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地铁R1线大杨庄站盾构接收施工中,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复杂,对原接收端头加固方案进行完善,增设液氮垂直冻结与水中接收的综合施工方案。通过优化液氮冻结参数,控制液氮冻结各环节,合理安排盾构施工工序,控制盾构水中接收的各项技术指标,使工程在复杂工况下得以顺利实施。监测数据表明:液氮垂直冻结与水中接收综合施工技术能有效控制地层损失率,车站、隧道结构以及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均在安全范围内,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可供临近繁忙交通要道、盾构穿越富水砂卵地层的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2.
铰接盾构小曲线下穿地铁施工技术采用平衡盾构机进行主动铰接的方式完成地铁掘进施工工程。本文以长春地铁6号线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对其中采用的主动铰接盾构小曲线下穿地铁施工技术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论述,着重讨论了主动铰接盾构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方式,为在隧道地铁掘进施工工程中进一步完善主动铰接盾构施工技术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铁某盾构区间一联络通道拱顶土层为饱和含水的细砂层,具有较高的流变特性.考虑联络通道的特点以及所处土层的特性,采取了水平和部分倾斜孔冻结加固土体,然后用矿山暗挖法进行开挖构筑施工.结合该工法的设计及施工,总结了冻结孔以及开挖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盾构施工在地铁建设中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施工方法,同时盾构施工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情况,例如盾构在穿越覆土较浅地段、上方有建、构筑物或者地层变化等地段时,控制地表沉降,确保上方建构筑物安全,特别是具有重要等级的建筑物,将成为重点难点。以南京地铁某标段盾构施工穿越特殊地段为背景,总结在特殊地段盾构施工的安全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盾构过程中小半径曲线一直是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控制的一个难题之一。结合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存在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给出相对应的施工控制方案,对解决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问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地层变形特征,分析引起地层变形的因素和变形机理,介绍地层变形预测分析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具体实例,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盾构前方的隆陷控制、盾构通过时的沉降、固结沉降的控制等控制地层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7.
盾构进出洞施工是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圆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技术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圆隧道盾构的正常推进施工.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盾构的进出洞段施工难点主要在覆土浅和泥水平衡系统的建立和控制,进出口段地层采用冻结加固设计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越江隧道盾构机出洞地层冻结加固工程,介绍出洞地层冻结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案,阐述冻土墙的计算选型及冻结加固的施工流程,为隧道施工中盾构出洞土体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铁盾构超近距离上跨既有线施工,如何保证盾构正常施工及既有线的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营,是施工中的关键点。结合沈阳地铁十号线中松区间超近距离上跨既有二号线工程,采取利用临时竖井进行障碍物的清除、通过深孔注浆对既有线两侧的土体进行加固、既有线内部施作临时支顶系统、对既有隧道进行实时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掘进参数等措施,确保了既有线的安全,为类似地铁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圳地铁7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区间实际工程,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盾构施工的物理力学模型,模拟了盾构隧道穿越既有线施工过程,预测分析了盾构施工对既有盾构区间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对隧道间土体进行洞内注浆加固的条件下,盾构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线沉降变形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可以满足既有线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铁双线隧道施工人工冻结水热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分析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施工过程中的热力学状况,考虑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耦合影响以及水泥水化热的生成,采用热蠕变本构建立了地铁隧道人工冻结施工的水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对广州地铁某双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热力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应用人工冻土的长期强度对冻结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铁冻结法施工时,最大主应力沿着冻结管呈环形分布,并且管周围的应力明显偏高;开挖对环形应力场的影响不大,而且与其他施工方法不同,人工冻结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并不随开挖断面的逐渐扩大而增大,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地表沉量仅为9.1 mm,因而人工冻结法施工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以广州地铁3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土舱压力、盾尾注浆压力和地层损失率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可得出结论:影响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最大的因素为地层损失和注浆压力,增大土舱压力对降低隧道地表沉降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市海沽道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规划地铁1号线延长线与海沽道主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采取了特殊的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以满足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在施工中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把地铁盾构对本工程的影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铁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我国许多城市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地铁隧道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一般建(构)筑物较为密集,地铁隧道不可避免的正穿或旁穿各类建(构)筑物,各个建(构)筑物又有各自的安全标准和特点,盾构通过时,怎样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技术.结合天津地铁二号线沙柳路站-博山道站区间盾构穿越祁连桥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盾构始发与到达是盾构施工中风险较大的阶段。而盾构端头加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始发和到达阶段的施工安全。本文总结介绍了广州地铁施工中各种不同底层条件下的端头加固方法,并介绍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以指导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环境的制约,普通暗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所受的局限越来越大,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提出双洞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可为以后利用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或在盾构区间内增设车站提供借鉴。采用数值模拟对既有盾构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拓建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盾构最大主应力沿整个隧道纵向呈"W"型分布,且土体开挖对纵向一定范围内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对范围外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小,该影响范围的纵向长度是固定的,为19.5 m。前3次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剩余部分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是可行的,且由于国内盾构6 m直径较为普遍,施工经验也较丰富,因此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大力发展,盾构法作为安全、环保、快速的建设手段,在地铁隧道修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综述我国城市地铁盾构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近期新的发展趋势,讨论了采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盾构设备制造技术与选型技术、盾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复杂条件下盾构隧道结构性能、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劣化特征与耐久性的相关技术研究与新进展,展望了未来我国地铁盾构隧道关于特种断面盾构的制造与应用、盾构扩挖修建车站技术、灾害与事故的影响与评估,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与维修养护体系的建构等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13,(5):52-52
近年来,国家批复了多个地区的地铁建设。在地铁建设中,地铁盾构施工需花费巨资。另一方面,地铁隧道运营过程中遇到的不均匀沉降、变形缝渗漏水问题不仅增加了运营安全风险,也大大提高了运维成本。如何保证地铁隧道安全的同时降低施工、运维成本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和修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交通的发展使得道路施工逐渐重视对隧道的开发利用,当前盾构隧道施工在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在掘进过程中安全问题多,不可避免地出现地铁隧道进行盾构施工问题,必须加强地铁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工程的监理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对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明确隧道盾构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主要阐述了隧道盾构施工监理工作中的质量监理、安全监理以及进度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对古城墙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安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古城墙问题,在考虑城墙损伤的前提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法FLAC 3D软件模拟了不同加固措施工况下盾构施工对西安城墙北门的影响,得出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城墙的沉降规律,并对该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钻孔灌注桩及化学注浆复合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墙安全,为西安地铁2号线的施工及保护古城墙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并为日后有关黄土地区的盾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