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前冲洗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软件对1980年1月~2011年1月间发表的骶前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局部复发影响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有77名患者未确定分组,10名局部复发,67名无复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7%(367/4776),冲洗组局部复发率为6.4%(240/3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044),合并OR值为0.51(95%CI:0.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确定人数并入冲洗组或未冲洗组,总局部复发率为7.8%(377/4852),冲洗组局部复发率6.6%(250/3 808)或6.4%(240/3 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 044)或12.3%(137/1 111),合并OR值为0.51(95%CI:0.40~0.65)或0.49(95%CI:0.3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前冲洗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Wimgspan支架、Apollo支架与常规药物治疗在中国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差异。方法通过对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症状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90例,分为3组,标准化药物治疗组、Wimgspan支架治疗组和Apollo支架治疗组,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各组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种支架到位成功率均为96.7%,两种支架系统之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无差别;解剖路径为Mori分型B型的手术成功率(83.3%)远低于Mori分型A型(100%);Wimgspan支架治疗后即刻残余狭窄率很高,与Apollo支架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1年后随访病变血管狭窄率两组之间差异减小,再狭窄比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支架治疗的两组患者1年内终点事件,尤其是与狭窄血管相关的卒中和死亡明显低于标准内科治疗组;1年随访结束时两组支架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及MMSE评分与标准化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用颅内支架治疗严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支架治疗后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并同时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阿魏酸钠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马血清加甲强龙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的动物模型。80只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分别选取激素注射后2、4、8、12周4个时间点,每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进行股骨头大体观察、HE染色、TUNEL凋亡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分析每组各时间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大体观察、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股骨头坏死表现明显减轻、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以有效地减轻骨细胞凋亡,延缓或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而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4例,总缓解率(CR+PR)为75%(12/16);1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CR拒绝手术而未行手术治疗,余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肠道水肿1例,肠道粘连7例,均未影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保肛率(56.25%,9/16)显著高于对照组(18.7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0%(0/16)、远处转移率为12.50%(2/16),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18.75%(3/16)、远处转移率为31.25%(5/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0.667,P=0.144、0.4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裂开等)及放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肛周皮肤反应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新辅助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D-乳酸的影响,了解其在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及茴香枳术汤低(1.13 g/mL)、中(2.25 g/mL)、高(3.38 g/mL)剂量组。给予药物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股动脉取血,Brandt法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及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茴香枳术汤有很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与恢复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来曲唑(LE)与克罗米酚(CC)在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PCOS排卵障碍患者46例(58个周期),随机分为LE组和CC组,分别用LE、CC进行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发育及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平均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排卵率、黄体化卵泡未破裂(LUF)的发生率及妊娠率。结果CC组发育和成熟卵泡数、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及排卵后1周血清雌二醇浓度、LUF发生率较LE组显著升高(P<0.05),而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三线征阳性率(A型%)显著低于LE组(P<0.05);两组血清孕酮浓度、排卵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E适合PCOS患者的诱导排卵治疗,有望作为PCOS患者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7.
白藜芦醇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损伤与肺组织选择素(选择素P、选择素E)表达的关系及白藜芦醇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96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溶剂组。用40 g/L牛黄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在建模后立刻经阴茎静脉注射溶解于吐温80溶剂中的白藜芦醇(10 mg/kg)。术后3、6、12 h取材,盲法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数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脏毛细血管内皮选择素P、选择素E表达。结果治疗组肺组织损害明显较模型组肺组织轻(P<0.05);随时间推移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数及肺组织MPO活力逐渐增高,而治疗组BALF中白细胞数及肺组织MPO活力在各时间段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选择素P、E在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治疗组表达较弱。结论在胰腺炎肺损伤中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降低肺脏毛细血管内皮选择素表达,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减少,炎性细胞局部浸润降低,而达到治疗胰腺炎肺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menstrual migraine,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为MM的9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组,每组30例。针刺治疗组釆用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药物治疗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在针刺联合体针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头痛总积分、MM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评分、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头痛积分、MSQ评分、CGRP和5-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头痛积分、MSQ评分、CGRP和5-HT均明显降低(P<0.05),且经治疗后的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5)。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MM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scopy-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Endo-ULBD,35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3月改良MacNab评分等指标。