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复发对Hp相关疾病的防治效果有重大影响,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复发率差异悬殊,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安地区Hp感染的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497例成功根除Hp的患者纳入随访,1年后进行~(13)C呼气试验,计算Hp感染的复发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共42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12例Hp感染复发,Hp感染的年复发率为2.84%(95%CI 1.25%~4.42%);②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收入、餐馆卫生条件、是否接触其他Hp感染者以及是否住院治疗是Hp复发的影响因素;③多因素分析显示,收入低(OR=3.06,95%CI 1.24~12.76,P=0.028)、餐馆卫生条件差(OR=9.16,95%CI 2.65~32.64,P=0.039)和接触其他Hp感染者(OR=4.27,95%CI 1.96~13.92,P=0.034)是H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地区根除治疗后的Hp复发率相对较低。低收入水平、餐馆卫生条件差和接触其他Hp感染者是Hp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有随访资料的61例PCa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选定标本中的表达,分析NED与PCa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PCa患者中有24例伴NED(39.3%),NED表达水平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及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Syn分别与NSE及Cg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伴NED组PCa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NED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NED是PCa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ED与PCa发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西北地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为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被确诊为消化系统NE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患者均接受过手术切除,且均来自于西北地区。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在12~84岁,平均(55.3±12.9)岁,男女比例为3∶2。最常见的肿瘤原发部位是胃(62例,32.5%),其次是胰腺(46例,24.1%),功能性NEN仅占8.9%(17/191)。常用的NEN免疫组化标志物CgA、Syn、NSE、CK、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79.6%、94.9%、77.6%、81.9%、79.3%。58.5%的患者被检出时为Ⅲ/Ⅳ期,其中56.1%有淋巴结转移,24.0%有远处转移。根据WHO分类系统,71.2%的患者被诊断为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EN患者的生存时间与TNM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17)和术后辅助治疗(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40)和辅助治疗(P=0.001)是影响NEN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早期发现和辅助治疗使西北地区消化系统NEN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χ2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χ2显示,文化程度高是不良妊娠结局可能的保护因素,高龄产妇、工作体力强度大、怀孕次数多、有自然流产史、早孕反应程度重、孕期有疾病史、孕前有疾病史为不良妊娠结局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高(OR=0.63,95%CI:0.50~0.80)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早孕反应程度重(OR=2.13,95%CI:1.63~2.79)、孕前有疾病史(OR=2.25,95%CI:1.06~4.77)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孕产妇文化水平,重视严重早孕反应的宣教预防和全面彻底治疗,鼓励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和孕前体检,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身体状况的产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将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长期饮酒习惯人群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 将由UK Biobank数据库中筛选的初次参与调查(2006年—2010年)和第二次随访(2014+)均为“目前饮酒状态”的志愿者作为目标人群(观察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新诊断AP 176人,未患AP 59 512人)。收集目标人群入组时的手术史、饮食习惯等,并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其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目标人群中有“饮酒类型”记录的人群为亚组,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不同酒类摄入量及增长量是否为AP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入熟菜1~4汤匙,患AP风险分别为不摄入熟菜的44%(HR=0.44, 95%CI:0.20~0.95)、39%(HR=0.39, 95%CI:0.19~0.82)、42%(HR=0.42, 95%CI:0.20~0.89)和41%(HR=0.41, 95%CI:0.19~0.88);每天摄入2和3杯咖啡患AP风险为不摄入咖啡人群的45%(HR=0.45, 95%CI:0.27~0.75)和39%(...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既往生育史与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为小于胎龄儿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陕西省出生缺陷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排除出生体重、孕周和母亲基本情况缺失的记录后,共纳入27 253名妇女进入本次研究。使用SAS 8.0的Proc nlmixed过程,以新生儿是否为小于胎龄儿为因变量,以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药物流产史、引产史、异位妊娠史、葡萄胎史和剖宫产史为自变量,建立以个体为水平1、区县为水平2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Model 1仅研究小于胎龄儿和既往生育史之间的关系,Model 2在Model 1的基础上校正了胎儿性别、母亲年龄、母亲学历、母亲职业、母亲民族、孕期有无服用叶酸、孕期有无贫血、产检次数共8个危险因素。结果陕西省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Model 1中产次≥3次相较于产次≤2次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4,95%CI:1.20~1.98),有人工流产史可以降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OR:0.76,95%CI:0.63~0.92)。Model 2在校正了相应的混杂因素后,仅产次≥3次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7,95%CI:1.23~2.03)。结论在临床中应当重点关注高产次的孕妇,同时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减少小于胎龄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发病机理,我们检测了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能力。结果表明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5);而未经PHA刺激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应答能力下降:T—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M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5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44例),术后出现MT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34例)。