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ApoE敲除小鼠高脂喂养不同时间后,小鼠全身及斑块炎症动态变化,建立荧光标记技术,探讨炎症微环境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向主动脉根部斑块迁徙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0周、8周和16周)诱导ApoE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实验观察.①油红O染色检测斑块形成;②主动脉炎症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相关炎症因子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肝/骨/肾型碱性磷酸酶基因(liver/bone/kidne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L)在70%肝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 PH)后肝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ALPL敲除小鼠(ALPL+/-)模型,在此基础上行70%PH,检测术后第1、3、7天(PH1d、PH3d、PH7d)小鼠的残余肝质量、肝功能,并应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增殖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变化。结果 ALPL+/-组PH7d的肝重较ALPL+/+组下降;肝功检测结果显示ALPL敲除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水平无显著影响;Ki67染色和PCNA检测结果显示,与ALP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表达与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将MTB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Hsp16.3基因缺失突变菌株(△H37Rv)、结核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H37Rv)以及无菌生理盐水溶液(空白对照)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以建立小鼠的感染模型,并在感染后的1、3、5、7、9、11、13、15d分离及鉴定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及鉴定MTB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H37Rv菌株感染组和H37Rv菌株感染组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H37Rv组的巨噬细胞凋亡率在感染17d内逐渐升高,至感染7d时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与H37Rv组相比,17d内逐渐升高,至感染7d时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与H37Rv组相比,17d及137d及1315d,△H37Rv组的巨噬细胞凋亡率高于H37R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组和△H37Rv组的巨噬细胞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15d,△H37Rv组的巨噬细胞凋亡率高于H37R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7Rv组和△H37Rv组的巨噬细胞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7d内,H37Rv感染组和△H37Rv感染组的巨噬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且△H37Rv感染组在第13天时出现第二次高峰,但Caspase-3表达水平均高于H37R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的早期(17d内,H37Rv感染组和△H37Rv感染组的巨噬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至第7天达到高峰,且△H37Rv感染组在第13天时出现第二次高峰,但Caspase-3表达水平均高于H37R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的早期(17d),△H37Rv感染组Bcl-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9d后逐渐升高;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内Bcl-2的表达水平17d),△H37Rv感染组Bcl-2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9d后逐渐升高;H37Rv感染组巨噬细胞内Bcl-2的表达水平17d内无明显变化(P<0.05),7d后逐渐升高,但△H37Rv感染组Bcl-2的表达水平始终低于H37Rv组且7d后表现更为显著。结论在MTB感染的早期和晚期,MTB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同时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高脂高果糖饮食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以及果糖代谢的关键酶果糖激酶(ketohexokinase, KHK)在肠黏膜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以及Khk-/-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正常饮食+Khk-/-组(ND+Khk-/-)、高脂高果糖饮食组(HFHFD)和高脂高果糖饮食+Khk-/-组(HFHFD+Khk-/-),每组8只。在高脂高果糖饮食及正常饮食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胰岛素水平。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肠道含水量、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血清及肠道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评估各组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体内炎症水平。结果 相比ND组,HFHFD组小鼠的体质量、血糖、胰岛素水平升高,且小鼠肠道含水量和肠道通透性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血清及肠道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HFHFD组相比,HFHFD+Khk-/-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胰岛素水平下降,肠道屏障损伤及肠道炎症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1(Tmod1)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心脏过表达而全身其他部位敲除Tmod1的小鼠(TOT/Tmod1~(-/-))与ApoE~(-/-)小鼠杂交获得ApoE和Tmod1的双敲小鼠(ApoE~(-/-)/TOT/Tmod1~(-/-))。对ApoE~(-/-)小鼠和双敲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检测2种小鼠的体质量改变、脂肪含量、血脂水平、口服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耐量(ITT)。对肝脏和皮肤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双敲小鼠较ApoE~(-/-)小鼠体质量减轻,体脂含量降低(P<0.05)。但喂养高脂饮食8周后,双敲小鼠体质量增加量、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ApoE~(-/-)小鼠(P<0.05),而脂肪肝、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od1参与调节高脂饮食引起的ApoE~(-/-)小鼠糖脂代谢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尿路感染体外细胞实验中,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10、20、50、100、200μg/mL)对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的杀伤作用,对尿路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比较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对不同量UPEC J96菌株(108、107、106)的杀伤情况;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在不同时间内(2 h或24 h)对原代培养的C57BL/6雄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腹腔巨噬细胞、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的毒性作用;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庆大霉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检测J96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入侵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J96的吞噬、清除作用。结果 庆大霉素(≥10μg/mL)对J96的杀伤作用均强于1%的青霉素/链霉素双抗(P<0.000 1),高浓度庆大霉素(≥100μg/mL)可在30 min内完全杀伤高达108的J96。50μg/mL庆大霉素作用2 h可对人膀胱上皮细胞系J82产生毒性作用(P<0.05)。