结果相较于PLIF组,Endo-ULB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中透视次数Endo-ULBD组多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两组间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do-ULB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术后3月随访优良率均优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早期临床疗效方面Endo-ULBD优于PLIF,而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组3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腔内后装放疗2~3次加同期动脉介入或静脉化疗一程,休息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同步放化疗,定期随诊;对照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加同期化疗(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肿瘤盆腔局部控制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肿瘤远处转移及生存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值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未绝经患者治疗后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毒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腔内后装放疗+化疗结合宫颈癌根治术及术后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 (PCOS IR)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4 6例PCOS IR患者 ,未婚组 2 0例 ,已婚组 2 6例 ,口服二甲双胍 12周 ,采取自身对照法 ,观察试验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血生殖激素、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未婚组 18例恢复排卵性月经 ,2例仍闭经。已婚组 16例恢复排卵 ,4例妊娠 ,10例无效。用药后两组血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均降低 ,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二甲双胍可有效地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降低血雄激素水平并恢复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入麻醉箱对大鼠进行麻醉诱导,并采用大鼠面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吸入麻醉药的浓度。记录两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麻醉效果,观察两组大鼠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大鼠麻醉死亡和建模成功情况。结果两组大鼠月龄、体质量、术中血氧饱和度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60min,A组大鼠心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5min,A组大鼠呼吸频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B组麻醉效果明显较A组好(P<0.05);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明显较A组高,而麻醉死亡率较A组低(P<0.05)。结论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起效快、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术后麻醉苏醒迅速等特点,能为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手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TLIF手术(A组)和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术(B组)治疗的2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18~27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4.60±59.19)min、术中出血量(346.00±108.90)mL及并发症(1例)显著减少;术后患者下地时间(3.36±1.11)d、住院天数(17.36±4.19)d及病程(13.16±3.94)个月明显缩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DI、ESR、CRP、Cobb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布氏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LIF手术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32 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6 8例患者中 3 8例为实性腺瘤 ,3 0例为腺瘤囊性变 ,分别给予每cm31 .0~ 1 .5mL注射液 (32 P胶体含量为 3 7~74MBq)及 1 8.5~ 3 7MBq·mL- 1 瘤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行血常规、甲功、超声等检测。 3 2例病人行 6~ 3 6个月不等期随访。结果 实性腺瘤组总治愈率 71 .0 5 % (2 7/ 3 8) ,腺瘤囊性变组总治愈率 86 .6 7% (2 6 / 3 0 )。血象、甲状腺轴激素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 ,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32 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确切 ,且简便、安全 ,可替代部分中小甲状腺瘤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极宫腔镜电切术和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收集行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即刻检测外周静脉血Na~+、Cl~-、K~+、Glu浓度,记录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单极电切组术后Na~+、Cl~-、K~+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Glu则明显升高(P<0.05);等离子双极电切组术前、术后Na~+、Cl~-、K~+、Glu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比较,两组间Na~+、Cl~-、Glu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切组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均较等离子双极电切组为多(P<0.05).③单极电切组中,Ⅱ型肌瘤患者的Na~+、Cl~-、Glu浓度、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明显高于Ⅰ型肌瘤及0型肌瘤患者;等离子双极电切组中,Ⅱ型肌瘤患者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亦均明显高于Ⅰ型肌瘤及0型肌瘤患者,(P<0.05),但Na~+、Cl~-、K~+、Glu浓度变化3型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单极宫腔镜电切术而言,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不引起血电解质及血糖的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肌瘤类型对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响较大,Ⅱ型肌瘤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0型及Ⅰ型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氧液在胎儿窘迫治疗中的作用,为其治疗胎儿窘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胎儿窘迫需行剖宫产孕妇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TG)40例术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照组(CG)30例静脉输注50 g/L葡萄糖溶液。对两组母体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检测胎儿脐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血气指标检测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治疗组母体血PaO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胎儿脐静脉SO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DA明显下降(P<0.05);PO2、SaO2、HCO3-、BE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氧液可以有效改善宫内胎儿窘迫的缺氧状态,为进一步治疗胎儿窘迫争取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7.
自愿的健康受试者,被随机分为TFH组(22人)和安慰剂对照组(20人),采用双盲法,使用Admittance、STI方法测定服药前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表明,口服TFH 10mg/次,能使正常人的PEP/LVET、ICT/LVET及ICT值显著缩小(P<0.05);SV显著增加(P<0.05),CO、CI、SWI、CWI及LI亦有增加趋势;TPR明显降低(P<0.05),C值增加(P<0.05)。口服安慰剂前后观察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提示TFH能增强正常人心脏的收缩性能及泵功能,并能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率及家长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气喘、咳嗽、住院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进行循证护理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制作无损伤肠减压装置并探讨其在肠梗阻患者术中行密闭式肠减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行肠减压术的7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实验组(n=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减压方法,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无损伤肠减压装置法(装置包括螺纹管、收纳袋、锥筒、平椎调节器、尾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共7部分)。比较两组患者肠内容物污染术野例数、肠内容减压引流量、肠减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内容物污染术野例数为10例(26.32%),对照组40例(100%);两组肠内容减压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0(728.75, 827.50)mL vs. 535.00(520.00,557.50)mL,P<0.05];实验组肠减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切口感染,对照组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肠造瘘口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不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出院后随访的96例HFrEF且不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联合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cTnT)、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Q)、心衰再住院、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cTnT、NT-proBNP、LVEDd、LVPW、LA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LVEF值明显升高(P<0.05),MLHFQ和MACE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的FBG、HbA1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