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转型对新时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利用课程思政手段铸魂育人,使学生德技并修。高职院校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教育改革与创新,是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为例,对“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和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为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方位"立德树人"育人教育理念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核心工作。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必然诉求。鉴于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殊性,将高职院校所在地的传统家风文化与思政课程、校园文化及第二课程建设相融合是高职教育开展家风文化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有效途径,这样既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也为学生从思政教育视角了解所在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汇贯通,构建“三全”育人协同体系,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分析学生主体的学习偏好,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加强顶层设计,在教师、课程、课堂三个方面构建多维路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是新时代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坚持第二课堂品牌育人工程;发挥社团育人功效,拓展思政教育载体;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提升育人亲和力;发挥新媒体育人作用,提升育人实效等路径,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春风化雨般地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新时代各学科协同育人、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学情分析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学情分析的必要性以及做好学情分析的策略,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实践育人背景下,从混合式学习和指尖上党建的角度出发,对新时代高职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推进实践育人,研究将高职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与互联网平台、学生广泛参与、为师生服务、混合式学习有机融合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整合与优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习惯与方式的改变,都对高职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考核中探究出一系列关于高职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途径与方法,明确高职数学课程的育人核心内涵,更全面地完善了学生终身...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下,深度挖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内涵与育人意义,分析产出导向法理论与课程思政的相关性和契合度,同时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指导对“综合英语”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化的教学设计,从而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外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支撑。新时期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作用。第二课堂建设必须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坚持与第一课堂协同互补,坚持育人成才的培养目标。面对高职院校建设存在的顶层设计缺位,思政教育功能弱化,内容形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要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整合两种课堂资源,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创新教学载体,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持续夯实第二课堂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决定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而"文道合一"则从另一个切入点论证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性。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困境出发,结合新时代实情,探讨高职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联性,以及高职语文课堂思政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据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品德,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基于项目教学开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通过设计融合思政元素的英语应用场景的系列项目,既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丰富其中国元素词汇,又提升学生对于我国文化的诠释能力,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2.
“三进一融”是高职院校中推行的一种创新育人模式。结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推行“三进一融”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路径。提出根据专业特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全流程”职业导师通过贯穿“纵横”两条线培养体系,践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分析了对高职航海专业"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反思和重构的必要性,从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具有航海特色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具有航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三个方面重构了既符合江苏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方案要求,又体现学生专业特色的"三位一体"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战教学,需要重构教学体系,重整教育秩序,会导致学生对实战教学出现认知偏差、适应性难、执行弱化、考核片面化等问题。思政引领的实战教学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标;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教学理念;以企业教师、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形成的网格化小组为管理体系,结合问题导向(PBL)和精细化管理方法;突出学生思政素养的考核和评价,有效提升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响应"三全育人"号召,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因此,课程思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因为英语学科在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国际视角方面的特点,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真实的教学实践,英语课程思政内容按照统一要求和课程差异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包含新时代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视域下,如何因时、因势加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互联网+"提供新思路和新举措。"互联网+学生思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践"互联网+学生思政"需要利用大数据,建设"寓教于乐"的第三课堂,建立时政热点舆论思政智库,扩充"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协同局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高职英语作为一门课时量大、学习时间长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具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课程思政"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探索实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从提升教师素质转变教学观念、挖掘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我国历经长期教育实践后提出的新育人理念,是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教师承担的育人职责。各类专业课程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不同课程实现育人目标的模式、方法不尽相同。立足课程的专业属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针对存在的价值困境,靶向实施主流价值塑造,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路径。通过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主要存在的价值观认知、选择和践行困境。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例,从破解困境的角度提出贴近式融入、对话式沟通、锚定式评价的课程思政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选择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日益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教育目标、内容、对象、方式都被赋予了新时代独特内涵,然而当前高职劳动教育现状却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亟需进行改革创新。从“三全育人”视角探析高职学校劳动教育队伍、劳动教育机制和劳动教育形式,解决“由谁教”“何时教”“如何教”的问题,构建新时代高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提升劳动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工学结合中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便于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