对模块的电源及信号采集硬件设计、软件系统架构及车窗防夹的软件设计方案,构建分布式控制方式,实现在提升整车性能的同时,达到有效降低整车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汽车节能减排法规的不断加严,整车电器设备不断增加,作为连接汽车各种电器设备"神经网络"的整车线束,也越来越复杂,对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经营成本的新增,线束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结合项目开发实例,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部分整车线束成本优化及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设备不断增多,汽车应用的电路分配再次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重点,汽车中央配电盒所需保护和控制的线路也相应地快速增加。汽车中央配电盒通过复杂的内部汇流排连接或电子电路集成,并集中布置电子电器元件,达成一系列与之相互关联线束的连接匹配组装,乃至网域通讯,从而实现整车电子电器集中分配、保护与控制功能。一般情况下,配电盒负责整车负载系统的电源分配,并对线路加以保护,同时还要在一  相似文献   

7.
刘妮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4):127-13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重卡市场保有量连年上升,客户对重卡舒适性、智能化的需求逐渐提高,整车电器零部件也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整车电器故障问题也逐渐显现,故障率日渐上升。重卡在行驶过程中,常常因汽车线束问题导致的电器系统失效,严重威胁汽车行驶安全。文章主要从处理重卡线束磨损的经验出发,列举在售后改进过程中线束各类失效的典型模式,分析失效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整改方案,极大降低线束售后金额,提高整车电器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中电子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作为汽车神经系统的线束也越来越重要。线束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线束的成本。小截面导线在整车上的应用区域现代汽车上用到的导线线径总类大概有20多种,且这些导线分别用在汽车上的不同位置,因此选择导线要满足周围环境(如温度、适度、耐腐蚀等)的要求、用点设备和保险丝及继电器的电气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汽车电子电路和安全问题的严格化要求,我们采取在发动机高温区的发热部件表面和需要被保护的整车线束表面增加隔热层,以及提高导线的耐温等级等方法来提高汽车线束的安全性。本文讲述了商用车线束设计中应采取热害防护设计的部位以及热害防护的方法,提高整车线束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整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汽车可靠性、降低油耗和空气污染,车用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数量、电线数量不断上升,同时因电子控制系统功能的加强、控制要求的精确化,多采用集成电路,其复杂性增加。数据传输速率也在不断上升。所需汽车线束也就更多更复杂。一辆充满电子学装备的现代汽车上约计需1200根单独导线。因此,线束已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摩托车电子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摩托车上应用的ECU(电子控制单元)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必然导致整车线束越来越粗、分支越来越复杂、布置空间越来越紧张,而且降低了运行可靠性,提高了故障排查难度。为了实现各ECU间传输的信号共享及实时交互,传统摩托车电路系统采用的一导线一信号的传输信号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应用将成为高档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电子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2,(14):42-43
“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一直在消耗地球上的自然能源。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气功能越来越多。这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使车内的电气布线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汽车线束重量的增加,也导致整车成本和能耗的增加。”这是日前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德尔福派克电子/电气系统事业部产品工程经理金英男女士做汽车线束系统轻量化主题演讲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3.
刘妮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8):128-130
随着汽车可靠性、安全性的提高,电子电气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其中,电器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得汽车上电路数量及用电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对于整车的线束布置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化。文章以商用车整车线束布置为核心,明确整车线束三维布置设计原则,提出整车线束布置方式,分析整车线束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整车线束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复杂线束系统的设计和变更管理带来的挑战,结合国内线束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Capital与NX协同的整车电线束开发方案。这使整车厂得以应对日趋复杂的线束设计并支持设计数据的复用,通过并行开发加速产品设计迭代,提高整车电线束系统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燃油电喷、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等电控系统的增加,如果仍采用常规的布线方式,将导致汽车上电线数量急剧增加。在一些高级乘用车上,电线的重量占到整车重量的4%左右。电控系统的增加虽然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但随之增加的复杂电路也降低了汽车的可靠性,增加了维修的难度。目前,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汽车线束数量及线径急剧增加的矛盾相当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数据总线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电控系统。什么是数据总线所谓数据总线,就是指在一条数据线上传递的信号可以被多个系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6.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孝卫 《汽车电器》2006,(10):16-19
对汽车线束电源分配、车身线束三维布局、插接件和导线的选取、线束外包扎和固定方式等设计原则进行介绍,重点分析线束用导线、密封件、固定扣和各种包扎管、胶带等原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功能电器设备迅猛增加,直接导致连接各功能电器的汽车线束设计的更加庞大和复杂;从而导致汽车线束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也大幅提高。基于TRIZ原理引入超系统资源,在线束制造过程中引入数字化信息平台,利用服务器、计算机客户端、网络、手持终端、数字化系统软件等资源,对线束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文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现实。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汽车线束数字化制造系统的应用,汽车线束的智能化制造也逐步提上日程,推动着线束工程师对汽车线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相结合的应用与研究,进一步推动汽车线束生产制造技术的向前发展,提高线束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汽车线束轻量化-0.13mm~2合金导线的应用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应用范围、质量占比、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和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分析0.13mm~2合金导线在整车低压线束中的应用可行性,从而降低整车线束的质量,实现轻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某轻卡整车线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整车线束及其线束附件的选型及设计步骤和依据。本方案实现了在某轻型卡车上的应用,满足了市场需求,并满足了整车对线束功能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上的电控单元越来越多,常规的布线会使汽车上的导线无论是长度方面还是质量方面以及占用空间方面都难以让人满意,复杂的线路降低了车辆的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维修难度。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及提高电控系统的可靠性,汽车网络技术便应运而生。车载网络总线技术的运用,取代了传统的线束,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