基于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探讨复发和MT的危险因素与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在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突变、增殖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与早发冠状动脉疾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300例PCAD患者(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50例为对照组。用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对全血进行检测获得RPs百分比(RPs%)。随访24月时,评估RPs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脏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及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结果随访24月共发生MACE 20例(占6.7%)。PCAD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心力衰竭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D组R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10%组ISR的发生率与RPs 6%~8%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RPs>10%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一个独立变量(HR=2.58,95%可信区间:1.12~5.35,P<0.01)。Kaplan-Meier事件生存率曲线显示,RPs>10%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RPs<10%组。结论 RPs是预测PCAD行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RPs>10%与PCAD患者PCI术后ISR相关,且MACE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危重症住院患者心衰构成比及临床特点,并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笔者单位ICU收治的2 87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心衰构成比,分析患者心衰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87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689例患者合并有心衰,心衰构成比为24.0%。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无心衰患者[(77.2±10.6)岁vs.(72.9±15.6)岁,t=6.759,P<0.001];而心衰患者与无心衰患者的性别构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1,P=0.312)。有126例(22.7%)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低LVEF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相较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的年龄明显偏小[(73.5±12.6)岁vs.(77.4±9.7)岁,t=-7.456,P<0.001],而男性所占比例更多(68.1%vs.53.1%;χ~2=47.97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8.907)、瓣膜性心脏病(OR=7.152)、糖尿病(OR=2.213)、肾功能不全(OR=2.905)、急诊手术(OR=3.374)是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心衰发病受到基础病因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维持肾脏功能、减少急诊手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期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较多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本文拟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来探明COPD是否导致MCI的发生。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电子数据库中随机挑选85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COPD研究人群,年龄在70~90岁之间。首次检查确定基线后,每15个月随访一次,接受症状问询、神经生理检测和心理检测。COPD由呼吸内科医师确诊。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C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随访时间3.5~6年,中位随访期为5.5年。850例受检人群中,265例在随访期出现了MCI。COPD显著增加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HR2.12;95%CI:1.36~3.18;P<0.01)以及其非记忆缺失亚型(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naMCI)的发生风险(HR2.65;95%CI:1.86~3.89;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COPD不是MCI总体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缺失亚型(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发现对于长期患有COPD的患者,COPD严重程度与MCI(HR2.52;95%CI:1.97~3.62;P<0.01)和na-MCI(HR2.07;95%CI:1.67~2.83;P<0.01)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OPD明显增加了中老年人群MCI(尤其是na-MCI)的发生率,而且COPD严重程度与MCI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COPD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COPD可能预防或延缓MCI的发生或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连续收入因胸闷、胸痛至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114例,按照GRACE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9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浓度,Gensini积分表示冠脉病变程度,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6个月。结果 1MMP-9、lgNT-proBNP水平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ROC曲线分析显示lgNTproBNP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795,截断值2.069,相应NT-proBNP值为116.56ng/L;MMP-9水平可预测NSTE-ACS随访期MACE,其曲线下面积为0.696,截断值32.49ng/mL;2项指标均异常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0.41%,特异度为82.19%,正确诊断指数为0.63。3Cox回归分析显示,MMP-9及NTproBNP均异常与随访期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OR值为3.751。结论 MMP-9与NT-proBNP可以作为NSTEACS危险分层的血清学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ACE的风险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前冲洗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软件对1980年1月~2011年1月间发表的骶前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局部复发影响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有77名患者未确定分组,10名局部复发,67名无复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7%(367/4776),冲洗组局部复发率为6.4%(240/3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044),合并OR值为0.51(95%CI:0.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确定人数并入冲洗组或未冲洗组,总局部复发率为7.8%(377/4852),冲洗组局部复发率6.6%(250/3 808)或6.4%(240/3 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 044)或12.3%(137/1 111),合并OR值为0.51(95%CI:0.40~0.65)或0.49(95%CI:0.3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前冲洗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 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发病后2年内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化风险。