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某电动汽车麦弗逊悬架下摆臂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对悬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作用在下摆臂各点的载荷;其次对同等厚度的下摆臂分别赋予钢材料和铝材料,采用惯性释放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以下摆臂最大变形量为约束条件对采用铝材料的下摆臂进行尺寸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铝材料的下摆臂可以在保证静、动态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自身重量。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CAE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汽车性能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找出结构的薄弱区域,进而对其进行优化修改,满足相关的力学性能。副车架对整车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其在阻隔振动和减少噪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底盘悬架系统的刚度。本文结合某公司开发的副车架进行强度分析,并在满足应力的要求下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后副车架的总重量明显减少。副车架几何模型的建立根据设计要求,该副车架上需安装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转向机安装支架、下摆臂连接支架以及稳定杆支架,主要结构为槽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将模型存为IGES数据格式,导入到Hypermesh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复杂结构,通过引入屈曲特征值影响系数,提出一种提高结构屈曲特征值的实用优化方法。将结构有限元模型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具有相近重量的子区域,通过计算各子区域的单元厚度改变微小量后结构的屈曲特征值的改变量,获得每个子区域的屈曲特征值影响系数。再结合渐进结构优化方法的思路,形成一种复杂结构实用屈曲优化方法。以贵州花江大桥为例,对其转体过程中的屈曲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高稳定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在改变结构材料分布但不改变结构重量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结构屈曲特征值。  相似文献   

4.
取代钢质螺旋弹簧的玻纤复合材料板簧已在业内有较多成功的应用。基于玻纤复合材料将弹簧和摆臂合为一体,将进一步增强悬架轻量化和集成化的优势,但引进玻纤摆臂柔性的悬架不能再按传统的方式理解,对此新型悬架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玻纤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板簧摆臂的设计,而后对匹配此玻纤摆臂的后桥悬架构型进行了研究,以优化关键性能为线索逐步分析不同的后悬架结构形式的性能优劣,从而得出可行的玻纤臂新型悬架方案,最后还对此悬架的预载设计与载荷校核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下摆臂加强板断裂问题,建立下摆臂及其连接件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应力幅值分析,得出相应工况应力集中点,与实际断裂位置相吻合;针对应力集中位置对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幅值均优于优化前,且在前后方向耐久工况下应力幅值降低最多;对下摆臂在不同工况下加载点位移进行校核,优化后...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工况下,某微卡前悬架上摆臂应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失效原因。并对前悬架上摆臂进行结构优化和道路可靠性试验验证,从而满足设计的强度及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带箱内斜撑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主梁为横向弯曲十竖向弯曲模式的矮塔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性能,以孟加拉新沙哈·阿曼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计算了施工预拱度、施工过程主体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挂篮荷载作用下主梁结构的局部受力性能及主梁双悬臂状态下的箱梁结构屈曲稳定性,并结合国内规范和美国AASHTO规范各自不同要求进行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各构件施工过程整体应力水平和最大双悬臂状态下的主体结构屈曲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各项受力性能指标基本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部分区域局部应力偏大,应采取特殊施工工艺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8.
