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5-HTTLPR多态性与抑郁症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性区域(5-HTTLPR)与抑郁症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64例重型抑郁症患者和67例正常对照的5-HTTLPR多态性分布。根据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析该多态性与抑郁症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5-HTTLPR多态性的L/L基因型的频率(9.4%)低于对照组(19.4%),但没有显著性差异(2χ=3.038,P=0.219);女性抑郁症组的L/L基因型的频率(2.9%)低于对照组(13.9%),但没有显著性差异(2χ=2.766,P=0.251);症状学分析显示抑郁情绪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有关,具有等位基因L及其纯合子的患者抑郁情绪得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5-HTTLPR基因多态性L/L纯合子可能是抑郁症特别是女性发病的保护因子;等位基因L及其纯合子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中双相抑郁障碍 34例、单相抑郁障碍 30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进行检测 ,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Montgomery Asbery抑郁量表 (MADRS) ,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后T3 [(1.98± 0 .5 2 )nmol·L-1,(1.90± 0 .5 8)nmol·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5 8± 0 .2 7)nmol·L-1],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T4[(93.4 1± 2 9.4 1)nmol·L-1]低于治疗前 [(10 4± 2 0 .2 4 )nmol·L-1],并恢复到正常范围 ,HAMD和MADRS评分也随之明显下降。结论 提示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与症状的消失有关 ,甲状腺激素异常是继发于情绪障碍 ,双相抑郁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在病因学方面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同时测定了26例RDC-抑郁症脑脊液,血小板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并分析了测定值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的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抑郁症血小板cA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cGMP及脑脊液cAMP、cGMP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抑郁症患者偏执症状愈重,其血小板cAMP,脑脊液cGMP水平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白质和灰质的代谢改变及代谢物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4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23例健康青少年被检测,采用多体素1 H-MRS技术获得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白质和双侧扣带回灰质的代谢水平,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利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量其记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左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Cho/Cr显著减低(P<0.05),右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减低(P<0.01),双侧前扣带回灰质的代谢物无明显差异;抑郁组记忆商数(MQ)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抑郁组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与记忆商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前额叶白质的代谢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双侧前额叶白质NAA/Cr降低可能与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5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首发或者复发未治疗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0名和85名健康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评估2组的认知功能,PANSS量表5因子模型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在MCCB测量的连线、符号编码、言语流畅、霍普金斯词语学习、空间广度、空间记忆、迷宫及情绪管理分测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患者组在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与PANSS 5因子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认知损害因子与信息处理加工速度、言语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能力均呈负相关(P<0.050),而其他因子与MCCB评估的认知维度均无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信息处理加工速度受损程度更为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是相互独立的症状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负性情绪与防疫认知情况,为开展心理疏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405名大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评分与疫情防控知识的调查问卷作答情况,分析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405名研究对象中有178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单倍型分析的角度入手分析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B)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50例,均为中国陕西籍汉族人。提取基因组DNA,对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测序,并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Esis在线分析系统、LDA 1.0软件、Haploview 4.0软件进行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全部样本THRB基因第7外显子上未发现SNP,抑郁症患者组第10外显子上发现G1457T和G1671A两处SNP,健康对照组第10外显子上发现G1671A一处SNP,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HRB基因G1671A与G1457T两处SNP构成的单倍型位于存在强烈连锁不平衡关系的单倍型域内,抑郁症患者组中存在3种单倍型分布,表现为连锁不平衡关系;健康对照组中发现两种单倍型分布,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携带THRB基因G1671A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总分高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携带THRB基因G1457T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抑郁情绪、HAMA量表抑郁心境得分高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HAMD迟缓因子得分低于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结论中国陕西省汉族抑郁症患者THRB基因第7、第10外显子上存在不同于现有报道的SNP分布,G1671A与G1457T两处SNP位点及其构成的单倍型与抑郁症不存在关联和连锁不平衡,携带THRB基因G1671A杂合子和/或携带THRB基因G1457T杂合子的抑郁症患者有不同于携带上述两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个体的临床表现型。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HAMD17项测评总分≥18分,年龄<35岁的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共73人;选取与之匹配的8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评。结果①男性在父亲因子FF2(惩罚、严厉)和FF5(拒绝、否认)和母亲因子MF1(情感温暖)、MF2(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女性在父亲因子FF1(情感温暖)、因子FF2(惩罚、严厉)和因子FF5(拒绝、否认),母亲的MF1(情感温暖)因子和MF3(拒绝、否认)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抑郁症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TPH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及症状表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TPH A218C多态性与抑郁症及症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70例抑郁症(重性抑郁症)患者的TPH基因的多态性分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表型。结果抑郁症组TPH A218C多态性的等位基因C的频率(44.3%)明显高于对照组(24.3%),而A等位基因的频率(55.7%)和A/A基因型的频率(31.4%)显著低于对照组(75.7%和62.9%)(2χ=6.214,P=0.013);(2χ=6.946,P=0.031)。按性别分层后,男性抑郁症组C/C基因型的频率(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而A/A基因型的频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0%)(χ2=8.103,P=0.017);病例组中症状表型在三种基因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H A218C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相关,其相关性受性别影响,而与症状表型间无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戒烟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根据自愿分为戒烟组21例和对照组(不参与戒烟者)23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6个月时戒烟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戒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戒烟,长期戒烟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对疫情的风险感知和焦虑、抑郁的关系,以及负性注意偏向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为高校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对来自陕西省与河南省的1 404名在读大学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量表、负性注意偏向量表、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抑郁筛查量表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用Pearson相关方法探究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PROCESS插件分析负性注意偏向的中介效应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纳入研究的1 404名大学生焦虑与抑郁得分分别为4.03±4.48、6.21±5.41;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9.9%、44.4%。