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车辆拥有更好的续航里程,车内空间有更好的规划布局,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高度智能化,纯电动平台应运而生。其中纯电动平台的核心零件电机、电池、电机控制器的布置策略对平台的属性有着重大影响。文章从某纯电动平台的开发入手,研究不同的三电布置策略对空间、碰撞安全、整车续航、车型拓展等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的三电布置策略,使得原生纯电动平台更好地契合平台定位,具有更强的拓展性、更大的内部空间以及更优越的性能,为纯电动平台的前期策略设定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轮边电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重要驱动形式。安装横向稳定杆可在不改变垂向刚度的前提下提高车辆侧向刚度,从而在保证行驶平顺性的同时改善行驶稳定性。由于单斜臂悬架轮边电驱动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与传统悬架形式存在区别,因此需要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推导公式和建模仿真。以电动汽车整车平台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实际结构和空间布置的需求,确定稳定杆的结构参数,以此提出不同刚度的横向稳定杆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对各个方案进行建模仿真,从时域角度和频域角度分析整车系统对方向盘转角的阶跃响应特性。研究方法对于其它形式(如麦弗逊悬架、双横臂悬架等)的轮边电驱动系统横向稳定杆的设计匹配亦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来有往     
《汽车与运动》2008,(12):14-15
Q最近发现别克新凯越的后悬架有三种叫法:1.单纵臂扭杆独立悬架;2.拖曳臂半独立悬架;3.双连杆独立悬架。我在教科书上查到三连杆以上的悬架才能称作多连杆悬架,可经销商非常自信地说是多连杆后悬架。请编辑们给看看到底应该叫什么? A:新凯越的后悬架是双连杆独立悬架,属于麦弗逊独立悬架用于后悬架的一种变种。它与麦弗逊独立悬架结构非常相似,同样以减振器作为支柱,不过麦弗逊悬架中的具备左右转向运动功能的A型下摆臂被两根螺栓铰接固定的横拉杆所替代。这种双连杆悬架部件简单,结构重量轻,悬架运动行程也较大,可以实现不错的舒适性。正如你所说,三连杆以上的悬架才能称作多连杆悬架,而经销商所谓的"多连杆后悬架",实属专业知识欠缺或是在忽悠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某纯电车型的开发实践,从用户停车习惯、充电桩布局以及用户停车充电过程的行走路径出发,分析了充电口布置位置对于用户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充电口位于车辆后部,用户停车充电过程行走路径最短,用户体验最佳,更符合国内用户的停车习惯和充电桩布局。充电口布置不仅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也影响充配电系统的布置,因此本文在梳理充配电技术路线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充电口布置对充配电系统、随车工具以及空气悬架储气罐布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在储物空间、成本以及充电体验方面优势显著,可以作为全新平台车型开发时的布置首选;三合一充配电系统中,短粗型IPU+细短型储气罐对后端零件布置有利,可作为备选。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Car中建立了传统型麦弗逊悬架及控制臂改进型麦弗逊悬架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计算可知、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改进型麦弗逊悬架使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主销内倾角,车轮转角、抬头量和点头量的变化范围更小,主销后倾角变化范围稍大,更有利于操纵稳定;与传统型麦弗逊悬架相比,控制臂改进型麦弗逊悬架运动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仲奎  秦信武  陈孟华 《汽车科技》2013,(2):19-21,23,22
针对目前广受推崇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探讨了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在车身上的布置方案,分析了动力电池在前后地板下方的最大布置空间,并通过实际样车开发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文章还对布置空间不足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某跑车前麦弗逊悬架的整体式下摆臂在采用铝合金材料后出现的局部强度不足问题,提出了铝合金分体式下摆臂方案。但因为悬架结构形式的变化,并增加了新衬套,会对悬架KC特性造成一定影响。为分析其影响,结合跑车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初版硬点的布置并分析了该跑车前麦弗逊悬架在采用了分体式下摆臂后的KC特性,验证了分体式下摆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论文根据空间力系平衡原理,以转向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转向节受力计算方法。此计算方法分析了在轮毂电机驱动力Mt作用下,麦弗逊悬架系统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空间力平衡方程。此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悬架系统的结构参数、减振器的尺寸与性能参数和整车参数使用MATLAB快速求出轮毂电机作用在转向节上的反向力矩对转向节受力的影响,方便设计人员调整相关设计参数,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乘用车后悬架类型较多,主流车后悬架大量采用的是扭转梁悬架和E型四连杆悬架,但两种悬架形式在布置空间、价格、性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区别。文章从结构、承载能力、性能等维度对主流车常见的两种后悬架结构——扭转梁悬架和E型四连杆悬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知,扭转梁悬架仅在后备箱空间、轮胎磨损方面有优势,而E型四连杆悬架在承载能力、四驱空间、操纵稳定性、平顺性方面都具有优势。建议成本优先的A0、A级车采用经济型扭转梁悬架;操稳和舒适优先的A、B级车采用成本较高的E型四连杆悬架。该分析结论为汽车研发期间后悬架类型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Pro/Engineer软件确立的纵置板簧式悬架布置方案和运动状态分析功能,通过车桥、车轮及板簧弧高和长度等主要结构参数确认了悬架系统各运动构件装配位置,并对钢板弹簧运动干涉进行校核,方便了车辆总布置参数间的相互调配。  相似文献   

11.