全地形越野车行驶工况极其复杂,悬架为底盘的主要部件,后摆臂为轮边系统与车体系统重要的连接部件,后摆臂的结构设计决定悬架系统的稳定性。基于此,以某款全地形越野车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软件对后摆臂进行结构设计,并分析后摆臂的使用工况,运用有限元分析摆臂结构强度,验证该设计是否满足复杂工况的使用要求,以保证该款越野车后摆臂结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驾驶室前悬连接支架是连接驾驶室与驾驶室悬置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强度关乎车辆运行及翻转过程的安全问题。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对某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连接支架进行了多工况分析,验证其结构强度要求;同时采用拓扑优化方法,以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结构的静强度性能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迭代计算,实现了结构的轻量化同时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副车架性能及轻量化为优化目的,通过建立钢制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求得其约束模态,并对向前紧急制动、极限转向、单侧过深坑常用典型工况进行强度分析,对摆臂安装点进行动刚度分析。然后基于该车型钢制前副车架硬点,通过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策略,设计挤压铝前副车架轻量化方案,成功减重34%,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双摆臂式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进行分,对某轻卡匹配双摆臂式独立悬架系统进行阐述,具体对导向杆系、螺旋弹簧、减振器进行匹配分析计算,同时借助ADAMS进行仿真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下摆臂是麦弗逊式悬架上的重要基础件,其使用的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这里以某轿车麦弗逊式悬架上的下摆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变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下摆臂符合该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某跑车前麦弗逊悬架的整体式下摆臂在采用铝合金材料后出现的局部强度不足问题,提出了铝合金分体式下摆臂方案。但因为悬架结构形式的变化,并增加了新衬套,会对悬架KC特性造成一定影响。为分析其影响,结合跑车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初版硬点的布置并分析了该跑车前麦弗逊悬架在采用了分体式下摆臂后的KC特性,验证了分体式下摆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稳定分析是拱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河大桥稳定分析按线性和非线性问题处理,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全桥的线性屈曲特征值和恒载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屈曲特征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混合优化设计的概念,在考虑空气滤清器流动性能和降噪两大指标的前提下对空气滤清器作出整体优化。计算过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软件HyperMesh进行了网格划分,利用声学分析软件Sysnoise对空气滤清器总成进行了声学性能计算,利用流场分析软件Fluent进行了进气流场和压降分析,最后依据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空气滤清器结构改进的合理优化方案,使其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桥墩的计算长度问题是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难题。文中以某在建的高速公路桥梁为工程实例,分析探讨桥墩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介绍目前常用的通过欧拉公式推导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再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屈曲分析,得到桥墩的计算长度系数。分析比较2种方法可知,结构有限元屈曲分析法能够更准确地考虑桥墩的边界条件及横向联系作用,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陈小华 《时代汽车》2023,(8):119-122
本文旨在通过某中卡驾驶室前悬置的结构优化设计过程,阐述如何在给定空间,根据车辆结构的使用要求寻找出其材料的最佳布局方式,从而使车辆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轻量化。传统结构优化设计过程大致为假设-分析-校核-重新设计,有时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多次,很难找出最佳设计方案,用材裕度一般较大。本文前悬置的结构优化设计中,直接优化出其结构材料的最佳布局从而实现前悬置的轻量化。其优化设计方法过程如下:确定前悬置相关的极限强度工况(七种)和安全法规要求的前拍工况,运用多体软件建立中卡整车模型,分析提取极限强度工况载荷;建立驾驶室前拍工况模型,计算提取前拍工况载荷;建立前悬置的优化模型,施加前面提取的工况载荷,以优化设计区域密度作为优化设计变量,把各工况下的计算应力和体积作为响应,把材料屈服强度作为约束边界,以体积最小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分析,从而得出前悬置结构材料的最佳布局方式。根据优化结果,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样件一次性通过了实际强度试验验证和碰撞安全前拍工况的摸底试验,这一优化方法大大地缩短了前悬置结构的开发周期和试验时间,也节省了开发试验费用。也说明CAE技术在产品概念开发和产品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汽车悬架的三维运动模型,运用COSMOSmotion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取零件结构优化所需的载荷条件,以上摆臂为例,在HyperWorks中建立拓扑优化模型,确定设计区域,并针对摆臂的不同制造工艺,采取相应的制造约束条件,采用多工况单一目标的方案,基于伪密度法对摆臂的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实现了摆臂的概念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G3京台高速方兴大道至马堰改扩建项目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模块化桥墩的概念,对其静力、稳定、正常使用等力学性能开展了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墩柱在制动力及轴力影响下产生一定的非线性效应,按照Nu-Mu曲线方法可对抗力进行检验;法兰盘在压弯作用下的应力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法兰盘对屈曲荷载系数影响较小;墩柱全截面受压,未产生拉应力,抗裂性满足要求,法兰盘不会产生脱空现象;采用足尺模型试验验证结构静力与稳定性能较好,符合计算假定。  相似文献   

20.
青岛海湾大桥沧口航道桥静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海湾大桥沧口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确保该桥在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及安全性,对其进行静风稳定性分析。采用Fluid计算该桥静力三分力系数,然后采用ANSYS计算其结构动力特性,进而得出该桥整体抗扭刚度和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再采用AN-SYS按线性稳定性方法计算其静风横向屈曲临界风速。计算结果表明:沧口航道桥成桥状态的1阶扭弯频率比大于2.0,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上、下风侧主梁结构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和横向屈曲临界风速均大于检验风速,空气静力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