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着力提升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本科教学自工程教育开始专业认证工作以来最核心的培养目标。文章通过提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给出“赛教融合”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及方法,同时对“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成果表明,“赛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123”创新实践体系为基础,针对该体系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背景下存在的“参与度不高”“体系不健全”“入门难度大”“技术研究浮于表面”等问题,通过构建系统化实践活动体系、搭建基础训练平台、优化创新团队结构、改变项目开发流程等途径对原体系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是一种以汽车类专业为背景,以科技竞赛为导向,系统性较强,普及程度较高,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贯穿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三级进阶创新实践育人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教育理念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我校汽车类专业为载体,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育人模式、导师制度、实践平台、培养体系等5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同时,对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汽车产业变革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旨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结合以协同育人,是当今各高校育人模式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江西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科教融合育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科教融合现状、学生参与科研现状、科教融合机制、科研平台使用现状等角度探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融合育人路径,研究结果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是落实车辆工程“新工科”建设和OBE模式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新工科”为背景,在专业认证理念和实现路径下改进专业实践课的课程目标。充分利用网络程序工具,实现专业实践课和专业核心理论课交叉开课。整合现有线上教学辅助工具和线下三维建模软件,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考核相结合的预习流程,优化“问题牵引”课堂组织过程,建立“精练精考”的考核环节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面对行业发展和社会新能源汽车需求短缺问题,有必要改进车辆工程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理念和车辆工程人才体系建设方案,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改进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培养方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多方位考核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教学发展的要求下,对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能够满足“新工科”的发展需要,分析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使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能够储备并运用跨学科的知识,需要合理规划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拓展课。教学实践环节中,不仅要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项学科相关的竞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熟练运用各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以上途径,使学生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满足“新工科”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高职汽车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汽车类专业进行了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围绕“一个中心”,校企“双元育人”,建立“三个主体”,实现“四个融合”,做好“五个落实”,实行“六个共同”,做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对推动三教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特点的研究,提出产出导向的赛教融合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方法,实践并总结了新工科背景下赛教融合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理念。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了体现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赛教融合为特征的知识结构与课程教学体系。三届就业评价与竞赛成绩表明,赛教融合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体系更能突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故赛教融合教育改革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近年来倡导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教学,坚持“创新创业+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的“1+4”育人体系,紧密围绕专业育人、实践育人,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业潜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发动、竞赛催动、培训拉动、实践带动、研究推动、政策促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行业逐步向"新四化"的方向发展,车辆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汽车类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文章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河南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际,通过优化传统课程设置、积极开设学科前沿和交叉融合类课程、增加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课程、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改变课程教学手段等举措,就新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特点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论文更新以变化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汽车工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要求,协调与更新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相融合的创新途径,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新模式,课程创新体系、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实践,总结了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导向的汽车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了体现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和特征的课程教学体系与知识结构;完善教学监督机制,实现持续改进。通过三届毕业生的就业评价证明,新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体系更能突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发展,现有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行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新工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据此分析了独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参考工程认证标准,深化科教融合,实施课程思政,为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汽车大众化的到来,汽车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和升级,汽车后市场企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存在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够创新,过分重视汽车专业知识的灌输,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汽车后市场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如何借鉴汽车产业发达国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车辆工程高素质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汽车构造教学紧密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和凝练自主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成功案例,借鉴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将能源与汽车有机融合,形成新能源汽车的成功模式,探索课程-思政互动效应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途径。确立以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弘扬创新精神为着力点,着力培养懂车爱车、敬岗爱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使得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凝聚力,逐步形成课程-思政互动(外循环)助推“知识-能力-价值”融合强化(内循环)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机械类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科竞赛。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制度保障,提出构建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参赛作品的制作,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机械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工科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探究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政·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材建设的分析,揭示了该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显著优势。希望该模式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行业的适应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给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对人才需求分析;其次,对当前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凝练、课程体系的优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导师队伍的打造和管理机制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大大提高了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国家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号召,本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3321”五微五进育人模式,通过网络技术密切育人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立足三个课堂的复合教学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实践的三步走发展,在课程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引导下实现立德树人的主线目标。  相似文献   

20.
面向国家“三新一高”和汽车“新四化”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针对“汽车设计”课程知识传授中存在的思政育人效果不佳等共性问题,打破原有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形式,重点建设“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两横课程网络结构,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角色转变”的两纵师生网络结构,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构成两横两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并对应构建了基础阶段、应用阶段和创新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为适合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新框架打下基础,实现“汽车设计”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育人教育相接轨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