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与负性注意偏向(r=0.373,P <0.001)、焦虑(r=0.227,P <0.001)、抑郁(r=0.226,P<0.001)呈正相关;负性注意偏向与焦虑(r=0.553,P<0.001)、抑郁(r=0.497,P<0.001)呈正相关;而领悟社会支持与疫情风险感知(r=-0.154,P&...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我国船员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通过文献检索和论文要求筛选,共收集到近10年有关我国船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14篇文献,包含19个有效样本和2 625名被试者,并利用Excel和Review Manager5.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船员SCL-90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症状因子合并效应量为较小值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强迫症状因子和敌对因子合并效应量为较小值并且无统计学意义。我国船员心理健康水平确实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心理健康水平但并不严重,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症状方面的心理问题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抑郁和焦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安医科大学219名本科二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心身健康状况(CMI)、人格(EPQ)、气质、情绪状态(SAS、SDS)等五个量表,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研究。发现医学生中处于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百分数较高,分别为44.29%、21.00%,有51.14%的人情绪不稳定,10.50%的人有“神经症倾向”,以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中正常人的均值作常模,与其进行比较,内外向E的均值、神经项N的均值均增高。再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医学生在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方面,都明显高于医学研究生。本文还就医学生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比较青少年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大脑小世界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阐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病理发病机制。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3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组16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首发单相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往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正常对照组16名,两组间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所有被试对象均为右利手。采用不同的相关系数作为阈值构建大脑复杂网络。结果青少年首发未服药患者组大脑神经网路拓扑结构,较正常健康对照呈现一种相对无序混乱的状态。青少年抑郁症组大脑网络小世界特性明显下降,神经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下降。杏仁核在大脑拓扑结构中度值上升,杏仁核与颞叶皮层、杏仁核与顶叶皮层、杏仁核与中央后回、前额叶与顶下小叶等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增高,并且功能连接改变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青少年抑郁症组中,静息态背景下,前扣带回、前额叶背外侧段、前额叶内侧段、前额叶下段、岛叶和颞叶皮层度值增加。结论杏仁核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关杏仁核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可能是潜在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易感性、疾病发展的生物学标记。抑郁症患者大脑多个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放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表对 13 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期有 70 %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 ;放疗中期占 66.9% ;放疗后期占 3 0 .76%。放疗前后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无故疲乏、决断困难、生活空虚感和疼痛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论 抑郁是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 ,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 ,辅助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减轻或消除抑郁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修订中国版驾驶愤怒量表,并检验其在中国驾驶人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采用翻译后并新加入或删除部分题项的驾驶愤怒量表对职业和非职业驾驶人进行测试,共获得有效问卷232份,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效信度分析,完成最终量表的修订。修订后的驾驶愤怒量表包括20项,由交通障碍、无礼驾驶、违规驾驶和低速驾驶4个因素组成;量表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4~0.84之间,P0.01,体现了较好的效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90,并且各因素内部一致性均在0.75~0.8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年龄与违规驾驶得分和交通障碍得分呈负相关(r=-0.14,-0.15);驾龄与低速驾驶得分呈负相关(r=-0.14);去年行驶里程数与交通障碍得分、违规驾驶得分、低速驾驶得分和总量表得分均呈现负相关(r=-0.22,-0.38,-0.25,-0.24);总驾驶里程数与交通障碍得分、违规驾驶得分、低速驾驶得分和总量表得分均呈现负相关(r=-0.20,-0.36,-0.21,-0.26);非职业驾驶人的违规驾驶得分和低速驾驶得分高于职业驾驶人,均P0.05。修订版的驾驶愤怒量表符合中国驾驶人文化背景和驾驶习惯,体现了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来作为评估驾驶愤怒和后续驾驶行为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弹性的关系,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预防青少年离家出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月―9月从全国120个城市选取12~18岁青少年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并由调查员协助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 065份。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的人口学资料、家庭信息、心理状态、家庭弹性、社会支持情况及过去30 d内离家出走行为等。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探索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弹性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 065名青少年,其中独生子女334名(占比31.36%),男生442名(占比41.50%)。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7.6%的青少年在过去30 d内发生过离家出走行为,家庭收入低(P<0.001)、少数民族(P=0.031)、中专和大专的青少年(P=0.029)容易发生离家出走。自我效能低(P=0.005)、抑郁(P<0.001)、焦虑(P<0.001)的青少年离家出走发生率较高;而家庭弹性(P<0.001)和社会支持较高(P<0.001)的青少年较少发生离家出走行为。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氟西汀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多中心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减分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收集意向性治疗(ITT)抑郁症患者228例,符合方案患者(PP)208例。根据PP样本,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HAMD17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4.27±6.21)分及(14.86±6.09)分,与基线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非他酮组在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及CGI、HAMA评分上与氟西汀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TT结果与PP相似。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均与盐酸氟西汀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9.
追尾是高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之一。运用PC-Crash软件建立了小型车相互之间的基础碰撞模型;以位移和形变为评价指标,用单因素参数敏感性分析法,对比评估了软件内置的、第一类相对重要的21个参数对追尾事故的影响程度,筛选得到敏感性系数较大的10个参数;以碰撞速度V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10个参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的敏感度(即追尾事故影响程度)排序:反应时间t初速度v_0减速度a碰撞面角度θ碰撞点位置p质心坐标y质心到前轴的距离s_v车重w质心坐标x附着系数μ。结果表明:用PC-Crash仿真得到的前3名最敏感参数为t、v_0和a,该结论与交通流的跟驰理论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结论可为追尾预警算法及模型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了解高职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职学生639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测评。高职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征之间显著相关。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