结论 本文明确了不同细胞体外实验时适宜的庆大霉素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NK细胞以及与其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穿孔素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建立H-2完全不合的C57BL/6→BALB/c纯种小鼠间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aGVHD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存活的aGVHD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和NK-1.1+NK细胞的比例;ELISA方法检测环孢素A干预aGVHD小鼠血清IL-10、TGF-β和穿孔素的水平,以正常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移植后发生aGVHD小鼠体内Treg细胞比例下降(3.6%vs.1.55%),NK细胞比例上升(3.3%vs.11.5%);环孢素A治疗aGVHD组小鼠,与未干预组相比,血清IL-10水平明显上升[(125.79±0.27)pg/mL vs.(103.09±3.27)pg/mL,P<0.01],TGF-β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252.05±7.84)pg/mL vs.(241.61±15.41)pg/mL,P>0.05],穿孔素水平明显上升[(186.97±4.68)pg/mLvs.(144.35±14.42)pg/mL,P<0.01]。结论 (1)小鼠移植后发生aGVHD与Treg细胞比例下降有关,Treg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TGF-β参与环孢素A介导的免疫抑制治疗;(2)NK细胞参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发生过程,穿孔素的水平上升与抑制aGVHD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过敏性哮喘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发生及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的apoE-/-小鼠,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后给予雾化吸入,激发哮喘发作以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激发2周后检测小鼠肺部病理改变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分别于激发2周、4周、8周及16周时处死小鼠,取主动脉根部进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并计算AS斑块相对面积,CD68荧光染色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天狼星红染色检测斑块内胶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敏性哮喘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在激发2周时就有明显的斑块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并且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斑块面积和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同时斑块内胶原含量下降。结论过敏性哮喘促进apoE-/-小鼠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并导致其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对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使用心动超声、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野生型小鼠(WT小鼠)及B淋巴细胞缺陷小鼠(μMT小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免疫细胞的组成。结果 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脏质量与小鼠体质量比及左心室质量显著减低(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01),且μMT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mRNA测序结果显示,WT小鼠及μMT小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心脏发育及肥厚型心肌病信号通路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μMT小鼠心肌具有更少的Ly6g+中性粒细胞(P<0.001)、CD4+阳性T淋巴细胞(P<0.01)及CD8+T淋巴细胞(P<0.05)。结论 B淋巴细胞缺失改变心肌中免疫细胞的组成,降低左心室质量,并增加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模型组)、左旋咪唑(LMS)组(阳性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20、10、5g/kg)的甜牛大力(Radix Millettia Speciosa,RM Speciosa)组及苦牛大力(Radix Millettia Championi,RM Championi)组,连续灌胃给药20d,1次/d。并于第8、10、12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注射(ip)CTX 80mg/kg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增量、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WBC)数目、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程度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定剂量的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均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WBC(P<0.01或P<0.05)数目;促进模型小鼠的DTH程度(P<0.01);增加模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或P<0.05);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小鼠的体质量、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P<0.01或P<0.05)。其中,甜牛大力高、中剂量组(20、10g/kg)在提高胸腺指数和DTH程度方面,稍优于苦牛大力对应剂量组(P<0.05或P<0.01),而在其余指标上,甜牛大力与苦牛大力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甜牛大力和苦牛大力对CTX免疫抑制小鼠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其中甜牛大力提高细胞免疫能力稍强于苦牛大力。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上调蛋白亚硝基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并从蛋白亚硝基化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apoE-/-小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ig)、低剂量组(大蒜素,9mg/kg·d,ig)、高剂量组(大蒜素,18mg/kg·d,ig)。高胆固醇饮食喂养12周,分别于第0、4、8、12周采血检测血脂水平,处理结束后,检测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与范吉尔森弹性纤维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含量;免疫荧光观察主动脉根部蛋白亚硝基化水平的变化。另外,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体外模型,将其与ox-LDL(50μg/mL)共同培养24h,并用不同剂量(10μmol/L和20μmol/L)大蒜素加以处理,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NO及细胞蛋白亚硝基化水平。结果组织学分析发现,大蒜素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及斑块内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小鼠血浆MDA、ox-LDL、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及主动脉根部蛋白亚硝基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对其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能够显著恢复由ox-LDL所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NO和蛋白亚硝基化水平的减少(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蒜素通过上调内皮细胞蛋白亚硝基化水平所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以及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1周,1416周,2216周,2224周和3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1在皮质,9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1在皮质,9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6周时其位于VZ最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16周时其位于VZ最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最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最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2在海马,9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2在海马,916周期间GFAP免疫反应程度较弱,主要分布在海马伞、VZ和MZ;22周后GFAP免疫反应程度增强,数量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大。