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款偏置驾驶室宽体自卸车在矿区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车门铰链变形、车门下沉等现象,结合车辆实际使用工况,通过CAE分析和台架试验等手段,对车门铰链刚度、车门焊接总成刚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铰链和车门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得改进后的车门垂直刚度满足新加载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车门垂直刚度是车门各项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针对某轻型车后门总成设计,通过试验与力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标车车门及铰链垂直刚度。基于行业标准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某轻型车后门铰链、铰链加强板、后门钣金结构的优化设计,同时提出了车门结构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后门总成垂直刚度明显提高,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车门钣金维修工艺展开了分析研究。阐述旋转式汽车车门的基本结构,分析了旋转式汽车车门钣金维修工艺的具体内容,包括脱裂焊接、加强板焊接、铰链装配检查、车门铰链调节优化,以及车门调整等,以此提高旋转式汽车车门的维修质量,为相关汽车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白车身零件尾灯固定板和流水槽总成的产品特点和质量育成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改变总成冲压单件分割线位置、将侧围灯口型面分到单件流水槽的方法,规避了尾灯固定板开裂的工艺难题;介绍冲压件尾灯固定板和流水槽的工艺方案、主要工序的CAE分析结论和工艺要点。通过采用特制的焊钳、解决了零件焊接空间不足的问题,使零件焊接工艺可以采用点焊;通过在焊接夹具上设置铜垫板,解决了点焊带来的压痕、影响零件外漏表面质量。介绍了总成尺寸育成和装配过程中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汽车车门导轨的两种形式及其相关特点,基于此提出了集成导轨的方案。通过结构强度、出模角度、与玻璃的配合关系等多方面对集成导轨的方案做了简单的可行性分析,集成导轨结合了二次注塑的工艺方法,减少了零件数量和总成质量,是车门导轨集成方案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焊装作为汽车四大工艺之一,承担着汽车白车身拼焊及车门装配调整、质量整修等任务;而白车身是一个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冲压件、凸焊总成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方法联结而成的大总成件。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最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在目前汽车白车身的制造中,主要的焊接方法有电阻点焊、CO_2气体保护焊和激光焊,而其中电阻点焊更是占白车身焊接90%以上。文章对常见的点焊缺陷及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某三厢轿车行李箱盖出现了较严重的肩部拱起现象.通过故障再现验证得知,由于行李厢内部大件行李顶住铰链,大力关闭导致行李箱盖变形.经OPTISTRUCT软件分析,得知该工况下内板在铰链加强板区域应力达到175 MPa,超过该材料的屈服强度170 MPa.延伸铰链加强板,并在加强板和里板之间填充焊接结构胶后,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并下降至157.3 MPa,不再出现变形情况.该方案通过实效性验证,有益于后续项目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型仪表板与前门护板缝线配合性偏差问题,采用3DCS软件进行装配仿真分析,对管梁、车门铰链、车门总成与白车身的装配采用基准转换和功能尺寸的方法进行计算,即铰链工装定位转化为铰链自定位,将工装定位孔与工装公差累积计算,得出定位孔公差是基于管梁主定位的功能尺寸,并且白车身总成、铰链、车门装配中定位面均采用平行差控制。通过3DCS建模仿真计算,测点的超差率均小于5.0%,符合将缝线的配合偏差控制在±1.5 mm之内的目标要求,减少了实车匹配阶段的重复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技术原理以及在车身焊接中的应用可能性,采用6系铝合金板材为试验材料开展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工艺研究,研究焊接接头的界面结构,分析工艺参数、搭接边宽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可知,界面结构分为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随着板厚增加,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强度增大;同时焊接时建议薄板在上,厚板在下。最终利用该技术完成乘用车铝合金发动机罩内板总成焊接应用试验,焊点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塑料焊接工艺广泛应用在汽车内饰件的生产上,侧门内开启手柄也普遍利用热焊接工艺固定在车门饰板上。但在售后维修时,维修技师对内开启手柄的焊接结构缺乏便捷有效的维修方案,无法单独维修内开启手柄,必须更换门内饰板总成,这导致了客户维修成本增加、售后体验变差。采用扣紧螺母将内开启手柄安装在车门饰板上可以满足售后维修要求,该方案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汽车侧门内开启手柄焊接结构的售后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电阻点焊熔核飞溅和翘曲变形产生的机理,设计了一种具有防止飞溅和减少翘曲变形的复合电极.通过在不同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下点焊镀锌钢板和铝合金板的工艺试验,分析了复合电极在防止熔核飞溅和焊接接头翘曲变形方面起到的作用.与普通电极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点焊电极端部设置一个增强护套可有效抑制点焊过程中出现的飞溅现象,并可显著减小工件表面的压痕深度及翘曲变形量.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某车型前地板下纵梁零件的轻量化设计,消除高强钢冷冲压零件存在的尺寸精度问题,采用补丁板热成形技术对初始设计中的高强钢冷冲压产品结构进行等强度优化设计。在产品优化设计过程中,结合补丁板热成形技术针对零件功能和受载工况对总成进行了材料厚度优化。并使用Pam-Stamp 2G软件对补丁板热成形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出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焊点变形问题。通过对焊点数量、位置的优化设计迭代,经实物验证,消除了焊点变形可能导致的产品失效风险。最终实现总成减重24.1%的同时降低了模具投资。  相似文献   

13.