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免疫抑制治疗时程以及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下的转化风险;使用分层分析,评价了不同亚组因子水平下主要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共收集702例以眼肌症状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信息,367例(52.3%)患者被纳入治疗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15.1)岁,其中159例(43.3%)为女性。335例(47.7%)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4.6)岁,159例(47.5%)为女性。治疗组中28例(7.7%),对照组中106例(31.6%)患者在观察期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经多变量校正的Cox模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身转化风险明显降低(HR=0.24;95%CI:0.15~0.37;P<0.001)。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西安市单胎活产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早产儿的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于2013年7月至12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西安市2010—2013年间怀孕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及其生育子女的相关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早产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西安市末次妊娠单胎活产新生儿早产的发生率为2.81%,2010—2013年各年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51%、3.13%、3.18%、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被调查的西安市5个区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是,灞桥区3.10%,碑林区2.41%,莲湖区2.14%,新城区3.70%,雁塔区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96%和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妇女职业为工人[OR=4.06,95%CI(1.69,9.75)]、既往不良孕产史[OR=10.68,95%CI(6.92,16.48)]、围孕期饮酒[OR=6.31,95%CI(1.21,32.99)]、放射性检查[OR=6.13,95%CI(1.64,22.85)]、职业危险因素暴露[OR=1.96,95%CI(1.08,3.57)]、妊高症[OR=4.80,95%CI(2.17,10.61)]、患病[OR=0.64,95%CI(0.43,0.95)]是早产儿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0—2013年西安市单胎活产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妇女职业为工人、既往不良孕产史、围孕期饮酒、放射性检查、职业危险因素暴露、患妊高症可增加新生儿早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陕西省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9市12个区县共124个乡镇。对终止妊娠日期发生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间且孕满28周的13 273名妇女进行入户调查。要求妇女均为调查点的常住人口。收集完成围孕期状况调查的完整问卷有7 531份。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按其贡献大小,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父系家族出生缺陷史(OR=14.283)、孕期精神状态差(OR=10.835)、有不良孕产史(OR=8.264)、母亲居住农村(OR=5.067)、母亲孕期饮酒史(OR=4.598)、母亲年龄>35岁(OR=3.696)、母亲孕期农药接触史(OR=3.507)、母亲孕期饮浓茶(OR=1.993)。孕期服用叶酸(OR=0.549)和家庭人均收入高(OR=0.422)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加强优生宣教,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居住环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吸烟、饮酒史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前合并症(P=0.001)、肿瘤分期(P=0.021)和手术时间(P=0.025)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01,OR=5.871,(95% CI 2.958~11.651)].结论高龄并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术前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影响DA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115例DA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伤后至少6个月的随访结果,并将采集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及其比值,ELISA法检测IL-6、IL-10水平,对免疫炎症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AI后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及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则与预后不相关。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关系不大,而ARDS/ALI的发生则是影响DAI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IL-6增加与DAI后ARDS/ALI密切相关,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其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IL-10则在此过程中与ARDS/ALI不相关,且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IL-6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DAI后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IL-6水平及并发ARDS/ALI。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生存分析方法.依托上海市中心快速路网的 交通事件数据,将生存分析引入交通事件形成及演化机理分析.其根据大量交通事件样本 的特征属性,采用Kaplan-Meyer 的非参数回归构建基于风险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模型, 解析其在五类影响因素作用下的时空分布特性,并采用Cox 回归线性模型综合评价交通 事件持续时间的显著影响因素,分析其作用的强度和方向,提取表征上海市快速路交通 事件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上海市快速路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在不同 类别的影响因素下分布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日夜、事件类型、涉及车辆数、影响车道数、涉 及货车、所处路段位置、瓶颈处、出动拖车和出动消防车等影响因素对事件持续时间有显 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入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的老年患者1 188例,平均随访24.8个月,得到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MACCE将患者分为MACCE组和非MACCE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筛选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1 188例行PCI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到随访期间共有341例(28.7%)发生MACCE。和非MACCE组相比,MACCE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冠脉病变更复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病史和尿酸升高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及尿酸升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这一类患者的监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