3实验各组额叶VZ、SVZ以及海马的海马伞、VZ均有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存在。结论在人胚胎发育后期端脑星形胶质出现并逐渐增多、分布广泛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1% )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2 % )反应的变化。结果 无论有无微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病例△D1%均较正常人组显著减退 (P <0 0 0 1) ;而△D2 %在所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 DM在无大 /微血管病变时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退 ,此变化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小鼠基础痛阈的调制作用,为进一步探讨D3受体在痛觉调制作用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实验小鼠进行适应性预处理后,用甩尾仪测定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C57BL/6J)小鼠的基础痛阈。结果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基础痛阈高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过程,对脊髓伤害性反射具有紧张性下调易化效应。对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讨多巴胺对痛觉调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基因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巨噬细胞THP-1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含量高的细胞株作为实验用细胞,根据筛选的结果构建靶向小鼠Mcl-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进行转染,最后筛选出沉默Mcl-1基因效果最明显的shRNA表达质粒。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两种巨噬细胞中Mcl-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软件设计3个针对Mcl-1基因不同位点的shRNA片段,由公司构建携带此shR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Mcl-1shRNA1-3),然后通过脂质体将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转染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24、48h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并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l-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Mcl-1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显著高于人巨噬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的shRNA表达载体在24、48h均能降低Raw264.7细胞内mcl-1mRNA和蛋白水平,尤其在48h沉默效果最为明显;转染48h后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l-1shRNA1和Mcl-1shRNA2相比,Mcl-1shRNA3对Mcl-1mRNA和蛋白的沉默作用最强。结论成功筛选出了实验所用细胞Raw264.7及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内Mcl-1具有明显沉默效果的靶向Mcl-1shRNA3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表明 ,神经肽Y在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雌性ob/ob小鼠 (原发性leptin缺乏 )表现为神经肽Y高度分泌、肥胖及不育现象 ,如敲除 (knockout)神经肽Y基因或给予外源性leptin后 ,可使ob/ob小鼠体重正常 ,并恢复生育功能[1] 。在卵巢组织提取物中发现有神经肽Y存在 ,在卵泡液中也存在高浓度的神经肽Y[2 ] ,提示神经肽Y可能对卵巢功能有调节作用。但关于神经肽Y在卵巢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机理尚不清楚 ,本实验通过人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 ,观察神经肽Y对颗粒细胞雌二醇 (E2 )、孕酮 (P)生成的影响 ,初步探讨神经肽Y在卵巢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进展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表达水平的变化及SOCS表达与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分别以高脂与正常饮食喂养,在不同年龄段检测其主动脉斑块中SOCS1和SOCS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还采集18例无冠心病男性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检测其SOCS1和SOCS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ApoE~(-/-)小鼠中,SOCS1的表达先升高后下降,但高脂饮食组表达峰值前移;SOCS3的表达随喂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该趋势在喂养高脂饮食组中更为明显;SOCS1/CD68和SOCS3/CD68的表达与高脂饮食持续时间增加呈相反的趋势;在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小鼠中,白细胞介素-6(IL-6)在主动脉中的表达也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无冠心病人群的PBMC中,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SOCS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3,P=0.012)。结论 SOCS1和SOCS3在AS中呈差异化表达,SOCS3与IL-6可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 d的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和定量分析,以非基因敲除(Nbn-CNS-ctr)仔鼠为对照组。结果 P7~P21 d,与对照组相比,Nbn-CNS-del小鼠海马发育迟缓,分子层、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及多形层的截面积均减小(P<0.01);颗粒细胞层/锥体细胞层NeuN阳性细胞面数密度也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Nbn-CNS-del小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迟缓,Nbn基因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发育中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9.
用灌胃法观察了微量元素锌、硒、锗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锌 (8mg/ kg)、硒 (0 .1mg/kg)、锗 (10 0 mg/ kg)均可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 ,且加锌组较加锗组的作用更为明显 (P <0 .0 1) ;亦可显著提高小鼠 E-花结形成、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 IL - 6活性 (P <0 .0 1)。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 :适量的锌、硒、锗可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IL - 6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洱茶通过降低NF-κB表达及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缺陷(ApoE~(-/-))小鼠喂饲普洱茶提取物8周和16周,观察主动脉斑块CD68阳性率及脂质斑块面积;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斑块内及巨噬细胞内P65、IκB-βmRNA及蛋白表达;检测主动脉斑块内各炎症因子mRNA表达变化;电泳迁移率变化(EMSA)分析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ApoE~(-/-)小鼠经普洱茶提取物干预16周组脂质斑块面积分数及脂质成分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普洱茶提取物干预8周、16周组斑块内CD68阳性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主动脉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普洱茶提取物干预8周、16周组巨噬细胞中p65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16周干预组IκB-β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主动脉组织中IL-6、IL-12和TNFα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IL-8、IL-18、MMP9、ICAM和VCAM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16周干预组NF-κB DNA结合活性平均灰度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普洱茶可能通过抑制NF-κB表达及活性而非通过IκB介导,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同时降低体内炎症水平,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