陈星 《北京汽车》2021,(3):39-41,49
探讨与轮心高度相关的各影响因素,基于某平台分析在沿用上装及前排人机、踵点边界的前提下,拓展纯电车型的轮心高度与基础车之间的关系,综合各项因素,确定轿车拓展纯电的轮心下移量,从而以最小的改动实现燃油车与纯电车型共平台同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区分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车身之间的不同点,对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电动汽车与 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不同重要零部件的角度出发,电动汽车安装有电机、动力电池、控制器等主要零部件,传统燃油汽车安装有发动机、排气管、燃油箱等主要零部件,总结出电动汽车车身结构特点。电动汽车乘客舱高度尺寸高于燃油汽车,前后悬架尺寸短,车身前纵梁位置可以偏低些,车身底板骨架方案不同于燃油汽车,车身前后悬架固定点强度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碰撞安全策略不同于燃油汽车,快慢充电口多布置在车身前部。实际验证也表明,按此方案设计的纯电 动汽车车身结构较为合理,相对拥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整车设计要求,建立插电式双电机MG1/MG2+行星轮系混合动力汽车高电压系统方案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及工程分析确定高压电池组、高电压线缆、双电机MG1/MG2、变频器(转换器/逆变器)、空调压缩机等高电压部件的结构及关键参数。针对高电压部件布置的安全及可靠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统汽车底盘平台进行电动轮驱动改型时,轮毂电机的布置将导致悬架硬点坐标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悬架运动学特性,为此须对电动轮驱动改型车悬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某传统车底盘平台的双横臂前悬架运动学特性为优化目标,根据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两步优化方案,即首先进行主销定位参数的优化,而后再进行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角的优化。利用ISIGHT软件和全局非归一化的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NSGA-II得到的悬架参数优化解集在ADAMS/Car平台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悬架运动学特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特性曲线与原型车悬架K特性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确保了改型后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受安放轮毂电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徐峰  陈昌明  吴宪 《北京汽车》2007,(1):18-20,34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算法。文中利用遗传算法对麦弗逊悬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使悬架设计工作更为精确、有效;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纯电架构的底盘开发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以纯电架构与燃油架构做比较,从整车性能及布置等方面提出的不同需求展开研究,分析了底盘架构的开发特点。从性能角度,通过搭建动力学模型,阐述了采用后驱及四驱布置、多连杆前悬、半轴等长布置及EPS增加反馈等综合方案对于提高纯电架构的加速稳定性的设计思想。通过仿真分析,从布置角度阐述了采用五连杆后悬、转向机前置等综合方案对于提高纯电架构整体布置效率以及车身安全碰撞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动力总成的平台化布置是整车总布置的核心,整理了动力总成初步选型和定位及布置校核的方法,阐述了平台化、布置间隙、驱动轴、整车通过性、安全及热力学性能、四驱系统、右舵车型等对动力总成的布置要求,为发动机舱的总体布置及动力总成的匹配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空调系统是整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能耗部件.纯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续驶里程大幅缩减,热泵空调系可提升整车电能利用效率,但热泵空调系统相对复杂,增加了布置难度.文章通过热泵系统关键零部件及管路走向布置、静态及动态间隙校核、装配工艺性分析和美观性等多个维度,结合具体整车系统案例,总结了热泵空调系统总布置设计时的注意因素和遵循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纯电动前置前驱轿车机舱典型布置方案,采用部件集成方法来降低整车成本、优化机舱布置空间,对于电驱动总成、高压部件、电动压缩机、电动水泵等关键部件的布置进行分析说明。合理、整洁、美观、方便装配维修的机舱布置方案,能降低整车开本、提升整车可靠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城市用工程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满足车辆电动化趋势的需要,文章介绍了一种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柴油燃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现状;其次,针对纯电动实现路线进行分析,确定满足需求的技术路线;最后,拟定了开发车型的技术方案、配置及参数,并从方案总布置、动力电池能量核算、电机、变速器、车架、悬架及车桥匹配计算等校核方面,重点论述了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设计方法及要点。文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