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中最主要的应用当属激光焊接。激光焊接主要用于车身框架结构的焊接,例如顶盖与侧面车身的焊接,传统焊接方法的电阻点焊已经逐渐被激光焊接所代替。激光焊接技术使工件连接之间的接合面宽度减少,既降低了板材使用量也提高了车体的刚度.对零件的焊接几乎不产生变形,焊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焊后热处理。目前激光焊接零部件已经广泛采用,常见于变速器齿轮、气门挺杆、车门铰链等。激光焊接运用对于减轻车身自身质量、提高车身的装配精度、增加车身的刚度、降低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冲压和装配成本,减少车身零件的数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围绕涂装机器人内外喷涂工装的应用及管理展开探讨,阐述了涂装机器人内外喷涂的四门工装通用化,工装开发主要构件(包括固定架总成、弹簧总成螺帽、双压板与伸缩杆总成,所述伸缩杆总成置于固定架总成和双压板之间,依靠弹簧总成螺帽的调节实现弹簧压力的传输,固定架总成和双压板之间焊接并固定在车身骨架上,伸缩杆与车身螺栓连接,随着伸缩杆总成的运动实现车门和车身之间的位移限制),以及后期过程中的应用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车门铰链布置是车身工程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基于铰链布置要素分析和断面设计分析,提出一种依据分缝线前后限制边界的铰链设计布置方法。介绍影响铰链布置的关键参数,基于最小限制边界和工艺制造要求,给出车门铰链正向布置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利用该方法实现了车门铰链的快速布置,并通过DMU(Digital Mock-Up,电子样机)运动仿真和性能验证分析,验证了布置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焊接方形螺母是由长春汽车研究所、长春第一汽车厂的车身厂与吉林汽车标准件厂等单位联合试制成功,通过广泛使用,调查分析研究及多次反复试验,确定了焊接螺母的最小剥离扭矩,并由长春汽车研究所参考日本三菱公司标准制订了Q364、Q365焊接方形螺母工厂标准。目前该厂标已被多种车型广泛采用。焊接方型螺母可用在汽车上发动机罩、车门骨架、前围骨架及盖板、曲轴箱、通风装置、汽油管路、散热器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车门窗框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整车的影响,阐述了制造过程中车门窗框变形的几种调校的具体方法及其优、缺点,论述了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将车门窗框旋转一定角度调整车门窗框变形及前后车门窗框调整匹配,以及车门窗框焊接后装车试验验证其调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A型、B型、C型三种铰链结构的车门下垂刚度、车门扭转刚度、车门窗框刚度和车门约束模态四种性能指标进行研究。试验和仿真结果一致性好,均表明B型和C型铰链优于A型铰链,且B型和C型铰链性能一致。此外,分析了三种铰链的优缺点和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为车型开发过程中的铰链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热熔钻技术的工艺原理,对热熔钻工艺制造的零部件各项性能进行试验,与传统钻孔攻丝进行对比,确定其适用场合及工艺参数。同时,在车门铰链螺母板零件上利用热熔钻技术的优势,减薄零件厚度的同时又不降低螺纹连接强度,简化了加工和表面处理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为在其它零部件上利用该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某车型后车门前部上端压合边缘存在表面坑的质量缺陷,白车身AUDIT评审等级为B类项,漆后整车评审无变化,经过多轮试验,单纯采用常规方法如优化外板冲压件棱线R角和优化外板表面坑均无法减轻该缺陷,最终通过调整车门总成压合模具与制件间隙的方法,该缺陷评审等级降低至C类项,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为后续车型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